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doc

上传人:十二官 2023/3/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 】是由【十二官】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分析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及其对策
龚晓珺[摘要]文章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困境,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语言、德育交往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以期为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高校德育乏力原因对策
[作者简介]龚晓珺(1972-),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桂林541002)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广西高职高专学生道德体验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8SZ004)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49-02
后现代哲学流派林立,思想各异,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哈贝马斯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家之一,其创立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开放的品格和独特的范式对解决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给予了有益的启示。本文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困境,探讨其原因和对策,以期为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德育乏力的现实困境
苏格拉底曾说:“德行是人类花园中最美的花朵”。我国一直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长期处于“一手硬、一手软”的尴尬地位,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单一说教、政治色彩浓厚、实效性差等现实困境。有学者归纳为:“主体性德育遭遇大学生主体的沉默”“这种沉默不是传统德育‘我者’被虚无后的无声,而是现代主体性德育‘我者’归位后的自动放弃,是大学生主体的自我缺位”。
二、高校德育乏力的原因
,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两课”教师的德育教学、各科教学对德育的渗透及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来进行的,呈现出“知识德育”的趋向,课堂上德育教师热衷于讲大道理,课后辅导员工作也充斥着“知性论”的说教和制度约束管理,置学生丰富的精神需要和生活实际于不顾,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缺乏道德体验和实践。德育因其塑造人合乎德行的特殊性,教育存在难度。古人曾有言传、身教、榜样等德育途径和励志、躬行、慎独、自省等道德修养方法,并认为躬行、慎独、自省是德行形成的关键。班华指出:“德育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有体验,德育才有效果。”目前高校德育整体呈现为“知性论”,重灌输轻实践,重说教轻体验,即便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大多也是走过场、完成政治任务。德育方法形式化,内容空洞,缺乏体验,失去了其潜移默化的功效。
,剥夺学生话语权。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独立、接受外界信息资源丰富,但尚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本应承担这一任务的道德教育,却因德育话语“假大空”等原因,导致学生怀疑和否定。两课教师只管完成授课任务,空谈理论,德育目标理想化、政治化倾向明显,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相距甚远;辅导员的德育工作也因自身事务繁杂和教师的绝对权威,鲜有“和风细雨”的耐心细致。学生的话语权实质被剥夺,宁愿选择主体缺位和主体沉默。波兰尼强调道德知识是“缄默的知识”,是依赖于体验、直觉和洞察力的有独特个体背景的知识。德育话语的失真和学生话语权的丧失,使“缄默知识”失去了合法化基础。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师生德育交往中,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教师处于制高点的主体绝对支配地位,学生是消极被动的客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曾指出:“这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变得根深蒂固了。”师生间不平等关系的“主客模式”视学生为思想改造的对象,学生成了弱势群体,缺乏主体觉醒意识和对生命价值的关照,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体验,思想迷茫、困惑,对社会的不良信息和行为缺乏辨别和自控能力,道德滑坡,拜金思想严重,心理问题凸显,甚至出现了道德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等。
三、基于交往行为理论的高校德育乏力的对策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是交往主体通过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而形成的背景场所,是主体间以非对象化的参与态度介入的生活领域和动态网络,具有文化、社会、个性的三维立体结构,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三个组成要素,以其特定的文化、社会、个人多元背景视野预设了主体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是隐含和反思的价值和意义资源,是交往行为者相互理解的“信念储存库”。与注重逻辑和科学价值的“教育世界”相比,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认识及其活动的根源和终极意义,具有浓厚的人文性、生活性和个性。人们置身其中,体验着“活着”的意义,追寻着生活世界的价值。
传统德育弊端的根源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忽视。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不仅是德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满足自身成长需要和追求生命价值的必由之路。首先是德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高校德育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精选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从生活中备课,以提炼的社会热点、焦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学****经验作为素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呈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建立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唤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和道德共鸣,提高德育课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其次是辅导员的生活化指导。在学生的学****日常和交往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学****生活、爱情、事业、经济等现实问题。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应在坚持生活化理念的前提下,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友爱、诚信互助的人际交往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惯,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生活导师。:注重体验式德育。在西方哲学传统中,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卢梭、康德等到哈贝马斯,无不认为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哲学。哈贝马斯认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阐明了在道德领域一个人如何通过认识使自己适应自己所确立的法则,进而获得自主性。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他借用功利主义、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观点,从“我应当做什么”的基本问题出发,给予实践理性循序渐进的三向度的解答:实用向度回答“什么是对手段和物品的理性选择”,伦理向度回答“我是谁,我想成为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对我是好的”,道德向度回答“什么是正当的共同的生活”,进而得出结论:目的合理性行为是以“应当”或“必须”为手段选择的行为,伦理行为是涉及美好生活的问题,道德行为是所有人都愿意遵循的正当行为,哈贝马斯强调道德规范的建立,是道德原则合目的、善以及正当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哈贝马斯的道德哲学给予道德教育深层思考,德育并不是传授给学生“一袋美德知识”,而是付诸行动,从德育的手段、追求善和美好生活的目的、获得交往共同体的正当认可三方面开展教育。这给高校德育指明了出路,道德教育应追求内容、形式、意义的和谐统一,任何割裂三者的行为都会窒息道德教育的本真。道德体验倾听着、感受着、领悟着,不仅符合德育的本真,还通过狄尔泰的哲学实验被认为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源于人的个体生命深层的、对人生重大事件的深切领悟。刘惊铎认为,从道德发生的意义上看,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道德体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的形式多样,可分为自我体验和集体体验、岗位体验、角色体验、情景体验、模拟体验、游戏体验、拓展体验、探究体验等。高校应加强对道德体验的研究和应用,使学生投身实践,在广阔的社会和火热的生活中,陶冶性情、完善自我、升华德行。
:可领会、真诚、真实、正当。对语用学的创造性运用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一大特色。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往媒介,具有呈示事物、表达意向、建立人际关系等基本功能,“人际间的语言交往活动是将人从内在自然的强制下解放出来、建立合理、公正、和谐的人际间社会关系的唯一途径。”语言具有拯救现代性的理性力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工具理性的张扬和价值理性的衰微,金钱和权力侵蚀着生活世界,导致生活世界被系统殖民化。要恢复生活世界合理化,必须借助语言,通过交往行为阻止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入,以达到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平衡。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的交往行为要达成话语共识,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确立理想的话语环境,对话要满足四个有效性要求:“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
高校德育充斥着语言“假、大、空”和教师的话语霸权,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良言一句三冬暖”,高校教师应重视语言的作用。教学语言是深入浅出还是枯燥乏味,可否领会?教学语言是言由心生还是装腔作势,表达是否真诚?教学语言是贴近生活还是话语失真,能否反映生活世界?教学语言是以理服人还是强加于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此外,还应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尊重学生话语权,创设良好话语氛围。
:师生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即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为达到交往各主体之间无强制、无压制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共识,哈贝马斯把交往对象从传统的“主体—客体”模式转向“主体—主体”模式,凸显了主体间性的重要作用,这是他对后现代哲学的一大贡献。哈贝马斯对交往行为寄予厚望,把人的行为分为目的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往行为四种,认为交往行为是最根本的,其他行为由其派生。他基于语用学和生活世界背景,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标,使所有交往主体在没有外在强制和系统压抑控制的条件下,进行自由民主平等的对话和交往,以达到主体间性的理解和共识,从而实现交往的合理化和社会的和谐。
主体间性理论对构建高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意义重大。高校师生关系在工具理性得以张扬的现代社会日趋异化,表现为师生关系紧张、冷漠、世俗化、利益化、两极化,拥有绝对权威的教师高高在上,而丧失话语权的学生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改善高校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必须变主客关系为主体间性,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交往和对话,这样才能获得道德共识、情感的满足、生命的体验和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2][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5]“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德)[M].张博书,:重庆出版社,1993.

9370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