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名家散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45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名家散文.docx

上传人:840122949 2017/10/7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名家散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当我们刚适应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捷,云计算时代就到来了。我们也忽然惊觉:信息技术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它也会影响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美线报告(2013基础教育版)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做了展望。他们认为未来的一年,学生的学习将实现云计算与移动学习,这就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该如何应对?“技术改变教学——语文篇”就从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难点话题和热点话题设立四个专题:“丰富资源支持下的小学名家散文的阅读教学”、“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博客技术支持下的低年级提前读写实践”, “小学语文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这些专题涵盖小学语文的阅读、写作以及探究性学习,以及当下最热门的“微课程的设计”。每个专题,我们不仅思考技术对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以及探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并例举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从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冀于这些专题,能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促使课堂教学发生真正的变革。
第一讲:丰富资源整合的名家散文教学的研究
名家散文的特质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散文
散文是介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两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风格多样,重在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很自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文体。
纵观全国各个版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还是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散文已成为主导类文本,而这些散文中,名家散文居多。例如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繁星》、《鸟的天堂》、老舍《母鸡》《养花》《林海》,、茅盾《天窗》、郑振铎的《燕子》、《别了,我可爱的中国》,丰子恺的《白鹅》,萧红的《祖父的园子》、《火烧云》、林海音——《迟到》《冬阳童年骆驼队》等,也有现代作家肖复兴的《捅马蜂窝》《珍珠鸟》
《花边饺子》、冯骥才的《花的勇气》、贾平凹的《太阳路》、《风筝》、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等。
这些作品之所以被选入教材,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具有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而且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
名家散文的特质
散文其本身的特质,每一位名家的散文也有其特点。就选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名家散文特点在于:
以特定的时代为背景
名家散文都是作家诸多作品中沉淀下来的、意蕴隽永的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下而创作的,因此,有很强的时代的烙印。
茅盾的《天窗》是写于1928年的一篇抒情散文,他借乡下老屋房顶上的天窗,书写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一个孩童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但再揭开当时的时代背景,除了回忆,作品呈现的更多的是作家心灵的寄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家被迫离开武汉,到了上海,没有工作,又不便出门,生活的压抑,精神的苦闷向谁诉说!据考证,笔名“茅盾”就是在那个时候起的,“茅盾”意在“矛盾”啊!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兴许就是借助“天窗”,排解心头的苦闷,消解心灵的疾愁。
散文《养花》是老舍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写下的,因此,这篇文章在写作方式上、语言表达上,都与老舍其他时期的作品很大的差异,语言特别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