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中学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中学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中学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苦菜花开
于永军
①春风拂过,苦菜花开。那一株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绿裙,挺着脖颈,扬着金黄色的笑脸,尽情地炫耀着自己的快乐。清香弥漫,那似乎带着苦味的感觉顿时让我想起家乡漫山遍野满沟满坡的苦菜,想起那剜到母亲篓子里的或择洗干净放在菜板上的叶绿根白的苦菜。那是远远近近的记忆,那是深深浅浅的记忆。
②我生长在“瓜菜代”的年代,野菜、草根、树皮、树叶、酒糟渣、观音土,凡是能充饥的东西,都“勇敢”地作过“穿肠过”的实验。至今我依然记得:树皮类只有榆树皮能吃,甜丝丝、黏糊糊的像地瓜枣;草根类只有茅草根能吃,可“进口”容易“出口”难,排泄时能憋死人;树叶类只有洋槐叶能吃,但会使人浮肿,那时我们村二百来户人家,一百多人得了浮肿病,我四岁的三弟,脸肿得像个皮球。那几年天灾加人祸,粮食没甚收成,野菜却疯长,饿极了的人们便扑向了野菜,什么麦蒿、七七菜、猫耳朵、疯狗草……只要能吃、药不死人,剜到篮里便是菜。苦菜让我记忆深刻,不只是因为它生命力顽强,有土的地方就能生长;也不只是因为它的完美奉献,根叶茎都能吃;更可贵的是,别的野菜过了季节就成了草,它却一枝独秀,过了春茬还有秋茬,鲜嫩时晒干,冬天用水一泡照样能吃。
③1962年的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五口人吃不起饺子,父母只能用干苦菜插渣(做菜豆腐,老家方言叫“插渣”)o除夕早上,娘泡上了半锅干苦菜,又泡了半碗留待来春做种子的黄豆。傍晚,当家家户户响起刀剁案板声,娘剁苦菜、爹磨豆,做了一锅苦菜渣。那飘着清香的尤物,馋得我们兄弟几个口水直流。大年夜,一家人围坐土炕上,每人盛了一大碗。那渣吃到嘴里,苦中有香,香中稍苦,对长年肚子里罕见油水的孩子来说,那感觉着实美不可言。
④这样的记忆留存了好些年。1974年秋,人民公社社员仍在温饱线上挣扎,我参军了,就要离开父母了。娘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最想吃苦菜渣。可惜,这个时候苦菜太少了。无心的一句话,娘却上了心。第二天,晚饭时分,炕上放着一小盆苦菜渣。原来,头21、请结合选文探究分析科学家师昌绪先生的形象特点。(6分)
参考答案:
19科学研究靠的是真才实学,有实力、专心致志努力探索者才有可能取得成果。
(意思符合本文实际,就给分)20①表现了师昌绪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技术水平;②交待了助手和部下对导师的“尊重”与“诚服”的原因;③为下文写他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终于取得研究成果张本。(1点2分,2点4分,3点5分)21答案要点:①德高望重、淡泊名利;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④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⑤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非凡的领导水平。(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点5分,5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完成4—7题。
杜立德,字纯一,直隶宝垠人。顺治元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中书科中书。二年,考选户科给事中。疏陈:“治平之道有三:一日敬天。君为天之子,当修省以迓天休。今秦、晋、燕畿水旱风雹,天心示警。凡开诚布公,懋德敦行,皆敬天事也。一日法古。古者事之鉴,是非定于一时,法则昭于百代。故合经而后能权,遵法而后能创。凡建学明伦,立纲陈纪,皆法古事也。一曰爱人。自大臣以至百姓,宜一视同仁。且无论新旧,悉存弃短取长之心。凡亲贤纳谏,尚德缓刑,皆爱人事也。”上以其有裨治理,深嘉纳之。
初,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给事中许作梅,御史吴达、李森先、桑芸等交章劾大学士冯性奸贪状,疏上旬日,未下廷议。立德请令满、汉大臣集议,以伸公论,鼓直言之气;并及马士英、阮大钺、宋企郊等,在前朝或纳贿招权,或煽恶流毒,今并逋逃,宜急捕诛,以彰法纪。下刑部,以事在赦前,寝其议。世祖亲政,铿既黜,立德因言作梅等前以劾铿为所切齿,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钱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由是开心等俱起用。
立德治狱仁恕,上闻其用法平,深嘉之。尝入对,既出,上顾左右曰:“此新授刑部尚书杜立德也!不贪一钱,亦不妄杀一人。”
三簿事起,立德与李蔚、冯溥参预机务。从容整暇,中外相安。广东平,所司具正杂赋税之数以闻。立德言:“广东杂税多尚之信所加,为民间大累,非朝廷正额。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上从之。云南平,议颁恩赦,立德告病未与议,遣大臣持诏旨就其家谄询,俟还奏乃下诏。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近」比退,人讶其不稍引嫌,答日:“自筮仕以来,惟此心可邀帝鉴。他非所计也。”
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谥文端。三十九年,帝南巡,其子恭俊迎驾三河,上问立德葬所,手书“永言惟旧”四字赐之。恭俊官广信知府,好义,善济人急。
(选自《清史稿•杜立德传》有删节).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述说,陈述
:裨益,好处
,以彰法纪彰:表彰,表扬
,寝其议寝:停止,(3分)()
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他上疏提出要想天下太平,需要做到三点:敬天、法古和爱人。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皇帝听说他执法公平,非常满意。曾经当面夸赞他不贪一文,而且不曾随便杀过一人。
,为人坦荡无私。他曾在回答皇帝询问时,向皇帝推荐数位可堪大用的人,一点没有避嫌。这令其他人感到惊讶。
“文端”的谥号,皇帝南巡的时候,还曾经询问杜立德的墓地在哪里,并亲手书写了“永言惟旧”四字作为赏赐。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铃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
(2)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
参考答案:
CC
B(1)还有佥都御史赵开心平时(一向)被冯锭忌恨,(他们)相继被诬陷罢了官,请求皇帝怜悯体察。(2)现在变乱刚刚被平定,应该让民众休养生息。还是去除了好。
试题分析:彰:彰显,使……明显。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试题分析:一日,上顾阁臣,谓在廷诸臣谁堪大用者,立德面疏数人以对。
【考点定位】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运用)。
【技巧点拨】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①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应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日”“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试题分析:“不贪一文,而且不曾随便杀过一人”不是皇帝当面表扬杜立德,杜立德当时已经离开。见第三段“既出,上顾左右日”。
【考点定位】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技巧点拨】这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1)素:平日、一向;构陷:被诬陷、陷害;被动句。以上三点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甫:刚刚;休息:休养生息;其:副词,表婉商,还是。以上三点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理解B【技巧点拨】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杜立德,字纯一,是直隶宝垠县人。在顺治元年,因为顺天巡抚宋权的推荐,被授予中书科中书的官职。顺治二年,考核选中做了户科给事中一职。他上疏陈奏说:“天下太平的方法有三条:一是敬天。君主是上天的儿子,应当修身反省来顺应上天的福佑。现在,陕西、山西和京城周围有水旱风暴冰雹的灾祸,是老天有心在警示。凡是开诚布公,使自己品行敦厚的事情,都是敬天的事。一是效法古人。古代的事是现代事情的借鉴,是非对错决定在一时,法则却昭示于百代。所以符合道德标准才能变通,遵循方法才能创新。凡是建立学说明正伦理,设立纲常陈述法纪,都是效法古人的事。一是爱人。从大臣到百姓,应该一视同仁。而且无论新朝旧朝,都应该存有弃短取长的心。凡亲近贤臣接纳建议,崇尚德行减宽刑罚的,都是爱人的事情。”皇帝认为他的话对治理天下很有益处,深深嘉奖了他并采纳了建议。
起初,睿亲王多尔衮摄政,给事中许作梅,御史吴达、李森先、桑芸等人一起上奏章弹劾大学士冯铃作恶贪婪的情况,奏章上陈十天,还没有下廷议。杜立德请求下令满汉大臣集体合议,来伸张公正的言论,鼓舞直言的风气;并且涉及到马士英、阮大钺、宋企郊等,在前朝有的受贿揽权,有的助长罪恶流传毒害,现在一并逃跑了,应该迅速捉拿诛杀,来严明法纪。公文下至刑部,因为这件事在大赦之前,所以暂时搁置了杜立德的建议。世祖康熙亲政之后,冯铃被罢官之后,杜立德趁机陈奏许作梅等人先前因为弹劾冯铃被忌恨,还有佥都御史赵开心平时(一向)被冯铃忌恨,(他们)相继被诬陷罢了官,请求皇帝怜悯体察。因此,赵开心等人都被起用了。
杜立德处理案件有仁爱宽恕之心。皇帝听说他执法公平,深深地嘉奖他。曾经入朝召对,出去之后,皇帝看着左右说:“这就是新授官的刑部尚书杜立德。他为人不贪一文,也没有随便杀过一个人。”
三藩作乱,,好整以暇,,:"广东的杂税大多是尚之信所加的,是民间的大负担,,应该让民众休养生息•还是去除了好.",朝廷合议颁布恩效,杜立德肯病在家没有参与计议,皇帝派避大臣拿若诏书到他的家去咨询,,皇帝看著大臣们,询问在朝廷上的大臣谨是能修担当大任的人,杜立德当面除奏了几个人来应对(回答).等到退朝之后,人们都惊讶他一点都不超超他回答说:“自从做官以来,.’
康熙三十一年,杜立德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被赐谥号文端。康熙三十九年,皇帝南巡,他的儿子杜恭俊在三河迎接圣驾,皇帝询问杜立德埋葬的地方,亲手写了“永言惟旧”四个字赐给他。杜恭俊官居广信知府,为人好义,善于接济人与急困。
,完成下面小题。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之曰:“尔后必为良将。”
尝短皇甫惟明义北王昱,遂为所陷,贬东阳府左果毅。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拔新城,或言忠嗣之材足以辑事,必欲取胜,非其人不可。希望即奏闻,诏追忠嗣赴河西。既下新城,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专知行军兵马。是秋,吐蕃大下,报新城之役,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出而复合,杀数百人,贼众遂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居节将,以持重安边为务。尝谓人云:“国家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每军出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
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于上以记之烟罢却纳若遭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初矣。
初,忠嗣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天宝四年四月,固让朔方、河东节度,许之。
玄宗方事石堡城,诏问以攻取之略,忠嗣奏云:“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玄宗因不快。李林甫尤忌忠嗣,日求其过。李林甫又令济阳别驾魏林告忠嗣。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明年,暴卒,年四十五。
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蓄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蓄息。宝应元年,追赠兵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王忠嗣传》).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短:说人坏话
闻:使……听到
辟易:因畏惧而退缩
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
死者大半
、河东节度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忍尤而攘诟
蓄息:繁殖生长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即各召本将付其兵器/令给士卒/虽一弓一箭/必书其名姓于上/以记之军罢却/纳若遗失/即验其名罪之/故人人自劝/甲仗充初矣
,不正确的一项是
,禁,指禁令,法规:也指宫禁,帝王的住处,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文中即是后一义。
,唐时指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个部门,文中“三司推讯”即指三者协同审理案件,表明对此案的重视。
,唐宋时,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此处衣明王忠嗣遇赦后官职得到了提升。
,官署名,是六部之一,主管中央及地方武官的选用、考核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兵部最高长官是尚书。
,。皇上因为王忠嗣父亲的缘故,曾将其养于禁中多年并是他姓名。
。玄宗和他谈论兵法,他能自由应付,玄宗认为他以后会成为良将。
。他把率军维护边疆稳定作为要务,他在军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威望。
。他在攻占石堡城一事上做出准确的预判,又在购买战马上高瞻远瞩。
。
国家昇平之时,为将者在抚其众而已。吾不欲疲中国之力,以徼功名耳。
参考答案:
,作为将领的职责是抚恤军队而已。我不想让中原的兵力疲敝,来求取个人功名啊。
【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短”,结合“皇甫惟明义北王昱,遂为所陷”分析,“说人坏话”错误。应该是指出别人的短处。句意:王忠嗣曾经说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的短处。故选A。
【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介词,因为;动词,率领。B项,……的人。C项,坚决;本来。D项,副词,尤其;动词,责骂。故选B。
【1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
“以攻取之略”,是状语后置句;B项,“上”修饰“计”,定语后置句;C项,“知其事”修饰“太子及宾客”,定语后置句;D项,“吹洞箫”修饰“客”,定语后置句。故选Ao
【1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即”是便、就的意思,连接前后两个句子,前面应该断开,排除A项、B项。“书其名姓于上”的目的是“记之”,“纳”是收纳、收回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句意:每次军队出战,便召集各将领交付兵器发给土兵,虽然是一弓一箭,但都在上面记上用者的姓名,战斗结束就收回。如果遗失,就验明其身份治罪。所以人人自勉,兵器充足。故选D。
【1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此处表明王忠嗣遇赦后官职得到了提升”错误。结合“玄宗大怒,因征入朝,令三司推讯之,几陷极刑。十一月,贬汉阳太守。七载,量移汉东郡太守”分析,不能表明得到提升。故选C。
【2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一直享有很高威望”不准确。结合”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分析,原文中“望减于往日矣”可以看出这一点。故选C。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昇平”,太平、安定;“之”,助词,的;“为”,动词,作为;“抚"抚恤;“其”,代词,他的;“而已”,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疲”,使动,使……疲敝;“中国”,中原(古今异义词);“以”,连词,表目的,来;“徼”,求、求取。【点睛】参考译文:
王忠嗣,太原祁人。原名训I,由于父亲为朝廷身死缘故,赐名忠嗣,在***中供养多年。等到长大,雄毅而少言,受人尊重有武略,玄宗因为他是兵家子弟,和他讨论兵法,他应对自如,出乎玄宗意料。玄宗对他说:“你今后必然会成良将。”
王忠嗣曾经说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的短处,于是被他们诬陷,被贬为东阳府左果毅。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谋划占领新城,有人说以忠嗣的才能足以完成,若要取胜,非他不可。希望随即—上奏使皇上知道,皇上诏令忠嗣赴河西。攻下新城,忠嗣功绩显著,于是被授予左威卫郎将,专管行军兵马。这年秋天,吐蕃大兵南下,以报复新城被占,清晨敌军逼近官军,官军寡不敌众,.士兵们都感到害怕。忠嗣于是率领所部策马前进,左右冲杀,阻挡者无不躲避退缩,冲出又折返,杀死数百人,贼兵开始混乱。三军从两翼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