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心理学笔记(6)—— 普通心理学.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学笔记(6)—— 普通心理学.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学笔记(6)—— 普通心理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学笔记(6)——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笔记(6)——普通心理学(2010-02-03 23:51:30)
转载
标签: 分类:好好学****天天向上!
心理学笔记
知觉
教育
知觉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1.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综合的、整体的认识。
2.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是多个分析器共同、联合工作的结果,而且知觉有主观经验的参与。
3.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
不一样的。觉察一个物体比较容易,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较长。
4. 知觉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从知觉开始,进入了正式的心理现象的范畴。
5. 知觉的特征
a) 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当作知觉对象的事物反映得比较清晰,当作知觉背景的事物反映得比较模糊。
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
例:课堂上老师的声音和其它周围的声音,学生把老师的声音作为注意的对象和知觉的对象。(开小差时,其它声音可能就成了知觉的对象。)
例:黑白颜色的两歧图形,注意对象为白色时,看出的是一个图形;注意对象是黑色时,看出的又是另外一个图形。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b) 整体性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对个别成分的知觉,依赖于事物的整体。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人的主观经验(知识经验)参与知觉的形成。
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例:例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由于对整个文句的感知,有时难以发现句中个别漏字或误写的字词,这就是由于整体知觉抑制了个别成分的知觉。
所以,以前校对《毛选》等著作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后往前倒着校对,这样避免了知觉整体性的干扰。
c) 理解性
人的知觉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理解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知觉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当前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Zby:博学多才、见多识广,使人们的感知、理解能力增强许多;可有时候,“学富五车”也使人思考的太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了。
d) 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了它的稳定性。
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听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是视觉线索。
视觉线索是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明条件的信息。
现代的机器人有“视觉”可以看,有“听觉”可以听,但它们没有知觉的恒常性。因此,当观察条件明显变化时,机器人就难以执行自己原来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