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全工程·专业课
,规定单元危险度由物质、容器、温度、压力和操作5个项目共同确定。
危险度评价法是对建设工程或装置各单元和设备的危险度进行分级的安全评价方法,是随着我国安全工作的发展从日本引进并经简化的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价、分析装置或单元的“介质”、“容量”、“温度”、“压力”、“操作”等5个参数而对装置或单元进行危险度分级的,进而根据装置或单元危险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算,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
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1)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4)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6)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呼吸性粉尘指粒径在5μm以下的能进入人体肺泡区的颗粒物。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μm以上的尘粒为可见粉尘,大部分沉积在鼻咽部,10μm以下为显微粉尘和超显微粉尘可进入呼吸道深部,沉积在上呼呼
吸道,长时间积累会破坏肺部细胞,不可治愈,危害生命。
吸入有机粉尘所致的尘肺称为有机尘肺,如棉尘肺、农民肺等。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 1 )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
( 2 )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