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基层职工之家建设指导意见.doc

格式:doc   大小:7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层职工之家建设指导意见.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7/10/9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层职工之家建设指导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层职工之家建设指导意见
总则
开发区总工会按照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会改革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开发区四级职工服务体系,即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区域性职工服务中心、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大型企业车间(班组)服务站点。让职工时刻感受服务,感受工会组织,不断增加工会意识。在基层工会中推进实施“互联网+”行动,建设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职工之家,推进职工看得见摸的着有需求的服务载体,为职工打造工作之余的生活服务平台。
第一部分职工之家建设标准
一、实体化建设标准
(一)本着“职工需求、行政认可、就近便利、一室多用”的原则,设置读书空间、心理减压室、技能培训室、创新工作室、劳模工作室、女职工保护专用空间、工间休息区、医务保健室、各类社团活动场馆等场地,同时根据职工特点和企业文化,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服务项目或场所;
(二)职工之家所有阵地要有名称、有标识,一室多用的场地要注明全部用途。各阵地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活动器械及必要的工作人员;
(三)“职工之家”应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进行管理和定期维护,在为职工服务过程中要穿着或佩戴统一服装或标识。服务项目、开放时间、服务标准、管理办法等工作制度
“上墙”,并接受职工监督;
(四)大型企业车间、班组中应建立温馨的“职工小家”、“车间、班组职工服务站点”。为职工就近提供工间休息、服务场所,并配备必要的物资。使职工在工作岗位上也能感受到工会组织,感受到温馨、温暖、贴心、精准的服务,将“工会意识”深植于职工;
(五)开通企业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或建立职工QQ群、微信群等网上沟通渠道,充分利用以上渠道及时发布本级和上级工会各类信息,宣传工会工作,反映职工声音。
二、机制化建设标准
(一)完善健全的组织体系。组建(换届)过程实行“三公开三公示”,基层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实行会员管理实名制,建立会员花名册,职工入会率达到100%,为符合条件的会员全部办理会员服务卡;每季度按时提交职工动态化管理数据信息;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倾听、沟通、改善”为内容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个一”行动,认真听取反馈职工群众日常反映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每年定期召开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其它多种方式为补充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如公告栏、宣传栏、民主沟通会、劳使会、恳谈会等,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进程;坚持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提升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建立和谐稳定劳资关系;
(四)关注职工素质提升,帮助职工成长成才。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安全生产等培训,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区总工会的班组长培训、“金牌团队”评比;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职工素质提升,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鼓励、支持职工深造学****利用读书空间开展读书分享、读书沙龙活动;
(五)注重各类职工兴趣团队建设,支持、引导职工组建兴趣社团,开展社团活动。为各类职工社团提供经费、场地、设施设备及师资支持,带动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六)了解职工困难及职工家庭困难,建立有效的救助帮扶长效机制。送温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并不断探索和实践救助帮扶新机制,工作有成效,困难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
(七)重视职工心理健康,了解职工队伍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开展心理培训、讲座,如遇特殊变故,在保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