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第二节板块构造.ppt

格式:ppt   大小:29,818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节板块构造.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0/9 文件大小:29.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节板块构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节板块构造
Wilson(1965)转换断层的发现是板块构造的里程碑。
Davis(1999)在评价Wilson的贡献时认为“他以整体的、简单的形式明晰了板块,板块构造(plate tectonics)就是在三种板块边界处相遇的、刚性的、移动的地球表面。”
各板块以水平运动为主,可诱发垂直运动,板块边界都为岩石圈断裂。
一、概念
全球板块构造划分
DB-离散边界;TF-转换边界;SB-聚敛边界;CB-碰撞带边界;PCM-被动大陆边界;ACM-主动大陆边界。
MeKenzie(1967) an(1968)提出了利用Euler旋转理论来定量描述板块的运动。加之早期海沟的发现,使板块构造成为一完整的体系。
Davis(1999)认为利用Euler旋转理论来定量描述板块的运动是“powerful and productive”,但也仅仅是先存的概念“移动的、刚性的球上板块”的定量化。
二、板块构造要素
1、板块边界类型
1)离散板块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2)聚敛边界(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3)转换边界(transform fault/conservative boundary)
1)离散板块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大洋中脊轴部,当两个板块相背运动时,板块边界受到拉张而分离,岩石圈深部和软流圈的熔融物质上涌,并逐渐冷凝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这种情况下的相邻板块的边界称为离散边界。由于有大量玄武岩浆喷发,频繁的浅源地震及断裂活动,因此也称洋脊扩张带,或称增生型边界(accreting plate boundary)。
2)聚敛边界(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俯冲边界(subduction boundary):由大洋岩石圈构成的俯冲板块。①岛弧—海沟型;②安第斯型(或山弧—海沟型)。
碰撞边界(collision boundary):当岩石圈板块的大洋部分俯冲消减后,两相邻板块的大陆岩石圈部分发生相对聚敛运动。即相邻的两个大陆板块之间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与变质作用、并形成山脉,即板块碰撞带(造山带,orogenic zone)
岛弧-海沟型(洋-洋型)
安底斯型(洋-陆型)
(山弧-海沟)
陆-陆碰撞
聚敛边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