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0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是由【春天资料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0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24月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2016-05-16
6月龄内婴儿处于1000d时机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7——24月龄婴少儿处
1000日时机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合的营养和饲养不但关系到婴少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其长远的健康。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饲养需求以及
为更好地帮助宝宝们顺利完成从母乳饲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变换,中国营养学
会宣布了《6月龄内婴儿饲养指南》与《7——24月龄婴少儿饲养指南》。以下为两份指南的主要介绍建议。
本源:医脉通临床指南
《6月龄内婴儿饲养指南》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再生儿第一口食品是母乳
①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屡次吸吮乳头。
②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品应该是母乳。
③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高出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饲养。
④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⑤温馨环境、欢喜心情、精神激励、乳腺按摩等协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若是顺利分娩,母子健康情况优异,婴儿娩出后应赶忙吸吮母亲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并获得初乳。开奶时间愈早愈好,正常再生儿第一次哺乳应在产房开始。
当再生儿娩出断脐和擦干羊水后,即可将其放在母亲身边,与母亲皮肤接触,
并开始让婴儿分别吸吮两侧乳头各3——5min,可吸吮出初乳数毫升。刚出生的婴儿已具备很强烈的觅食和吸吮反射能力,母亲也十分期望看见和抚摸自己的婴儿,这种亲子接触有利于乳汁分泌。故再生儿的第一口食品应该是母奶。正常分娩的情况下,不宜增加糖水和奶粉,以防范降低再生儿吸吮的积极性,也可降低过敏风险。
哺喂婴儿时,介绍坐着喂奶。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完成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范溢奶。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吸吮母乳,勤吸吮(每侧乳头每隔2——3h要获得吸
吮一次);必要时(如婴儿吸吮次数有限时),能够经过吸奶泵协助,增加吸
奶次数。母亲身体情况和营养摄入是乳汁分泌的前提,所以分娩后要合理安排产妇休息、饮食和宝宝喂哺,办理好休息、进餐与亲子接触、吸吮母乳之间的关系。精神放松、心理快乐是成功母乳饲养的重要条件,产妇应从生产的辛苦中多领悟生育的幸福,欢喜心情,享受哺喂和亲子互动。其他,在孕期就需要充分认识母乳饲养的重要性,并获得周围亲朋、家人的激励和支持,这也是成功母乳饲养的必要环境。
能够经过以下几种情况来判断乳汁分泌充分:
①婴儿每日能够获得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饲养;
②哺喂时,婴儿有节律地吸吮,并可听见显然的吞咽声;
③出生后最先2天,婴儿每日最少排尿1、2次;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④若是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天消失;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⑤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到6——8次;
⑥出生后每24小时最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勺;
⑦出生第3天后,每日可排软、黄便4——10次。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饲养
①纯母乳饲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饲养6个月。
②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饲养;每日喂奶6——8次或更多。
③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④特别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增加辅食者,应咨询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作出决定。
母乳饲养时,不需要将乳汁挤出称重来估计婴儿的摄乳量,可经过观察婴儿情
绪或尿量来判断母乳摄入可否充分。一般来讲,若是婴儿每日能尿湿5、6个纸尿裤,就说明婴儿是能吃饱的。其他,可经过称量婴儿摄乳前后的体质量来
判断。如期测身长、体质量、头围,标记在WHO儿童成长曲线上,即可判断婴儿的成长可否正常。只要婴儿生长发育正常,就说明其饮食量足够。
诚然母乳充分,但有些情况下乳母无法保证在婴儿饥饿时直接喂哺婴儿,如危重早产儿、乳母上班时期等,此时只能采用间接哺喂方式。需要间接哺乳时,建议乳母用吸奶泵准时将母乳吸出并储蓄于冰箱或冰盒内,一准时间内再用奶
瓶喂给婴儿。吸出母乳的保存条件和赞同保存时间见表1。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4/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以下是关于母乳饲养的一些误区:
①吸出乳汁再用奶瓶喂哺,能够很简单判断婴儿摄乳量;
②为了减少婴儿感染风险,喂奶前需要消毒妈妈乳头;
③有些妈妈的乳汁太稀、没有营养,需要增加奶粉补充营养;
④母乳饲养过频会使婴儿发胖;
⑤再生儿出生后可暂时用奶粉饲养,等待乳汁分泌。
3、适应饲养,建立优异的生活规律
①母乳饲养应从按需饲养模式到规律饲养模式递进。②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
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一般每日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生后最先会在10次以上。③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优异饮食习惯。④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试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婴儿生后最先几周内,激励妈妈每24小时进行8——12次饲养。婴儿饥饿的早期表现包括警备、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婴儿饥饿的后续表现才是
哭闹。随着饲养,若母乳饲养适合,饲养次数可降至每24小时8次,最永夜间无饲养睡眠可达5h。
4、生后多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①婴儿生后多天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10μg(400IU)。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6/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②纯母乳饲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③再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11mg。
在婴儿出生后2周左右,采用维生素D油剂或乳化水剂,每日补充维生素D
μg(400IU),可在母乳饲养前将滴剂定量滴入婴儿口中,尔后再进行母乳饲养。关于每日口服补充维生素D有困难者,可每周也许每个月口服一次相当剂
量的维生素D。配方粉饲养的婴儿经过切合国家标准的配方食品,能获得足量
的维生素D,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每日10μg(400IU)的维生素D可满足婴儿在完好不接触日光照射情况下的维生素D的需要,所以这一补充量对北方地
区、冬季或梅雨季节的婴儿都是基本充分的。
要让婴儿经过阳光照射获得足量维生素D,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阳光充分,
皮肤裸露范围足够,阳光裸露时间充分。显然这些要求受当地季节、居住地纬
度、环境污染等条件的影响。对照较而言,经过维生素D补充剂来补充,难度
小,可靠性高,所以婴儿应该口服维生素D400IU/d。
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母乳饲养儿从出生到3月龄,可每日口服维生素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8/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K125
别口服
μg,也可采用出生后口服维生素K12mg,尔后到1周和1个月时再分5mg,共3次;也可由专业人员给再生儿每日肌内注射生素K11——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5mg,连续3d,可有效预防再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生。合格的配
方奶粉中增加了足量的维生素K1,使用婴儿配方奶粉饲养的混杂饲养儿和人工饲养婴儿,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K。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够纯母乳饲养时的无奈选择
①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够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饲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对母乳的补充。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②以下情况很可能不宜母乳饲养或老例方法的母乳饲养,需要采用适合的饲养
方法如配方奶饲养,详尽患病情况、母乳饲养禁忌和适用的饲养方案请咨询医
师或营养师:;;
质;,乳汁分泌仍不足。
③不宜直接用一般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饲养6月龄内婴儿。
也常常称为婴儿配方食品,是参照婴少儿营养需要和母乳成分研究资料,以牛奶或羊奶、大豆蛋白或谷类食品等为基础原料,经过必然配方设计和工艺办理而生产的用于饲养不同样生长发育阶段和健康情况婴儿的食品。由于婴儿配方食品多为乳粉(再冲调为乳液饲养婴儿)或可直接饲养婴儿的液态乳,所以又常称为婴儿配方乳或婴儿配方奶。
诚然婴儿配方奶粉都经过必然配方设计和工艺加工,但其保证了部分营养素的数量和比率凑近母乳,却无法模拟母乳中一整套圆满独到的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系统,如低聚糖、铁蛋白等和免疫球蛋白等以及很多未知的活性成分。
婴儿配方食品依照适用对象不同样分为以下几类:①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0—
—12月龄婴儿食用,作为母乳取代品其营养成分能满足0——6月龄正常婴
儿的营养需要;②较大婴儿和少儿配方食品,适用于6月龄今后婴儿和少儿食
用,作为其混杂食品中的组成部分;③特别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用于生理上有特别需要或患有代谢疾病的婴儿,比方早产儿、遗传性代谢弊端儿(如苯丙酮酸尿症)、乳糖不耐受儿、牛乳过敏儿等。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1/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①身长和体质量是反响婴儿饲养和营养情况的直观指标。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0g。
6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质量,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③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情况。
④出生体质量正常婴儿的最正确生长模式是基本保持其出生时在集体中的分布水平。
⑤婴儿生长有自己规律,不宜追求参照值上限。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都有专用的婴儿体质量秤,能够正确测量婴少儿体质量,及时发现体质量变化。测体质量时最好空腹,排去大小便,尽量脱去衣裤、鞋帽、尿布等,最好能连续测量两次,两次间的差异不应高出
在家中给婴少儿称体质量时,最好使用专用婴儿体质量秤。如条件有限,也可由家属抱着婴少儿站在家用体质量秤上称体质量,再减去大人的体质量,即为
婴少儿的体质量。由于一般家用体质量秤的测量误差在100g左右,所以采用这种方法不能够正确得知婴少儿在短期内的体质量增加,而可是适用于观察较长时间的体质量变化。
岁以下婴少儿应躺着量身长,身长为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有专用的婴少儿身长测量量床。婴少儿在测量身长前应先脱去鞋、袜、帽子、头饰、外衣裤。让婴少儿仰躺在量床上,请助手或家属扶住婴少儿头部,头顶顶住量床顶板,测量者注意让婴少儿保持全身挺直,左手按直婴少儿的双膝部,使两下肢挺直、并拢并紧贴量床的底板,右手推动量床测量滑板,使滑板紧贴婴少儿的足底,并使量床两侧测量值一致,尔后读取数值,
。最好能连续测量两次,。
在家里测量时,能够让婴少儿躺在桌上或木板床上,在桌面或床沿贴上一软尺。在婴少儿的头顶和足底分别放上两块硬纸板,读取头板内侧至足板内侧的长度,即为婴少儿的身长。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3/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可参照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生长标准数据,利用Z评分指标进行议论。Z评分:实测值与参照人群中位数之间的差值和参照人群标准差对照,所得比值就
Z评分。常用的Z评分指标有:①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②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③身高/身长别体质量Z评分。④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
生长曲线和参照值是基于大部分儿童的生长发育数据计算的范围,是集体研究结果。每一个儿童都会有其自己的生长曲线,其曲线一般都处于介绍的参照值范围内,但其实不是每个儿童的生长曲线必然处于平均水平或上游水平。参照值的上限指的是同龄儿童中处于上游2%或3%的水平,显然不能能全部的儿童都处于此水平。
《7——24月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连续母乳饲养,满6月龄起增加辅食
【纲要】
母乳依旧能够为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婴少儿供应部分能量,优异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连续母乳饲养也依旧有助于促进
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少儿发育。所以7——24月龄婴少儿应连续母乳饲养。不能够母乳饲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满,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品。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品。此时开始增加辅食,不但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要点介绍】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5/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⑴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连续母乳饲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品。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⑵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品。
⑶有特别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增加时间。
⑷不能够母乳饲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少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2、从富铁泥糊状食品开始,逐渐增加达到食品多样
【纲要】
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少儿约1/2—2/3
的能量来自辅食,而母乳饲养的婴少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所以,婴儿最先增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品,如加强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样种类的食品以供应不同样的营养素。
辅食增加的原则:每次只增加一种新食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次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品开始,如加强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品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品,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品应适应2——3天,亲密观察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响,适应一种食品后再增加其他新的食品。
【要点介绍】
⑴随母乳量减少,逐渐增加辅食量。
⑵第一增加加强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富铁的泥糊状食品。
⑶每次只引入一种新的食品,逐渐达到食品多样化。
⑷从泥糊状食品开始,逐渐过渡到固体食品。
⑸辅食应适合增加植物油。
3、倡议适应饲养,激励但不强迫进食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7/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纲要】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2/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随着婴少儿生长发育,父亲母亲及饲养者应依照其营养需求的变化,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适应婴少儿的需要进行饲养,帮助婴少儿逐渐达到与家人一致的规律进餐模式,并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餐礼仪。
父亲母亲及饲养者有责任为婴少儿供应多样化,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品,在饲养过程中应及时感知婴少儿所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并作出适合的回应。敬爱婴少儿对食品的选择,耐心激励和协助婴少儿进食,但绝不强迫进食。
父亲母亲及饲养者还有责任为婴少儿创建优异的进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沉寂、愉
悦,防范电视、玩具等对婴少儿注意力的搅乱。控制每餐时间不高出20分钟。
父亲母亲及饲养者也应该是婴少儿进食的好模范。
【要点介绍】
⑴耐心饲养,激励进食,但决不强迫饲养。
⑵激励并协助婴少儿自己进食,培养进餐兴趣。
⑶进餐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每次进餐时间不高出20分钟。
⑷进餐时饲养者与婴少儿应有充分的交流,不以食品作为奖励或处分。
⑸父亲母亲应保持自己优异的进食习惯,成为婴少儿的模范。
4、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纲要】
辅食应保持原味,不加盐、糖以及刺激性调味品,保持淡口味。淡口味食品有利于提高婴少儿对不同样天然食品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淡口味食品也可减少婴少儿盐和糖的摄入量,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重申婴少儿辅食不额外增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也是为了提示父亲母亲在准备家庭食品时也应保持淡口味,即为适应婴少儿的需要,也为保护全家人的健康。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
19/12
0龄婴少儿饲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