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ocx

上传人:zkusha 2023/3/19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是由【zkus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摘要:文学作品的语言翻译是一项跨文化语言的活动。由于源语语言和目的语语言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别,导致在翻译时常常出现误译,这种误译又有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之分。语言翻译工作对于不同文化间传播和交流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要做好对语言翻译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就通过对文化图示下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的研究作为出发点,探讨关于对文化图示的解读。
关键字:文化图示翻译文化因素文学作品
引言
从翻译的角度来看,诠释就是翻译者在源语文字的基础上对源语文字中包含的文化信息尤其是文化差异不断进行演变、理解、变通的过程。翻译工作中又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文化因素翻译的研究工作。
一、文化因素诠释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所谓“文化诠释”是指: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就是语言翻译工作者通过对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处理表达的一个过程,翻译诠释的结果有好坏之分,好的诠释结果重视的是源语本意中的推究、解释、变通。而不好的诠释,就是对源语本意的不精确诠释,是对源语本意的曲解、歪曲和篡改等。诠释的目的是理解作品原意;理解作者意图;读者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必要发挥。
(一)文化因素诠释的重要性
语言的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对表层从词汇意思的转换,它是两种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移植,其涉及到了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不同人种之间既具有最基本的相同性,同时在较高的层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表现在文化上。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文化总是给翻译者带来诸多的问题,因此,在翻译时就要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文化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文化诠释的应用显得必不可少。
(二)文化诠释的功能性
文化诠释不仅让源语的概念和功能得以重现,更重要的是其可以使审美、思维方式和文化形态发生一定的转换或再现。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社会生活和****俗等。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有着天壤之别,即便如此,不同的文化间还是需要交流与沟通,这时候文化诠释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文化诠释的功能就是要满足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文化图式及文化图式与翻译的关系解读
(一)文化图式的解读
关于“图式”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的哲学著作中,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引入认知学的范畴。此后人们不断对图式进行定义: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并且人们利用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图式的存在及其对理解与记忆的重要作用。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现代图式理论开始产生,此时人们将图式定义为: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能力的砌块。所谓图式就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知识的一种组成形式,是人们通过经验把已经存在的文化知识进行组织的组织模式,其可以利用感知来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也就是说图式既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它是人们理解和认知事物的基础。
(二)文化图式与翻译的关系解读
从图示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将翻译理解为“图式翻译”。换句话说,翻译的本质就是将源语图式转换成目的语图式的一种过程。在人类历史中,文学的翻译目的就是引进异域文化,促进世界文化间的交流。这对文学文本的翻译来说,不仅是简单地对语言图式进行翻译和转换,更重要的是对文化图式的翻译和转换。根据源语文化图式与目的语文化图式的区别,在文化图式的翻译和转换中,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图式对应、图式冲突、图式空缺,其中图式对应是文学翻译中最为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应对的情况,指翻译者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同源语对应的文化图式,然后再用目的语中的文化图式准确地表达出源语中的意思和文化信息。
三、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的策略
(一)以《牡丹亭》为例的翻译策略
《牡丹亭》中蕴含着异常丰富的中华汉文化意义,对其中富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专有词来说,传统的做法是借助脚注。本文以汪先生的译本为基础进行研究。因为汉字的表意功能使得其在翻译成英语时,存在着巨大的困难,汪先生采用增益法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对于蕴于汉字中的幽默、讽刺等内涵的汉语读者容易理解,若是直接翻译的话就不能使外语读者拥有同样的感受,因此汪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果断地采用了增益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让翻译出的外语版《牡丹亭》更加容易被外语读者所理解。
在《牡丹亭》第二出《言怀》中,汪先生将“必须坎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的“蟾宫桂”直接翻译成了古希腊人用来编成桂冠,授予竞赛中优胜者的月桂树叶,在汉语的文化图式里就是指古代才子通过了科举考试。汪先生的这种直译法使外语读者准确地理解了原文中的文化含义,恰当地传达出了原文的意思。在第二十六出《玩真》中,“[啼莺序]小生带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这里的望梅止渴是一个典故,对于外语读者来说并不容易理解,于是汪先生运用直译法进行翻译,激发出英语读者相同的文化图式,从而真正达到文化意义的传达。
在翻译中,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且省去后并不影响读者理解的信息,翻译者可以适当采用省略的方法。如在第十处《惊梦》,“[旦长叹介]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这里的南柯一梦是一个经典的汉语典故,对于外语读者来讲很难联想到相关的图式来理解,而汪先生在翻译时省略了对典故的翻译解释,但是同样也能激发出外语读者相同的图式。
(二)以《红楼梦》为例谈翻译策略
文化图式冲突指的是源语作者对认知语境中的相关文化图式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文化图式的不同所造成的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翻译者就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认可程度,在翻译的过程中故意改变源语作品中的语言表现形式。
如在翻译名著《红楼梦》时,英国的作家们为了避免“红”字所带来的文化间的歧义,就没有采取直译的方式。在欧美文化中,红色代表的是战争、流血、危险、暴力等富含贬义意味的色彩,而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却代表了喜庆、欢乐等褒义色彩的意义。可以看出,尽管英语中的“红”与汉语中的“红”的语言图式是一样的,但是它们之间的文化图式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冲突。在对《红楼梦》中“红”字的翻译中,大量地采用了西方文化中文化图式相近的“绿”来替代,如将贾宝玉所居住的***翻译成“怡绿院”,将贾宝玉的别号“怡红公子”翻译成“怡绿公子”等。
文化图式冲突是文学翻译中常见的现象,如何将文学作品恰到好处地翻译出来是翻译界的一大难题。文学作品的翻译目的就是为了引进异域文化,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并不是在翻译中一味地采取躲避策略或张冠李戴的方式,而是应当尽量采用直译加注、省略等方式忠实于原文的表现形式。
文化图式空缺是指源语作者中对认知语境的相关文化图式在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不存在。如,汉语中的“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会让外语读者不知所云,因为他们的文化图式中不存在相关的意识,处于空缺的状态。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翻译者经常会遇到类似文化图式空缺的现状。某些翻译者为了节约时间不负责任,害怕过多的注解会造成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障碍而采取了过度化的翻译策略。
如在《红楼梦》中将“如来佛”翻译为“耶稣”,将原著中的“阿弥陀佛”全部翻译成了耶稣的名字。因为在欧美国家中没有佛教的信仰,因此与佛教相关的认知图式在欧美国家处于空缺的状态。文化图式空缺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翻译者要采取适当的翻译方式进行翻译工作,在翻译中适当地采取音译加注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三)以《阿Q正传》为例谈翻译策略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常常会遇到言简意赅的词汇,这些词汇体现了相应民族的特色。中国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是没有的,如“唱红脸”“老油条”“耍花枪”“拍马屁”等,而英语中的某些独特说法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如此看来,这一类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时要兼顾其中的文化特色。
如在《阿Q正传》中提到的“洋钱”“大襟”“顶子”“翰林”等词汇就包含了中国特定时期才有的意义和概念。在翻译者的翻译中,有的直接将洋钱翻译成了英语中美元的意思,这确实是表达了其“外币”的含义,可是却无法突出它的时代特征且无法同当今的美元概念区分开来。“大襟”是中国服装文化中特有一种服饰样式,其是纽扣偏在一侧的中式上衣的前面部分,如若是如此直接翻译成英语未免太过冗长,也显拗口。因此在翻译时就要学会变通和借鉴,简单地将其翻译成“胸前”这一核心意思,让外语读者一目了然。
四、结语
文化图式下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是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图式和阅读期待,避免产生不同文化间的冲突而采取各种有效和科学的翻译方式。因此,为了利于源语文化图式在目的语读者中的传播,做好文化间的传播、交流与沟通工作就必须要做好翻译工作。
:
[1]张柏然,:传统的定位与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巴斯内特文化翻译理论下的诗歌翻译理念与策略[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
[3]姚瑶・从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意识文化信息的传译[D].苏州大学,2004.
[4][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
[5][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