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生物的进化作业.pdf

格式:pdf   大小:2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生物的进化作业.pdf

上传人:wawa 2023/3/13 文件大小:2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生物的进化作业.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生物的进化作业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生物的进化作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生物的进化
3.(2018卷,18)为判断生活在不同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限时:40分钟)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1.(2018卷,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比较其死亡率
,,比较其出生率
,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B解析:根据生物进化理论,若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即两者不
A解析:A对:群体中近亲个体基因相似度高,所以群体中近亲繁殖会提能交配,或交配的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属于不同物种,B正确。
高纯合体的比例。B错: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错:物种形成4.(2019月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产生基因并稳遗传不代表形成了生殖隔离。D错:
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的一个前提是种群足够大,,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不一在各代保持不变。,形成了物种
2.(2019质检)生殖隔离可包括(),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B解析: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隔离,在一个完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基因迁移因素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的干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之间保持不变。故ACD均错。由于捕食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
A.①②B.①②③发展的作用,B正确。
C.①②④D.①②③④5.(2019期末)下图中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
D解析:生殖隔离的形式可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而不能交配,个。A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物种乙、丙。下
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而不能彼此授粉,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列叙述正确的是()
的杂种后代没有繁殖能力方面。、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完全不同
,D错误。
。清除出河底大含镉的沉
、乙两个种群间已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积物后,经过几代繁衍,研究人员发现蠕虫重对镉变得脆弱敏感。下列说法正
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分析可知,乙、丙物种是由甲物种进化而来的,确的是()
因此三个物种的基因库不完全相同,A错误;
生改变,因此也可能发生进化过程,B错误;物种形成的必要环节是生殖隔离,
C错误;甲、乙两个种群属于两个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因交流了,D正确。
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期随机抽D解析:达尔文是从个体层次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的,A错误;清除镉
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后蠕虫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B错误;蠕虫重对镉
叙述正确的是()变得脆弱敏感不能说明出现了物种,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
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能力弱清除镉后的环境对相抗性基因的选择作用减弱,抗性基因频率降低,D正确。
Ⅱ(俗称屎壳郎)提高了“生活品味”,不仅吃粪便,还取
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食包括蜈蚣在内的千足虫。与蜣螂相比其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
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于进食千足虫内脏,后翼较卷曲,便于捕猎千足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解析:在Ⅱ、Ⅲ段,AA减少、aa增多,说明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能()
力弱,A正确;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
型的个体进行了向选择,B错误;在Ⅰ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该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因型频率是2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
的频率=40%+1/2×40%=60%,C错误;在Ⅲ段,AA的基因型频率是20%,
的基因型频率是40%,Aa的基因型频率是40%,则A的基因频率=20%+1/2×40%D解析:从题意看出,该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与蜣螂相比,种群
=40%,而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60%,即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的某少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其头部和后冀结构发生变化的蜣螂类型是自然选
择的结果,这只是外表发生的变化,不能说明与蜣螂之间一产生了生殖隔离。列叙述错误的是()
,不正确的是()

,导致生物进化C解析:该种群开始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因此A、a的基因频率相,都是

50%,自交4次后,Aa的频率为,AA和aa的频率均为,因此A的频率=
163232

11115111
+×=,a的频率=+×=,自交前后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因
C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1622321622
了原材料,A正确;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此该生物没有发生进化,C错误。
的方向缓慢进化,B正确;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发现某个经常刮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和残翅
年幼的个体,从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资源的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机会多。按照生物
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D正确。、残翅变异
,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标志着物种形成
列叙述正确的是()
、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解析:昆虫一开始就存在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并不是环境使昆虫产生了
、乙种群混合后,,而是对其进行了选择,A错误;岛上不同物种的生物之间
、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共同进化,B
;不同海岛的昆虫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地理隔离,而物种形成
答案:A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错误;自然选择能向改变无翅和残翅昆虫种群的基因频
,连续4次自交,获得的子率,而突变是不向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
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向改变。
,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现有基因型为Aa的小麦,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
,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力,且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在自交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物种形成一需要地理隔离若进行随机交配,并且连续淘汰隐性基因纯合的个体aa,则子一代AA∶Aa=
C解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1∶2,子二代AA∶Aa=(2/3×2/3)∶(2×1/3×2/3)=1∶1,子三代AA∶Aa=
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3/4×3/4)∶(2×3/4×1/4)=3∶2,因此子三代中Aa占2/5。
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c表示物种形成,生物进化(3)根据题意分析,果蝇自由交配后cc占450÷5000=9%,则c的基因频
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C项正确;d表示率为30%,而自由交配后代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即亲本种群的c基
地理隔离,物种形成不一需要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D项错误。因频率也是30%,又因为亲本都是纯合子,因此亲本果蝇细眼CC和粗眼cc个
14.(2018第三次质检)遗传现象与基因的传递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体的比例(1-30%)∶30%=7∶3。
(1)基因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4)根据题意分析,该遗传病在正常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为1/40;一正
(2)现有基因型为Aa的小麦,A和a不影响个体生活力,且不考虑基因突常男人的父母正常,妹妹携带,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该男
变,若进行连续多代自交,A的基因频率__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人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则该男人与一名正常女性婚配,后代发病率=
“不变”)。若进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F中Aa占1/40×2/3×1/4=1240,因此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9/240。
3
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占位基因的比率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果蝇细眼(C)对粗眼(c)显性,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个体繁殖力(2)不变2/5(3)7∶3(4)239/240
相同,一个由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自由交配得到F个体5000只,其中粗15.(2019模拟)下图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
1
眼果蝇约450只。则亲本果蝇细眼和粗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图1、2、3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
(4)某病是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40人有1人是(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能体现物种
该病携带者。现有一正常男性(其父母都正常,但妹妹是该病患者)与一名正常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女性婚配,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用分数表示)。(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了地雀C。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起到选择作用的
解析:(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位基因数的比例;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这种物种的形成方式实质上是由于不同种群内的
________发生改变。(20×2+22+20×2+12+9×2+8)/200=。种群乙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
(3)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400×2×104×10-5=80。
下表所示。答案:(1)地雀A和B地雀A、B与C(2)海洋环境的变化基因频率
基因(3)①基因库②③80
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aatt总数


个体
2022420123982100类,它们的形态各异,食性和栖息场所也各不相同。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它们

都保留着南美大陆龟类的痕迹,是由大陆龟进化而来的。请用生物进化理论分
基因
AATTAaTTaaTT析说明大陆龟的进化过程及原因:


个体(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在大陆龟的后代中具有多种可遗传的
**********

变异,为大陆龟进化提供了________。
①种群甲的个体所含的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
(2)刚开始进化时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________隔离而不能进行基
②种群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
因交流。
③已知表中种群乙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
(3)不同岛屿上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使得不同岛屿上的龟的形态结构向不
-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同方向发生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程度就会发生________,导致众多物种的
解析:(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表明地雀A与地雀B
形成。
属于同一物种,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
(4)若某龟的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该
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
种群中aa个体不适环境遭到淘汰,其他基因型个体连续随机交配一代,没有自
和B,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地雀A、B与C。
然选择,则该种群性状分离比是________,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小岛上地雀C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
该种群是否进化?________(填“是”或“否”)。
异所对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解析:(1)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种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
基因频率的改变。
提供原材料。(2)不同岛屿之间的龟类因为有海水的阻隔,即存在地理隔离,而
(3)种群的基因库指的是某种群中个体所含的基因。种群基因A的频率=
不能进行基因交流。(3)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形
成生殖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4)aa个体被淘汰掉,AA占39,Aa占69,随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机交配时产生的配子A占23,a占13,后代中隐性个体占13×13=19,其余为(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的光用,通过光用将太阳能转
显性个体,故性状分离比是显性∶隐性=8∶1。杂合子Aa占23×13×2=49。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
因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该种群环境变化前A的基因中的有机物分解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频率是30%+60%÷2=60%,a的基因频率是1-60%=40%,环境变化后,随机答案:(1)协同进化(或共同进化)
交配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该种群发生了(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进化。(3)绿色植物通过光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
答案:(1)种群原始材料(2)地理(3)生殖隔离(4)8∶149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17.(2018Ⅰ卷,29)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
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
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
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通过
_______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解析:(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
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也是共同进化。
(2)“精明的捕食者”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
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
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

最近更新

乘务员应聘自我介绍[五篇材料] 3页

人造地震动合成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页

维修电工岗位应知应会 4页

开学第一周个人总结(17篇) 34页

国家电网招聘之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附答案【精.. 27页

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考试【精练】.. 27页

中级经济师之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含完.. 161页

优选基金从业资格认证题库大全含精品答案 44页

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考试题库【名师推荐.. 179页

施工员之市政施工基础知识题库(培优) 53页

施工员之装饰施工专业管理实务题库带答案(夺.. 69页

国家电网招聘之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26页

国家电网招聘之自动控制类考试题库精品有答案.. 26页

国家电网招聘之通信类考试题库【模拟题】 160页

机械员之机械员专业管理实务题库附答案(完整.. 81页

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考试精品【典.. 27页

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题库及答案【夺.. 113页

投资项目管理师考试题库含答案【基础题】 212页

施工员之市政施工专业管理实务考试题库附答案.. 51页

四年级上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试题答案 3页

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8页

服装店活动策划方案 26页

《心学凶猛》推荐 5页

播音主持考试题(指定稿件、即兴评述、新闻稿).. 11页

LGI1脑炎 18页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 22页

手卫生规范试卷试题大全 17页

外甥祭舅母文 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