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14.ppt

格式:ppt   大小:3,964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14.ppt

上传人:977562398 2023/3/13 文件大小:3.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14.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14 】是由【97756239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14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医外科的辨病与辨证14
第一页,共56页。
辨病就是辨识具体的疾病,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生发展和转归、预后也有一定的规律。辨病的目的在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局部红肿热痛是阳证疮疡的共同特征,而痈是局部光软无头,结块范围多在6-9cm左右,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造成陷证。有头疽初起即在肿块上有粟米状脓头,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范围常超过9cm,难脓、难溃,常可合并内陷。肉瘿与石瘿均为瘿,但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是恶性肿瘤,其转归预后绝然不同,必须及早区分开来,因此,在外科中,辨病尤为重要。
第二页,共56页。
辨证是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四诊”来收集与疾病有关的临床资料,然后依据八纲辨证、藏象学说、病邪学说、经络学说等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进而对其病变的病因病位、病变机理、功能状态及演变趋势等作出综合性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一个证的概念。外科疾病多有局部症状及体征,因此,辨证不仅要辨全身症状,还要辨局部症状。
第三页,共56页。
例如:流痰发病缓慢,局部不红不热,化脓也迟,溃后脓稀薄如痰,不易收口,以阳证阴证来辨属阴证。但结合全身症状来辨,病的后期,如日渐消瘦,精神萎顿,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或虚大者,属气血两亏;如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阴虚火旺。又如脱疽,根据其发展和临床表现,常分为寒湿阻络、血脉瘀阻、湿热毒盛、热毒伤阴、气血两虚。
第四页,共56页。
第二节四诊在外科辨病、 辨证中的应用
[目的要求]掌握四诊在中医外科临床上运用的方法和特点。
第五页,共56页。
一、望诊
望诊是通过医者的视觉,观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主要有望局部病变、望精神、望形态、望舌苔等几个方面。
第六页,共56页。
㈠局部病变
外科疾病首先表现在体表,并伴有局部病变,注意辨别。某些疾病有其好发部位,如疔疮多发于面部手足,冻疮好发于暴露部位或四肢末端,蛇串疮常发于胁肋部,白庀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疮疡在未溃时称“肿疡”,已溃者称“溃疡”。凡肿疡红者多为热证;白者多为寒证;青紫色多为血瘀;黑色者为死肌。岩性溃疡,疮面多呈翻花或如岩穴,有的溃疡底部有珍珠样结节,疮周色泽暗红,内有紫黑腐坏组织,渗流血水。臁疮溃疡边缘起有缸口,周围皮肤乌黑。瘰疬的疮口呈有空腔,疮面***不鲜,脓水稀薄,并夹有败絮状物质。如阳证溃疡未脓而突然疮陷色暗,是走黄、内陷的征象;阴证溃疡疮色紫暗,则为难愈、难敛的现象。
第七页,共56页。
㈡望神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察神的存亡,对判断正气的盛衰,外科疾病的轻重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凡病人精神振作、形容如常、目光有神、呼吸均匀,这是正气未衰,无论新久疾病,均属佳兆;若精神萎顿、形容憔悴、目陷睛暗、呼吸急促或不均匀,这是正气已衰,不论急、慢性疾病,均属凶险;若神识昏糊不清、烦躁不安,为邪入营分、毒传心胞的表现,多见于疔疮走黄、有头疽内陷。
第八页,共56页。
㈢望形态
即观察病人的形体状态,包括观察体质与体位两个方面。不同的体质不仅反应机体正气盛衰,而且还能说明疾病的某些属性。如肥胖者多湿痰,瘦者多火。再则不同的疾病,能表现出不同的姿态和体位。若患者行路脚跷者,多为下肢筋骨关节有病;驼背者多为脊椎有病。若颈项强硬不能转侧者,提示颈项部有病变,如有头疽、颈痈。若患者以手托下颌,而呈颈缩俯形之态,多为颈椎流痰。妇女手托乳房缓慢而行者,多为乳痈。其他如脸若狮面,眉毛脱落者是麻风。
第九页,共56页。
㈣舌苔
注意观察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的反应,因此,脏腑气血的虚实,病邪的深浅,津液的盈亏,均能在舌质和舌苔上表现出来。
第十页,共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