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doc

上传人:智通 2023/3/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是由【智通】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马广博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但还面临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本科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高校有意细化专业、社会需求作为本科专业设置导向失效等问题。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对策措施予以解决:科学合并本科专业,拓宽专业范围,严控目录外专业;以立法或法规的形式禁止高校的细化专业行为;本科专业设置以追求智慧与真理为主,兼顾社会和经济需求。
关键词:本科专业设置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10-02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一过渡过程中,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卫生等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也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2010年第15期的《科学新闻》杂志刊登了对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的专访。张司长说:“我们正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修订的目录使用了12年,已经到了必须进行修订的时候了。”笔者以1998年教育部对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为基础,分析我国当前本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为我国本科专业的设置提供参考。
一、我国本科专业设置状况
1998年,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对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全面修订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即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也即是现在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专业目录新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共11个学科门类,11个学科门类下共分为71个学科类别,共设置249个本科专业;在目录之外,还设有九个工科引导性专业,281个目录外专业(含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本科专业总数为539个,如表1所示。
二、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目前,我国本科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高校有意细化专业,社会需求作为本科专业设置导向失效等问题。
,专业范围较窄。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但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这次设置调整从表面上看将原来504个本科专业减少至249个,缩减了255个本科专业,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这仅仅指的是目录内专业,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我国本科专业还设有工科引导性专业和目录外专业(含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共290个,与目录内专业合计,共有539个本科专业。与原来调整前的504个本科专业相比,专业个数总量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共增加35个专业。原来不少目录内的专业,被转变为目录外专业。各专业的专业划分过细和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没有得到太多改善。
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历史方面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进行的。从1952年至1957年,我国共有11种学科门类,323种专业。从1958年至1965年,专业数量由323种增加到627种。1980年,我国675所高等学校共设置专业1039种。1987年底国家颁布了修订后的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种数由原来的1343种减少到671种。1993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学科划分为10个门类,下设71个二级学科门类,专业种数也从671种减少到504种。1998年原国家教委再次对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修改,设定的本科专业数量为539种(含目录外专业和工科引导性专业)。如表2所示。
从这一历史过程看,我国的本科专业设置数量经历了一个先是不断增长,而后又减少的过程。改革开放开始后的前十年间我国本科专业数量设置最多,我国以后的本科专业设置对这一时期的局面产生了重要的路径依赖。
。一般说来,招生规模与专业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一个学校本科专业越多,其招生规模一般越大。1999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一步步走向大众教育的轨道,许多高校纷纷扩大自己的本科生招生规模。当前,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拨款,这一渠道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每年的变化不大;另一个渠道是学费收入,学费收入的多少与学校的招生规模直接相关。学校招生规模大,学费收入就高,否则,学费收入就少。从学校经费来源的角度考虑,高校要想增加办学经费,采取第二个渠道比第一个渠道更具有能动性和积极性,实践中也更为可行,所以高校很愿意通过扩招来增加办学经费。但是,各个高校的招生规模最终确定权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不能随意扩大招生规模。各个高校在专业数目一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细化专业方向来变相增加专业从而争取获得更多的计划招生数。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招生时设定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我国某高校的招生专业介绍中有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1),同时又有经济学(公司经济)(专业代码:020101);有金融工程(专业代码:020109W),同时又有金融工程(金融资产定价)(专业代码:020109)。这样的招生专业设置明显有通过细化专业设置来扩大招生的嫌疑。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在本科专业设置中这一导向很可能失去作用,无法发挥效力。它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难以关联。目前,反映社会对本科生需求的指标主要为毕业生就业率,但“毕业生就业率”难以有效反映社会需求。个别高校为了不影响已有的招生规模和扩大招生规模,往往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中注入水分,从面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就业率的计算口径如何确定也是问题。例如,到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就业的毕业生能否算入本专业的就业率?考上研究生和成功申请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已改换专业)能否算入本专业的就业率?只与人才交流中心签订档案保管和挂靠户籍协议而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能否算入就业率等。当前,这些无疑都算入了本专业的就业率。所以,就业率难以反映社会需求,社会需求难以作为本科专业设置导向。另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主体和统计时间也存在很大争议。所以,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这一媒介来建立社会需求与专业设置的关联,其有效性值得怀疑。(2)专业设置难以赶上社会变化。本科招生专业由教育部统一设置,每设置一次都要经历几年或十几年才再次进行修改,然后各个高校再按修改后的专业招生,学生再经历学校几年的本科教育,才能最终进入预定的职业。我们不难发现,从教育部门的专业设置到学生毕业工作,这中间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周期。由于我国普遍存在本科专业设置较细,专业领域较窄,在每次专业调整设置后,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专业领域变得更加窄小,甚至于失去作为一个专业存在的意义。所以,专业设置的变化难以赶上社会的变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本科专业,将会导致专业设置总是滞后于社会需求,总是比社会需求慢半拍或慢更多。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以社会需求作为本科专业设置导向很容易失去有效性,以社会需求作为专业设置导向在实践中缺乏可行性。
三、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的以上问题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对策措施予以解决:
,拓宽专业范围,严控目录外专业。依循“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针,通过专门的专业设置立项研究,在对社会、学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合并部分交叉重叠部分较多的本科专业,拓宽保留专业的专业范围,严格控制目录外专业的数量和设置,摒弃传统中的错误观念,从总体上优化本科专业的设置。
。各个高校为了追求办学经费的增长而细化专业的倾向应予以严格控制,这一控制可以通过行政法规的方式予以规定。当前,教育部应该以文件或通知的方式禁止各个高校对本科专业的细化,对各个高校在招生时细化专业的招生计划应给予否决,从而有效控制高校本科专业被细化的现象。
,兼顾社会和经济需求。大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追求智慧与真理,培养富有思想和价值理念的学生。这一目标在本科专业设置中也应体现出来,本科专业设置应以学生更多地掌握智慧与真理为主导,同时兼顾社会和经济需求。大学生的生存问题应该不成为问题,只要有劳动能力,一个人即使不接受大学教育也能在社会很好地生存。为了能使学生毕业后更好的生存和自立,更快捷地适应社会,本科专业设置在坚持以追求智慧与真理为主要原则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和经济的需求。
智慧与真理就好比高速公路,大学就是要帮助学生高质量地打造他人生的“高速公路”,社会和经济需求就好比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社会和经济需求在不断地调整变化,“汽车”在不断地升级更新,但大学里培养的知识和能力――“高速公路”能让他很顺利地紧跟、适应和引导这种升级和更新。
参考文献:
[S],1998
[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N].人民日报,
[J].科学新闻,2010(15)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M].天津:天津***,2008
:Access,Equity,Quality,AndAccountabilityInHigherEducation[J].NewDirectionsforInstitutionalResearch,Winter2008Supplement.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责编:吕尚)
373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