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住儿 2023/3/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是由【住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智库评价是促进智库建设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高校智库评价还不成熟,存在认知不高、评价主体缺失、指标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提高高校智库评价的认识,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评价制度等手段,可以优化我国高校智库評价体系,促进高校智库快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高校智库;智库建设;评价
中图分类号:C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4-0047-05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作为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共建起1000余家。但在2019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组(TTCSP)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中,全球高校智库百强榜我国只上榜6家。这说明我国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校智库数量还很少,新型高校智库在发展中面临着同质化程度高、发展不均衡、影响力不够等一系列问题。智库评价是被国外智库发展经验证明了的,能够破解智库发展难题的有效手段,科学、合理的高校智库评价,能够促进高校智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因此,构建一套完备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1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高校智库评价是指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建设的整体情况、学术影响、社会影响、政策影响、媒体影响和国际影响等方面的综合评判,是对高校智库生存发展环境的整体考量。[1]高校智库评价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智库评价呈现主体多元化趋势。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高校智库评价方有政府部门、独立第三方机构、高校研究机构,也有一些地方的社科院、学术部门,甚至包括一些主流媒体。
(2)高校智库评价的客体明确。评价的对象是建立在高校内的,拥有丰富人才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大学智库,这与社会智库有着明显的区别。
(3)高校智库评价的意义重大。通过高校智库评价,可以全面把握高校智库整体建设和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2高校智库评价的流程
高校智库评价的流程基本可以概括为:明确评价范围、确定评价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形成评价结果四个阶段。

主要是指明确高校智库评价对象的范围。一是地域范围,全国性或区域性;二是级别范围,“双一流”高校中的研究机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协同创新中心或其他大学智库。同时,还需要对范围内的智库机构进行筛查,剔除非智库形态和非活跃状态的智库机构。明确评价范围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确保评价数据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尽量覆盖评价范围内的所有机构;另一方面是保证评价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确保所评价的高校智库是“实至名归”、有实际产出的机构。

主要是确定高校智库评价所采用的方式。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评价方法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所谓智库评价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建立智库数据库,设计调研问卷,构建计量指标体系等方式对高校智库进行量化研究[2]。如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拉伯(2000)采用智库的被采访数评价智库影响力,加拿大学者埃布尔森(2002)利用主要媒体引用率、出席国会的次数来评价智库,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麦甘教授的全球智库调查项目。所谓智库评价定性研究,是对一些关系智库影响、名誉等难以量化的信息,通过专家访谈、打分等主观评价方式进行的质化研究。麦甘教授在1995年就曾使用定性分析法来评价智库,并将其研究成果收录到《公共政策研究界的资金、学者和影响力竞争》一书中。

是指采用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对高校智库进行评价。不同的评价方式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国内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大多是从影响智库发展的人才队伍、组织规划、产出成果、经费投入、媒体关注、网络建设、社会责任、国际声誉等方面进行测度。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就从吸引力、影响力、管理力三个维度五个指标对智库进行评价;MRPA智库测评以治理结构、智库资源、智库成果、智库活动等四个指标进行智库效能测评。

高校智库评价机构通常以成果发布会、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布评价研究报告。其中,最终的核心成果就是发布高校智库排行榜。高校智库排行榜一般以多等次、多类型的排行方式呈现。如高校智库30强、高校智库百强榜、高校智库专业影响力排行榜、高校智库系统影响力排行榜等。
3高校智库评价的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智库评价报告分别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2007年起,每年1次)、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的《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2013年起,每年1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全球智库评价报告》(2015年发布),以及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发布的《CTTI来源智库报告》(2016年起,每年1次)。
宾夕法尼亚大学项目组的《全球智库报告》是全球影响最广泛的智库报告。项目主持人麦甘教授采用资源“投入-产出”的逻辑框架,对全球6000多家智库展开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评估,如智库领导层的质量和责任心、研究和分析的质量与信誉、学术表现和声誉等。报告每年发布排名榜单50多份,与高校智库直接相关的是全球高校智库百强榜。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中国智库报告》是中国首份智库排名研究报告。该报告以国内400多家活跃智库为评价对象(高校智库149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议法开展研究。问卷调查法依靠主观排序,专家评议法则借鉴了一些智库的公开评价指标,如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等。[3]2018年该报告发布榜单29份,其中高校智库榜单2份。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智库评价报告》从影响力、管理力、吸引力三个层次对全球1781家智库开展综合评价。该报告只有一份全球智库综合评价百强榜单,没有高校智库类榜单。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课题组的《CTTI来源智库报告》是以中国智库索引中的来源智库为研究对象(2018年高校智库441家),借鉴麦甘教授的分析框架,以结果为导向,从智库治理结构、智库资源等方面开展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该报告将测评范围内的智库分为8大类,每类公布一个排名前列的榜单。同时,针对来源范围内的高校智库发布了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
上述几份报告均是综合类的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只占其中的个别榜单,并未开展专门研究或推出研究报告。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试图构建一套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视野和路向。该报告尝试构建了以“契合度”“活跃度”“贡献度”为核心的评价模型,从综合评分和单项评分两个层面,推出中国高校智库机构30强和百强排行榜,并对其中的30强和高端高校智库作了介绍。这是国内高校智库评价的新探索。
4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
虽然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对于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还是新生事物。尽管相关研究机构推出了一些评价报告,但还存在一些不成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里的认识不到位包含几个方面:一是智库评价研究机构对高校智库的认知不够,高校智库评价一般散落在综合性智库评价研究中,如《全球智库报告》和《中国智库报告》,缺乏专门系统的评价研究和排名分析。二是高校自身对高校智库评价的认可度不同,对于不同评价体系下的高校智库排行榜,一些高校智库持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总体来说,越是高端的高校智库对自身的排位越关注,对排名的上下浮动越在意。三是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不多。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依据,经检索,2010-2018年间“智库评价”类文章共36篇,“高校智库评价”类文章仅6篇。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主体还较为单一,较权威的智库评价报告多出自社科院性质的官方评价机构,国内仅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以独立主体身份发布研究报告,其他高校难觅身影,在高校智库评价中缺位。相较之下,国外优质的智库评价机构则大多是著名高校智库,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组。而且,部分评价主体在评价中未能合理区分高校与高校智库。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就曾只针对高校进行排名,以此来代替高校智库的排名。事实上,高校与高校智库截然不同,发展不可同日而语,某一高校的整体水平并不能代表高校智库的发展水平。高校智库评价涉及到高校智库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同高校智库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各不相同,因此,只有引入多元评价主体才能平衡各高校智庫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目前,多数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重点在于构建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发布评价报告和排名榜。指标体系不同,其分析结构、评价过程、产出的高校智库排名也就不同。首先,主流的智库评价报告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虽然列举出了智库评价指标的类别和内容,但其主观性评价指标较多,且存在一定的重复,加之未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说明,因此,该报告排名结果缺乏客观性。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智库报告》的部分指标参考了其他智库的公开指标,侧重于计量分析,忽视了对智库产出成果质量的评估。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的《CTTI来源智库报告》侧重于学术成果的产出分析,且该指标体系需要CTTI数据平台的支撑,离开该平台的数据源,该指标体系可能无法成立或无法产出理想的结果。[4]中国社会科学院《全球智库评价报告》同样没有公布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依据,并且其评价指标有待业界的认同。其次,我国高校智库评价在评价指标的选用上原创的较少,借鉴的较多,未考虑国内高校智库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如我国高校智库网站大多挂靠在高校网站下,一些高校智库网站的访问量不高,如果对网络媒体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评价结果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再次,我国高校智库评价定量研究相对缺乏。由于高校智库的定量研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还不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库评价指标的选取,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开展。

国内外对于高校智库评价结果以排名的形式展示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议。一些处于排名前列的高校智库,会通过媒体报道、网络发布等形式进行宣传,将其作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的工具;排名靠后的高校智库,有些会借机思考,正视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有些则质疑排名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将矛头指向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但是,纵观国内外的智库评价报告,无论是综合评价还是单项评价,智库排名只是整个评价报告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往往会详述此次评价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评价原则、评价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以及对智库排行榜的分析和解读。这些内容往往比最终的排名结果更具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但通常容易被高校智库机构和社会大众忽略,加之媒体****惯性地在报道中过度聚焦排名结果,致使高校智库对评价结果使用不科学。5高校智库评价的发展策略
,提高评价的针对性
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一方面能够提升社会对高校智库的认知,推动高校智库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高校智库优化资源,提高为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因此,构建中国特色高校智库评价体系,要从提高国家治理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5]要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社科〔2014〕1号)中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为指导,立足中国现实、反映中国国情、坚持中国标准,加快构建智库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中国高校智库建设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内外环境等因素,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指导高校智库评价。同时,要不断增强高校智库评价的国际话语权,在智库排名领域树立中国标准、发出中国声音。
,增强评价公信度
单一评价主体难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借鉴国外高校智库的评价经验,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模式。如日韩推行政府主导型智库评价模式,由政府牵头推动高校智库评价体系的构建;美国、德国引入智库所涉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辅助政府开展评价工作。我国高校智库评价要引入多方参与,探索建立高校智库同行评议机制和社会评价机制。首先,高校智库的成果一般以专业性的决策咨询报告或政策建议的形式出现,因此需要同行专家权威性的评定,以提高高校智库评价的可信度;其次,高校智库的成果具有服务性,有面向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也有面向社会的普及服务。因此,作为服务对象的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发挥作用,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