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
摘要:红色毛癣菌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红色毛癣菌是一种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对红色毛癣菌的结构成分,对药物的敏感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抗红色毛癣菌的研究前景。
近二十年来,由皮肤癣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明显增多。目前发现有四十余种皮肤癣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红色毛癣菌
(Trichophyton rubrum)属于有丝分裂孢子真菌,ichangjiande亲人性治病性皮肤癣菌。为世界性分布,也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癣菌。
一、红色毛癣菌的分布
分别根据198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和199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国25各省、市、自治区41个代表点上,共分离培养出9096株及18085株致病真菌,从其分布情况及各大区排列次序可以看出:从1986及1996前后所分离出的致病真菌菌种中,都是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在此期间,以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分布最广。
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及测定方案的选取
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及表皮癣菌属, 可引起患者体癣、股癣, 手癣、足癣, 头癣及甲癣等浅部真菌病。很多抗真菌药物用来治疗皮肤癣菌的感染, 大多都有着明显的疗效。但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新的菌种的出现及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 抗真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对其敏感性的研究就越显得重要和必要。目前对于皮肤癣菌这种生长相对缓慢的丝状真菌, 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稳定的药敏试验方法标准。
经过笔者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大致总结出一些经过实验探究得出的最佳实验方案及其对应的最佳抗菌药物的搭配。
1. 纸片扩散法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的探讨
纸片扩散法是用琼脂扩散的药敏方法, 其抗真菌成分设计在纸片[ 1][ 2]
[ 3] 中, 曾用于细菌、酵母菌及霉菌体外药物敏取得满意的结果。
在制片扩散法测试的所有菌株中,特比萘酚的抑菌圈最大,几乎观察不到菌落生长,其次是伊曲康唑及脸型霉素B。***康唑的抑菌圈变化最大,红色毛癣菌的***康唑抑菌圈小且边界很模糊,很难分辨是抑菌圈内拖尾现象还是耐药现象。
因此可判定,纸片扩散的方法可能不适宜红色毛癣菌对***康唑的药物敏感检测,不能提供其对***康唑的耐药真实性。另外由于培养基、接种浓度、接种方法的选择可影响纸片扩散的结果,因此制片扩散法对于红色毛癣菌的实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比较总结。

各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药敏试验的M IC 范围依次为***霉素 0. 25 ~ 2g /m;l /m l; ***康唑 1~ 16g/m;l特比萘酚 0. 008~ l。***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酚对皮肤癣菌的M IC值较低,
***康唑FCZ对皮肤癣菌的M IC值较高。
具体比较,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酚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霉素、伊曲康唑、***康唑。
比较纸片扩散法与微量液基稀释法,***康唑的总体一致性较差,纸片扩散法测得的红色毛癣菌呈耐药状态,没有抑菌圈,而微量液基法测得的MIC值在中等浓度。
3. CLSIM38A 方案用于皮肤癣菌药敏试验
美国临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