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docx

上传人:飞行的大米 2023/3/1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是由【飞行的大米】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特别有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次他在孔子身旁侍坐,孔子就问他:“从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品德,
精要奇妙的理论,用来教育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平共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
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理解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
的道理,于是马上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顺敬地回答
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特别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教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讨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敬。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代传诵,好多人都向他学****br/>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干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当官,持续修业。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出名誉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定人。他们的学说为此后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敬慕二程的学问,投靠洛阳程颢门下,拜师修业,4年后程颢逝世,又持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勤苦学****一天,大雪纷飞,
天寒地冻,杨时遇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凛的北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起前去老师家讨教。当他到达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
不忍打扰,怕影响老师歇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待。当老师一觉悟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此后,“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模范。
张良拜师
1/5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先人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发奋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遇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空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漫步,遇到一个老人,衣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成心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而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
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
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哈哈地走
了。张良向来用诧异的眼光凝视着他的去处。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转身
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育成才的。5天此后的清晨,天一亮,就到
这里来同我见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每日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
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边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此后的第五天清晨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开了。到第五天清晨,鸡一叫,张
良就赶去,但是那老人又等在那边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边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子夜就赶到桥
上,等了许久,那老人也来了,他快乐地说:“这样才好。”而后他取出一本书
来,指着说道:“仔细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局势有变,你就会起家了。此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边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清晨天亮时,张良取出那本书来一看,本来是《太公兵法》(辅助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爱惜它,常常熟读,频频地学****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齐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
带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克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下。此后张良依据《太公兵法》常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以为很好,常常采纳他的计策,此后成了刘邦运筹决胜,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一直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跟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真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瑰宝供奉起来,准时祭祀。张良死后,家眷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2/5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代。当时,云南一少量民族的领袖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护,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经过沔阳河时,好意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
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
足捶胸,号啕大哭。跟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实用,仍是想一想挽救
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好这样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会唐太宗,并献上礼品。唐太宗见是一个雅致的绸缎
小包,便令人翻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代,山高路程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义重,千
里送鹅毛。”唐太宗无缘无故,缅伯高随即讲失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难得!难能难得!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这个故事表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难得美德。今日,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品单薄,但情义却异样浓重。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悉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去周代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感觉这是个向周代守藏史老子讨教“礼法”学问的好时机,于是征得鲁昭公的赞同后,与宫敬叔同行。抵达京都的次日,孔子便徒步前去守藏史府去拜访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闻举世闻名的孔丘前来讨教,赶快放下手中刀笔,整改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猜想即是老子,急趋势前,恭恭顺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
答:“我学问浅陋,对古代的,礼法?全无所闻,专门向老师讨教。”老子见孔子这样恳切,便详尽地抒发了自己的看法。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恳求他解说老子的学问。孔子说:“老子博学多才,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的确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誉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能够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能够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3/5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高飞的鸟儿我能够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可以够知道它是怎样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此后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身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
样,倾听老师的赐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患病,明帝就派人专门慰劳,甚至亲身登门探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去,以表敬爱。进门后,常常拉着
老师枯瘦的手,静静垂泪,许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这样,因此“诸候、将军、医生问疾者,不敢复搭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逝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身临丧送葬,并将其儿女作了妥当安排
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代。当时,云南一少量民族的领袖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护,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经过沔阳河时,好意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
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
足捶胸,号啕大哭。跟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实用,仍是想一想挽救
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好这样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会唐太宗,并献上礼品。唐太宗见是一个雅致的绸缎
小包,便令人翻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代,山高路程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义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无缘无故,缅伯高随即讲失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难得!难能难得!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这个故事表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难得美德。今日,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品单薄,但情义却异样浓重。
孔融让梨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4/5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尊崇。据史册记录,孔融幼时不只特别聪慧,并且仍是一个着重兄弟之礼、互帮友善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老是拿一个最小的梨
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何老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
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当吃小的,大的仍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龄就懂得兄弟姐妹互相礼让、互相帮助、团结友善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觉欣喜。
此后,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善的模范。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5/5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