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1772186**** 2023/3/19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吴、()
,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孔子却“有教无类”,不但将包括周礼在内的礼乐文化传播给社会上的各个阶层,而且主张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道:“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像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春秋时期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战国时期的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材料中所说的道家思想()
,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
A.***“仁政”,富国强兵的要求
.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无为而治”
.东汉后期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被视为通例,()
.?后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时“诸曹侍中以上”往往“私贩”,,当时的御史大夫,也是汉代的大学人贡禹向朝廷奏请:“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不)得私贩卖”.这反映出当时()

.?汉书?记载:“武帝时柏至侯许昌、平棘侯薛泽、武强侯庄青翟、商陵侯赵周,皆以列侯继踵,龊龊(谨小慎微的样子)廉谨,为丞相备员(凑足人数,充数)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着于世者.”造成这些丞相“备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C.“推恩令”、赏罚、司法、,、领兵之权,()
?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获得的情报()
,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但最终能灭掉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二、非选择题(12分)传国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遂自行刻之,,,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
问题:(1)秦统一六国后确立的中央官制与地方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4分)
(3)魏、蜀、吴三国竭力想获得的“传国玺”象征什么?(4分)(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便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购”(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宋华督杀荡公,晋曲沃伯杀哀侯又杀小子侯、陈桓公弟杀太子兔代立、卫国驱逐惠公、,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爱人”,,受到各国的款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6分)(14分)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般通史的写法偏重于政治史,但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文明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文明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不平衡,在综合考察的同时还必须有重点,重点就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依然演出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孙家洲?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
(1),列举该时期的标志性文明成果.(6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以董仲舒为例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8分)
月考答案
C材料中“从图腾神崇拜到自然神崇拜再到血缘祖先崇拜”说明商朝的宗教意识逐渐从自然转移到人,体现出人本意识逐渐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宗教信仰主题的变化,不是说明宗教信仰逐步确立,故A项错误;商代统治方式是实行王权和神权结合,材料并没有说明王权统治的神秘性,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宗教观念在商代逐渐变化,并不是说明宗教观念的制度化,故D项错误.
C材料体现中原诸侯国争霸和少数民族政权与诸侯争霸,体现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故选C项;周王室尚未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春秋时宗法分封遭到破坏,排除B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实现局部统一,排除D项.
C材料中说明最初周礼只施行于贵族阶层,而孔子将礼乐文化传播到各个阶层,主张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故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错误;B、D两项都不是实行礼制的主要目的,错误.
C从题目关键词“商汤前后”“民族并立”“地位是平等”可知相互之间并立平等关系,“周公东征”“创立分封制”“君臣上下隶属”逐渐形成,可知此时形成了君臣上下隶属关系,相比较商汤前后并立平等关系,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故C项正确;夏就是第一个国家,在周王东征以前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分封制只是形成君臣上下隶属关系,层层分封,无法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主要依靠宗法制来维护统治秩序,故B项错误;世袭制从夏朝开始,故D项错误.
B材料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有利于当代建立绿色美好的家园,故B项正确;材料呈现了自春秋至战国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于人与自然、天人关系的描述和认识,两者都突出了人对自然的顺应与和谐,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与宗法制对人性的束缚与否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至于古人在当时是否已经注意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道家的思想主张涉及诸多方面,材料无法体现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诉求,故D项错误.
D***地位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妇女的地位明显下降,***日趋平等的现实与史实不符,材料也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人口与资源协调发展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仁政”思想在战国时期没有被接受,因为它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据材料越国的人口政策是为了增加人口总量,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故D项正确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汉代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自耕农经济得以发展,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属于政策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西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D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举荐秀孝,都必须考虑和依据乡论,而主持乡里清议即操纵乡论的,,故D项正确;大姓冠族凭借门第长期把持的是地方政权,不是中央政权,故A项错误;东汉时期贵族政治显然属于不健康的官僚体制,没有较强生命力,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B从题干可知,西汉元帝时官员们大都做起生意,贡禹向朝廷奏请,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不得从事商业,这与自汉武帝时期实行的专卖制度不符合,争夺国家利益,不利于维护统治,故选B项;此处看不出“重农”政策的实施,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不得从事商业是抑商政策的表现,故A项错误;此时是西汉元帝时期,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始终占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是在宋朝时,故D项错误.
B汉武帝时,行政中枢机构是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随着内外朝制度的建立,“外朝”官员逐渐淡出决策权,退居执行者,这是当时丞相缺少建树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几位丞相”皆以列侯继踵”,与察举制无关,故排除A项;“推恩令”针对的是地方权力而不是相权,故排除C项;外儒内法与相权的削弱无必然关系,故排除D项D材料叙述的是郡守权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不仅拥有财权,东汉时还拥有兵权,这使地方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故D项正确;专制皇权并未削弱,排除A项;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变化创新,而题干材料是用东汉与秦西汉对比,排除B项;汉代时郡县制只是出现破坏的隐患,但还没破坏,排除C项.
C由材料“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可知推动汉朝向西部疆土的开拓,故选C项;材料强调做出开拓疆土的决定而非对西域的管理和控制,排除A项;材料强调张骞出使西域的情报促使汉朝做出开拓疆土的决定而非扩大版图,排除
B项;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材料强调汉朝开拓疆土的决定而非丝织业发展,排除D项.
B秦灭六国主要在国力的较量,故B项与题意相符,A、C、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答案为B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A秦朝郡县长官任免方式是皇帝任命,而贵族政治则是血缘传承,故A项正确;皇权的至高无上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郡县制是地方制度,向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疆域规模的扩大是推行郡县制度的因素,但是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无关,故D项错误.
D由“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由于受血缘亲疏的影响,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强调的中心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故A、C两项错误.
答案:(1)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4分)
(2)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4分)
(3)皇帝权力;正统地位.(4分)(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6分)
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4分)
(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8分)
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8分)(1)物质文明: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精神文明:百家争鸣,私学出现,?诗经?、楚辞的出现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建立.(必须从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三个角度作答)(6分)
(2)观点:秦汉士人在面对政治权势时,虽然流露出一定的怯懦和奴性,但其思想依然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2分)
论证:汉武帝时期,、天人感应等思想,并主张以文化的“一统”巩固政治的“一统”.这些思想和主张,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其限制君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主观努力.(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