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6
文档名称: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pdf

格式:pdf   大小:4,712KB   页数:14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pdf

上传人:mama 2023/3/13 文件大小:4.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试题(第一套)答案
一填空:(15每空1分)
1固定短语有(专名短语)和(熟语)两类。
2现代汉语语汇规范化根据(需要)、(合乎规律)、(意义明确)三项原则
进行。
3“忘记”,词义偏重在“忘”,而“记”义失落,这种合成词是(偏义
词)。
4在词根前面附加词缀而构成的词叫前加式派生词,如(老王、第一)。
5“没有人来”和“人没有来”两句中“没有”的词性依次是(动词)、(副
词)。
6“去教室看书”,从结构上判断属于(连动)短语,从功能上判断属于
(动词性)短语。
7语汇单位包括(语素)(词)(固定短语)。
8“红色、白色”本来指颜色,后来“红色”引申出“革命、进步”的:.
意义,“白色”受“红色”的影响,也产生了“***、不进步”的意义。这
反映了词汇系统的(体系性)。
二判断:(10)
1“这篇文章中有几个语汇用得不好”的说法是对的。()
2“阿”是一个语素,但不成词;而“树”是一个语素,但是成词。()
3“臭”本指感知于鼻的气味,“味”本指感知于舌的味道。后来,“臭”
范围缩小,专指坏的味道,与之关系密切的“味”语义便扩大,泛指一切可
嗅可尝的气味和味道。这反映的语汇的层级性。()
4“他是个修房子的”,此句中的“的”是语气词。×
5“你就这样浪费了两天”此句中的“两天”是补语。×
6“我都给气糊涂了”中,“给”是助词。√
7“无论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没有反对我的这个选择。”这是个单
句。(√)
8“泼冷水”可以说成“泼凉水、浇凉水”,所以“守株待兔”也可以说成
“守株待虎”。():.
9“爹,你是否休息一会儿”这句话别扭是因为语体不相协。()
10“骄傲”有三种意义: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b自豪;c值得自
豪的人或事物。a有贬义,b有褒义。这些贬义和褒义都能独立运用,所以是
义位。()
三名词解释:(12)
1语汇系统层级性:语汇大致可分为语素、词、固定短语三个层级。语素是
语汇的基础层级,是构词的材料。词是高于语素的层级,是语汇的主体层级,
数量最大,使用价值最高。2固定短语又是高于词的以个层级,它以词为基础
构成。三个层级互有联系又各自有特点。
3义位:义位又叫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
定的语义单位。
4短语:短语又叫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
四选择:(10)
单项选择:答案为B
1惯用语、歇后语与成语相比较,更具有:A书面色彩;B口语色彩;C定型:.
性。
2现代汉语双音节词:A大多数为合成词,按词根+词缀的方式构词;B大多
数为合成词,构词采用词根复合法;C大多数为合成词,构词采用派生复合
法。
3下面都是固定短语的缩略形式,能当做词看待的是:A中医西医~中西医;B
语言文学~语文;C北大~北京大学。
4下面词语属于政论语体的有:A圆周、化合、伏特B公民、专制、复辟;C函
告、兹、特此。
双项选择:
5下面关于语法单位“词”的描述正确的是:A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
位;B是最小的语法单位;C能独立自由地运用;D是最小的语音单位。(AC)
6“小洪和小明两个”属于:A联合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连动
短语;E复指短语(AE)
7“说真的,他能力不行!”是:A复句;B单句;C“说真的”是独立语;D感
叹句。(BC)
:.
五分析题:(20)
1用语汇学的原理分析下面的语言现象:
文革时期的批判会上,有一个群众批判道:“林彪这个坏蛋,批着马列的外
衣,你林彪怕冷,难道马克思列宁就不怕冷吗”(5)
答:一般说“马列的外衣”用的引申义(),即表面上看是马列的,骨子里
却是反马列的。而群众由于文化低,不知道这一引申义,按照“外衣”的字
面义()即穿在外面防寒的衣服来理解,闹出了笑话。
2“我和他讲过这首诗”是个有歧义的句子,试从词类语法功能的角度分析它
产生歧义的原因。(5)
答:“和”有连词和介词两个词性,造成句子的歧义。连词义的是“我同他一
起讲过”。()如果是介词义(),则是“我给他讲过”。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短语:(5。每小题)
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4用层次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5。每小题)
a我这身体,大家知道,再熬十个通宵也不怕啊!:.
b为了祖国,一切最珍贵的我们都可以献出来。
六简答:(28分)
1简述普通话与印欧语相比在语法方面的特点。(10)
1答:(1)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语法意义
的重要语法手段;(2)词类具有多功能性,与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
的关系。(3)句子的构造原则与短语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4)有丰富的量
词和表达各种语气差别的语气词。
(每个要点分)
2语汇的发展变化体现在哪几方面。(10)
答:语汇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汇数量的变化,由少到多是主要趋势。(3分)(2)语汇成员身份的变
化,体现为成员层级的变化、基本语汇成员与非基本语汇成员的变化、非基
本语汇成员之间身份的变化。(3分)(3)语汇成员意义的变化,体现为义项
的增减、语义内涵的消长、语义外延的伸缩和转移、附加色彩的变化。(3分):.
这几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1分)
3补语和宾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区别“我看了十场电影”与“我看了十次
(电影)”怎么分析(5)
答:宾语是动词支配的对象,补语是对动词或形容词的补充和说明(2分)。
从构成的材料看,补语用动量词而宾语用名量词(2分)。所以,“我看了十场
电影”中“十场电影”是动词涉及或支配的对象,所以,是宾语。“我看了十
次(电影)”中“十次”是对“看”的补充说明,所以是补语。(1分)
七修改下面句子的语法错误并指明错误的原因:(10。每题2分,指出错误1
分,修改1分)
1他在工作中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不是偶尔的。
答:“偶尔”是副词,不能作谓语,应改为形容词“偶然”。
2秋雨跳着欢快的舞,一下就是几天,什么她也干不了,真是闷死人。
答:“欢快的舞”与“真是闷死人”的色彩不一致。改为……
3犯罪分子一面不断地变换手法,一面终究逃脱不了人民的法网。
答:滥用关联词语,两分句不是并列关系,不能用“一面、、、一面、、、”来连:.
接。把两个“一面”去掉,在“终究”前添一个连词“但是”。
4红萍具有繁殖快、肥效高的特点,但在生产上长期用季节性稻底养萍,潜力
没有充分发挥。
答:“采用”与“稻底养萍”搭配不当。可在“养萍”后加上“的方法”三字,
或者改“采用”为“利用”。另外,“发挥”之后也应加“出来”做补语为好。
5革新技术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答:用了“不但”,还差一个“而且”和它搭配使用。应该在“提高了”前加
一个连词“而且”。
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试题(第二套)答案
一填空:(15)
1如果把语言比作一座大厦的话,(语汇)是建筑材料,(语法)是用这些建筑
材料建成大厦的各种方式和方法。
2现代汉语语汇规范的标准是以(北方方言语汇)为基础,以(北京话的语汇)
为核心。:.
3“哥哥、姐姐”是合成词,“姥姥、爷爷”是(单纯词),因为(“哥哥、姐
姐”重叠的语素可以分开单用,而“姥姥、爷爷”分开后各自不能单用)。
4“恰巧、凑巧、居心、留心”的词性依次是(副词)、(形容词)、(名词)、
(动词)。
5“令人感动”从结构上判断属于(兼语)短语,从功能上判断属于(形容词
性)短语。
6“个子很高”的“高”的词性是(形容词),“高高地举起你的双手”中的
“高”的词性是(形容词)。
7“忘记”,词义偏重在“忘”,而“记”义失落,这种合成词是(偏义词)。
二判断:(10)
1一个多义词,除了一个是本义外,其他的义位都是派生义。()
2“骄傲”有三种意义:a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b自豪;c值得自豪的
人或事物。
a有贬义,b有褒义。这些贬义和褒义都能独立运用,所以是义位。()
3同义词之间具有共同的义素,反义词之间没有共同的义素。():.
4“这篇文章中有几个语汇用得不好”的说法是对的。()
5“阿”是一个语素,但不成词;而“树”是一个语素,但是成词。()
6“他是个修房子的”,此句中的“的”是语气词。×
7“家乡的面貌是变了”,此句中的“是”是判断动词。×
8“无论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都没有反对我的这个选择。”这是个单句。
(√)
9“无私才能无畏。”这是一个紧缩复句。√
10“他说的话太精彩了!”此句中的“他”是主语。×
三名词解释:(12)
1复合词:由两个或几个实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叫复合词。复合词有联合式、
偏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重叠式。
2非基本语汇:在整个语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语汇就是非基本语汇。从语汇
层面看,非基本语汇主要是不常用语素、全民性和稳固性都比较差的词以及
绝大部分固定短语。从来源看,主要是新造语汇、方言语汇、古语语汇、行
业语汇、外来语汇等。:.
3语体意义:又称风格意义,是一些词由于一般用于某类特定语体而形成的一
种风格色彩,它反映了词与交际场合的关系。
4形态:以词形的改变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印欧语中名词有数、性、格
等变化;动词有人称、时、体、态等变化都属于形态。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
形态。
四选择:(11)
单项选择:答案B
1“站—坐、吗—呢”:A音形相同;B功能相同;C结构相同。
2惯用语、歇后语与成语相比较,更具有:A书面色彩;B口语色彩;C定型
性。
3语汇单位包括语素、词和:A一般短语;B固定短语;C短语。
4“老师”原来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现在有成就的受人尊敬的人都可称“老
师”,这是A词义的缩小;B词义的扩大;C词义的转移。
5“爹爹、叔叔”跟“看看、人人”的不同在于:A前者重叠后产生附加的
语法意义,后者重叠后不产生附加的语法意义;B前者是语汇上的构词重叠,:.
后者是语法上的构形重叠;C前者是合成词的叠根词,后者是单纯词的叠音
词。
双项选择: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这种产品式样新颖”是主谓谓语句,谓语是“式样
新颖”。B“西湖风景优美”是主谓句,“西湖”是该句的定语。C“广西大学,
他去过”是宾语前置。D“他家的庄稼地,一块胜过一块”,“庄稼地”是外位
语。E“他字写得很好”是主谓谓语句(AE)
7“总之,只有这篇小说的语言,才称得上感人肺腑”:A条件复句;B多重
复句;C单句,“总之”是独立语;D单句,“总之”是全句修饰语;E单句,
“这篇小说的语言”是主语。(AC)
8下列对句子的主语描述正确的是:A只有名词和名词性词语才能充当主语;
B主语可以放在谓语前,也可以放在谓语后;C“怎么了,你”这句话缺主语;
D“衣服么,早就缝好了”这句话的主语“衣服”是该句的话题。(BD)
五分析题:(25)
1用语汇学的原理分析下面的语言现象:
宾馆的服务员批评不脱鞋进房间而留下脚印的房客。:.
服务员:“你不知道进门要脱鞋吗”
房客:“做人就得像我这样,一步一个脚印。”(4)
答:语汇学的原理是多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关系问题。房间中留下的“脚印”
是本义(2分),“做人一步一个脚印”中“脚印”是引申义(2分)。房客的
诡辩在于把引申义还原为本义。
2、指出下列各组句中同形词的词类,分析哪些是兼类词,哪些是同音词,
哪些是词类活用。(6分。每小题2分)
a这是一个误会。/你别误会我的意思。(答案:名词,动词,兼类)
b这样做对极了。/对人不对事。(答案:形容词,动词,同音)
c他比葛朗台还葛朗台。(答案:名词,形容词,活用)
3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短语,有歧义的要分析出来:(9分。每题3分)
a厂长批评小王的意见不正确(歧义)b在苦苦等待回信的日子里
4用层次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6分。每小题2分)
a请转告我母亲,我的病已经好了。b你看,半空中撑开了无数五颜六色的:.
雨伞。
c发展经济刻不容缓啊。
六简答:(25分)
1下面的“花”,哪些是多义关系,哪些是同音关系说说判断多义词和同
音词的标准。(15)
a掐了一朵花b买了一盆花c这布太花了点儿d花了三块d
他是个花匠
e姑娘们穿得花花绿绿f花花公子g白猫花猫h寻花问柳i过日
子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答:这10个“花”可以分为2个意义:(7分)
(1)“掐了一朵花~买了一盆花、他是个花匠~这布太花了点儿、姑娘们穿
得花花绿绿、白猫花猫~寻花问柳、花花公子”,这几个词从一个本义“植
物的***官”派生而来。它们的派生关系是:
植物的***官(如掐了一朵花)~开花的植物(如买了一盆花、他是个
花匠)~由“花朵”引申到颜色繁杂(如这布太花了点儿、姑娘们穿得花
花绿绿、白猫花猫)~由“花朵”比喻女子或跟女性、色情相关的(如寻
花问柳、花花公子)。所以,它们是多义关系。:.
(2)“花了三块钱、过日子该花的花该省的省”中的“花”是“花费”的
意思,跟“花朵”的“花”没有联系。所以,语义(1)和语义(2)是同
音关系。(3分)
判断是同音关系还是多义关系,主要在于: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总
是在现实语言中保持相通的关系,而同音词彼此之间没有“义通”的联系。(5
分)
2现代汉语语法单位包括哪些分别解释这些语法单位的含义。(10)
答:现代汉语语法单位包括:(4个点,每个分)
: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既是词汇单位,又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既是语汇的主体层级,又是高一
级的语法单位。
:又叫词组,是由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语法单位。
:是由词、短语组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说话人的一
个特定意图的语法单位
:.
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试题(第三套)答案
一填空:(15)
1语汇系统具有的三种性质是:(体系性)(层级性)(开放性)。
2语汇单位包括(语素)(词)(固定短语)。
3引申是通过事物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新义的方式;比喻是通过事物间
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新义的方式。
4划分词类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有(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5汉语语法跟印欧语语法的最大的区别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6“我曾经跟爸爸去过长城”中,“曾经、跟、过”的词性依次是(副词)(介
词)(助词)
7副词的语法功能是(具有纯状语性)。
二判断:(10):.
1同义词之间具有共同的义素,反义词之间也有共同的义素。()
2“泼冷水”可以说成“泼凉水、浇凉水”,所以“守株待兔”也可以说成
“守株待虎”。()
3“爹,你是否休息一会儿”这句话别扭是因为语体不相协。()
4“香”本义指芬芳的气味,派生义指燃烧时能发出香味的细条。这种派生方
式属于比喻。()
5“广—旷”、“坚—紧”、“空—孔”具有同源关系。()
6语汇单位没有层级性,只有语法单位才有层级性。()
7汉语区分词和短语一般用扩展法。()
8“无论是谁,都不能以权代法。”这是个复句。×
9“去年他同小李去过北京”。“他同小李住在二楼。”中的“同”词性相同。
10“弟弟让我批评了一顿”和“作哥哥的就让着弟弟一点儿”中的“让”词
性相同。×
三名词解释:(12):.
1语汇系统层级性:语汇大致可分为语素、词、固定短语三个层级。语素是语
汇的基础层级,是构词的材料。词是高于语素的层级,是语汇的主体层级,
数量最大,使用价值最高。固定短语又是高于词的一个层级,它以词为基础
构成。三个层级互有联系又各自有特点。
2派生词:以实语素为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词叫派生词。依据词缀的位置,派
生词可分前加式和后加式两类。
3语法的抽象性:任何语法规则都是从许多个别的、具体的词的组合和句的
组合中分析抽象出来的,因此每条规则往往涉及一整类词、短语或句子的结
构。
4语体意义:又称风格意义,是一些词由于一般用于某类特定语体而形成的一
种风格色彩,它反映了词于交际场合的关系。
四选择:(13)
单项选择:答案B
1“脸”原本是“目下颊上也”,后来指整个脸面,是:A词语附加意义起变
化;B词义的扩大;C词义的转移。
2下面都是固定短语的缩略形式,能当做词看待的是:A中医西医~中西医;B:.
语言文学~语文;C北大~北京大学。
3惯用语、歇后语与成语相比较,更具有:A书面色彩;B口语色彩;C定型
性。
4下面词语属于政论语体的有:A圆周、化合、伏特B公民、专制、复辟;C函
告、兹、特此。
5最小的语义单位是:A义位;B义素;C语素。
双项选择:
6下列关于介词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介词都能用在单个名词前,组成介
宾短语;B介宾短语一律不能充当谓语;C“我在家”和“我在家写作业”的
“在”都是介词;D“比你漂亮”的“比”是介词(BD)
7“总之,认识自我,这是当代青年的一个优点。”这个句子中:A“总之”是
全句修饰语;B“总之”是独立成分;C“认识自我”是主语;D“认识自我”
是复指成分;E“总之”和“认识自我”都是独立成分。(BD)
8“意识到问题的复杂”和“启发大家思考”这两个短语:A前一个是动宾短
语,后一个是兼语短语;B两个都不是连动短语;C前一个是动宾短语,后一
个是连动短语;D两个都是动宾短语;E两个都是兼语短语(AB):.
9下列属于主谓谓语句的是:A一斤香蕉五毛钱。B一张海报,一块钱。C三
角钱四斤西瓜。D英语四级考试,我真在行。E山里人胆子本来就小。(DE)
五分析题:(25)
1用语汇学的原理分析下面的语言现象:(4)
“登记结婚啦”
“还没呢。准备去婚检。”
“是该好好查查,一站二看三通过嘛。”
“可医院里人多,排了好长的队呢。”
“别着急,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嘛。”
答:包含语汇学中语体意义的原理。一般使用“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
的”这类语句,有很强的政论语体的色彩(2分),此处把政论语体的语言用
到一般家常谈话中,有幽默风格。(2分)
2为什么可以说“把嗓子喊坏了”“把鞋子走烂了”,但不能说“把嗓子喊”,
“把鞋走”(5):.
答:“把”字句的基本特点是:1。“把”字后面的词语表示受影响的人和事物
(2分);2。谓语不能是单音节的动词、形容词或它们的简单形式,必须是重
叠式或后面带有其他词语(2分)。
“把嗓子喊坏了”“把鞋子走烂了”可以说,是由于它们满足了“把”字
句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把嗓子喊”,“把鞋走”不能说,是由于它们不符合上
述第二个基本特点的要求。(1分)
3下面是《南国早报》上的两个标题,用你学过的层次分析法分析:这样的标
题好不好为什么(10)
答:a“绿委”批准采伐越权。b自制啤酒保护器。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出来每个3分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略)两个都有歧义,用歧义做标题,显然不好。(4分)
4用层次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6分。每个2分)
a请转告我母亲,我的病已经好了。b你看,半空中撑开了无数五颜六色的
雨伞。
:.
c王小林希望学习驾驶飞机。
六简答:(25分)
1基本词汇与非基本词汇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哪些联系(10)
答:基本语汇是全民族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意义最明确的语汇成分
的总和。基本语汇有全面性、常用性和稳固性。基本语汇中的核心语汇还具
有能产性。(2分)在整个语汇系统中,除去基本语汇就是非基本语汇。从语
汇层面看,非基本语汇主要是不常用语素、全民性和稳固性都比较差的词以
及绝大部分固定短语。从来源看,主要是新造语汇、方言语汇、古语语汇、
行业语汇、外来语汇等。(2分)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核心,是不断
产生非基本语汇的源泉;非基本语汇则能满足各种人、各地区、各时代的交
际需要(2分)。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
转化的辨证统一关系。一方面,某些非基本语汇可以转化为基本语汇,如“党”
本来是非基本语汇,现在进入了基本语汇,甚至成了基本语汇的核心,具有
了能产性(2分)。另一方面,基本语汇的某些成员可能转化为非基本语汇,
如古汉语中的“吾、矣、乎”原来是基本语汇,现在成了非基本语汇。(2分)
2“精神、保险”这两个词,有时能跟副词“不、很”组合,但在“精神焕
发”、“人生保险”这样的词组中,却不能和“不”“很”组合。为什么(5)
答:“精神、保险”是兼类词,兼属形容词和名词两类(1分)。跟副词组合成:.
“很精神、很保险、不精神、不保险”,体现出的是形容词的语法特征(2分)。
在“精神焕发”、“人生保险”中体现出名词的语法特征,名词是不能跟副词
相组合的(2分)。
3简述划分词类的标准。(10)
答:划分词类的标准可根据语法特征和词汇意义两方面(1分)。由于词类的
词是语法上的分类,因此应该主要以语法特征作为标准,词汇意义只有作为
参考项(2分)。语法特征包括功能和形态两方面。形态是很管用的标准,依
据它可以把词类清晰地划分干净(2分)。但是在汉语里,形态是既不完全也
不地道的标志,大多数词没有形态变化。所以,在汉语中划分词类则主要依
靠语法功能了(2分)。语法功能主要体现为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法成
分的能力。(3分)
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试题(第四套)答案
一填空:(15。每空1分)
1复句分类的原则是(从关系出发)、(用标志控制)。
2现代汉语共同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以(语序)和(虚词)作为表达语法
关系、语法意义的主要语法手段。:.
3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4熟语是一些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
(歇后语)。
5现代汉语语汇规范的标准是以(北方方言语汇)为基础,以(北京话的语汇)
为核心。
6“恰巧、凑巧、居心、留心”的词性依次是(副词)(形容词)(名词)(动
词)。
二判断:(10)
1副词都能做状语,做了状语的都是副词。()
2复句关系词语是连词和副词两类。()
3划分词类的标准中,意义有决定作用。()
4凡是能按AABB式重叠的都是形容词。()
5“他那当局长的爸爸安插他到外贸局工作”是兼语句。()
6“你不害臊我害臊”是单句。():.
7现代汉语的词类跟句法成分不是一一对应的,句子的构造原则和短语的构造
原则基本一致。()
8语汇越丰富,说明拥有该语汇的语言越发达。()
9语汇单位包括语素、词和短语。()
10“阿”是一个语素,但不成词;而“树”是一个语素,但是成词。()
三名词解释:(12)
1复句关系词语:复句关系词语是可以用来连接分句并标明分句间的关系的词
语。
2语义场:具有共同义素的词语组成的集合叫语义场。
3基本语汇:基本语汇是全民族使用最多、日常交际最必需、意义最明确的语
汇成分的总和。基本语汇有全面性、常用性和稳固性。基本语汇中的核心语
汇还具有能产性。
4复合词:由两个或几个实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叫复合词。复合词有联合式、偏
正式、动宾式、补充式、主谓式、重叠式。
四选择:(13):.
单项选择:(答案:B)
1能够在词、短语、句子中都贯彻的分析方法是:A层次成分分析法;B直接
成分分析法;C中心词分析法。
2虚词的主要特征是:A能产性;B不充当句子的基干成分;C封闭性。
3象芦柴棒一样”是:A介宾短语;B比况短语;C动宾短语。
4“舌头”本义指口腔中辨味和发音的器官,派生义指为侦察敌情而活捉的
敌人。这种派生方式属于:A引申;B比喻;C形容。
5“蔬菜、白菜”是:A同义词;B上下义词;C类义词。
双项选择:
6下面的(A)和(D)是在词的结构中找不到的:A复指短语;B主谓短语;C
偏正短语D的字短语。
7副词A是虚词;B是实词;C能修饰名词;D具有纯状语性。(AD)
8下面“们”的用法正确的是:A千千万万的雷锋们;B十五个代表们;C三
个兔子们;D各位先生们。(AD):.
9“如果我应该去,你就更应该去”中:A“如果”是连词,“就”是副词;B
“如果…就”不是关系词语;C“如果…就”既有关联作用,又充当分句的句
子成分;D“如果”不做分句的句子成分,“就”做了分句的句子成分。(AD)
五分析题:(25)
1用语汇学的原理分析下面的语言现象:(4)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个文字,哪个汉书
答:“庄子”不读轻声时是“先秦一个思想家”,是人的名字;读轻声时,是
“村落”的意思。两个意思读音不同,但书写形式相同,是同形词(1分)。
而“汉书”也是两个意义同形,即“一本史书”和“一个汉子写的”。(1分)
上下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