1 / 5
文档名称: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及国外经验借鉴.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及国外经验借鉴.docx

上传人:卢卡斯6687 2023/3/1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及国外经验借鉴.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及国外经验借鉴 】是由【卢卡斯66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及国外经验借鉴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及国外经历借鉴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国外经历改革建议

论文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兴隆国家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历,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建议,非常必要。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存在诸多问题,本分分析了国外兴隆国家产学研结合的有利经历,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论认识

在教育部高教司[2000]2号文件中,明确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6条根本特征之一。全国高校“产学研结合〞经历交流会的召开,明确了: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开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一)产学研结合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的可以看出:仅依赖学校的条,学校的教育教学难以培养出企业急需的人才,必须通过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与企业严密结合,依靠企业的参与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历和才能为主的消费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将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进展优化整合,有效利用,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

(二)产学研结合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开展

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促使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改革;通过产学研合作,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方案,可以很好地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构造,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弥补教学经费缺乏,改善办学条件,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加强理论教学环节,促进“双师型〞老师队伍建立,进一步进步学校自身的办学实力。

(三)产学研结合有利于进步学生的就业才能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多是一种单一校园环境的办学形式,主要以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为主,教学中虽然安排有一定时间的实验和实****环节,但是,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和理论的时机较少,学生很难获得将来就业所需要的工作
经历和竞争才能。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恰恰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接触实际,积累工作经历的时机。因此,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兴隆国家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历

(一)兴隆国家产学研结合形式介绍

1、德国“双元制〞。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由两类高等教育机构施行,一是专科高等学校,一是职业学院。两类学校均以“双元制〞为根本形式,校企合作贯穿办学的全过程。所谓“双元制〞,一元是企业,另一元是学校。

2、美国合作教育。合作教育源于19世纪初的美国。工学交替是美国施行合作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美国施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社区学院。“合作教育〞贯穿于社区学院的办学全过程。

3、英国“工读交替制〞。英国施行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为多科技术学院,主要采用工读交替制。工读交替制(“三明治〞学制)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二)兴隆国家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经历

1、政府立法支持,经费保障产学研结合。为推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安康稳定开展,兴隆国家普遍重视相关的立法工作,使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有法律根据,有法律保障。德国联邦政府除了公布的?职业教育法?、?企业根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双元制〞教育的地位,强调标准“双元制〞教育形式管理与运行机制。

2、社会支持资助,多渠道的经费、设备来源。社区学院办学经费主要是社区税收投入,约占50%,社区内各界人士捐款、捐物赞助办学,其捐助部分可免交所得税。社区学院教学理论环节所用的相当一部分设备如汽车、机床等即由此而来。

3、设置专业委员会。许多国家的技术学院都设置了参谋委员会,使学院保证在社会各部门、各工商企业指导下确定课程的施行目的。如社区学院与当地的企业一般都有协作关系,学校与工商业界广泛实行“合作教育〞,把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为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训练和做好就业准备提供了条件,又可以把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反响给学生,使学校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进步人才培养质量。

4、满足实际需求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各国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社会及企业需要设置专业及课程,并且要多方参与,论证共同完成。


5、合理的师资队伍。国外高职教育在师资队伍方面有一些共同特点:兼职的多,来自消费一线的多。在国外,专业类、理论类课程的教学主要由兼职老师承担。兼职老师除少部分来自大学外,绝大多数来自企业。

6、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兴隆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开展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这些机制对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双方都有约束力。如许多国家推行职业资格制度,没有这种资格的个人找不到工作,没有这种资格的人员企业不能录用;学校培养的学生得不到这种资格就没有就业竞争力,就不能顺利进入人力资源市场。

三、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建议

(一)宏观层面



从兴隆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历可以看出,完备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是兴隆国家高职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前提。我国已公布?职业教育法?,但由于其本身不甚完备只能对高职教育开展提供原那么性约束。因此,应当形成职业教育的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一:要在?职业教育法?的根本原那么下,配套制定相关法规,出台相应执行措施;第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在?高等教育法?、?企业法?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与企业进展产学合作的条款,企业有为职业教育效劳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制定专门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法规,明确产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第四: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对承担了产学合作教育的企业给予明确的、实际的优惠政策。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许多国家得以迅速持久的开展,与国家和政府的参与,财政的支持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我国政府应在职业教育一级设立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基金,建立列基金走向的跟踪制度,发挥产学研基金本身的鼓励功能,以弥补高职院校因经费缺乏而无力开展产学结合的困扰。



世界兴隆国家和地区的高职投入形式,都说明这种多主体分担的投入机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可行形式。根据高职“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本着谁受益谁投入的原那么,高职的投入,应当采取由受益方——政府、企业、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分担的策略,解决高职经费缺乏的问题。多主体分担的投入机制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开展的必然选择。

(二)微观层面

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产学结合应进展以下方面的改革:

1、组织机构建立

(1)成立学校战略开展咨询委员会

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学校和大集团、大企业的老总或董事长组成学校战略开展咨询委员会,参与对学校开展战略的咨询和研究。

(2)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设置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全校与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络工作。人员构成应有院长、系主任、专业老师及就业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合作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实****实训、老师的理论,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任教,受企业委托培养急需人才,职工的培训及技术难题的攻克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3)成立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

聘请企业或行业的参谋、专家及部分有丰富理论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其中来自企业的成员比例不能低于50%。

2、产学双方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工作

(1)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应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方案部门、人事部门人才市场与交流中心以及相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专家一起就拟设专业进展人才需求论证。在专业设置方面,应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开展的需要。

(2)依行业、企业需要设置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需要,企业的需要,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教学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进展审定。在课程教学中及时参加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时根据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3)实训基地建立

建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应按照企业实际设计和布置,并按照企业管理形式进展运作。校外实训基地的根本形式有三种:一是直接将企业作为实训和工作场所,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二是由企业提供设备,在校内按照企业的要求建立实训和工作场所。三是各方投资,建立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4)师资队伍建立

产学合作教育是培养“双师型〞老师队伍的根本途径。详细的,可以通过从行业、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和有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老师;返聘一些确有专长的高级工、技师,充当技能训练课老师;有方案地选送中青年老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进展专项培训,尤其是安排没有现场实际工作经历的老师到对口企业实****到企业挂
职、深化企业开展调查研究,与企业共同进展技术革新、科技开发。对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可由企业和学校同时选派具备一定资历的人组成任课老师小组,共同承担。任课小组单方也许都不具备“双师型〞老师的条件,但两者的结合却可以产生比“双师型〞老师更大的效应。

(5)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建立

实行“双证沟通〞,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互相交融沟通,加强专业教育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强化学生的就业才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掌握职业操作的根本技能,具有一定解决现场问题、综合才能的技能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济,,2.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200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