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评“样板戏”《沙家浜》.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评“样板戏”《沙家浜》.doc

上传人:ying_xiong01 2017/10/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评“样板戏”《沙家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评“样板戏”《沙家浜》
摘要:历史的阻力和事物自身的发展逻辑是不容违背的,因此“样板戏”对京剧的“‘大跃进”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要和传统戏曲落后的阶级属性决裂,一方面又拿不出实质性的代表“社会主义”的戏曲表演形式。“样板戏”在形式上的变革,给当时作为主体的京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对传统京剧美学的消解。本文试从建国后的文艺政策出发,通过比较“样板戏”与传统戏曲的差异、寻找其形式上的创新因素采探讨《沙家浜》的文学史价值。并且,本文试图结合相关影视编导知识。对样板戏的艺术性进行重评。
关键词:样板戏《沙家浜》文艺路线内容与形式

如果祛除“样板戏”中的专政色彩,《沙家浜》恐怕只是京剧现代化进程中极不成熟的过度角色。62年七千人大会后,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阻断了刘邓的纠“左”进程,继而“阶级斗争”成了党的行动纲领波及全国。意识形态领域当然未能幸免。64年,周恩来组织了全国京剧观摩演出大会,传统曲目虽大行其道,而毛泽东却提出了严重警告:文艺界不接近工农兵,“跌到修正主义的边缘”。此后,情形急转直下,毛的第一夫人掌握了话语权,传统曲艺统统靠边。“样板戏”给大病初愈的江青打了一针强心剂。“在文艺界,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集中表现在对待样板戏的态度上。”这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话。67年5月23日。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5周年,江青钦定了八个样板戏推向全国。起初,厌倦
“忠字舞”的老百姓对这个新东西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世界上没有百看不厌的戏剧,观众的热情逐渐变成了对政治号召的屈服。伴随着76年十月“四人帮”的覆灭,戴在“样板戏”头上的帽子被摘掉了。历史是公允的,京剧艺术家和文艺评论家将“样板戏”的政治色彩和艺术性进行了必要的区分,并没有完全否定它。
“样板戏”有它的共性,至于具体形式则需另当别论。或多或少,毛泽东对“样板戏”的产生是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毛对文艺的看法是一以贯之的。早在36年11月22日,毛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说,要将文艺作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教育工具。38年4月28日,毛向文艺工作者指出:艺术至上主义是一种艺术上的唯心论,这种主张是不对的。“现实主义”不是“写实”,要有“艺术的政治独立性”,文艺工作者要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艺术技巧。56年8月24日,毛提出:艺术要有民族形式。它们的原理是一致的,而表现形式应该不同。归纳一下,毛的重点在“政治独立性”上。首先,指导思想必须正确。政治方向是为工农的文艺。但,毛是反对文艺作为纯粹的宣传语言的,文艺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可惜。毛没有说清文艺的独立性和“政治工具”间的辩证关系。于是,江青的任性发挥就把原本模糊的辩证关系搞成了女人特有的独裁。
谈及电影版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需要回顾一下剧本的创作流程。首先是剧本的故事梗概。江青要当有权的“名人”。她以北京京剧一团作为“样板田”,曾经一度要亲自定主题、定题材和虚构故事,结果失败了。挖空心思要搞出空前的故事来,是艺术上的唯心主义。经历失败后,江青没有放弃高屋建瓴式的
“领导出思想”:无产阶级的艺术怎能输给大“毒草”呢?然而。机械割裂事物的发展是违背历史逻辑的。“样板戏”无法从石头里蹦出来。讽刺的是,《沙家浜》吸引人的地方正是故事中汲取的传统曲艺因素。一名身份特殊的女性通过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