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月经病前后防治
月经前后诸症教案
一经行乳房胀痛
定义
每于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作胀,或乳头胀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者, 称为“经行乳房胀痛”。
特点
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而发。
病因病机
七情内伤肝失调达肝气郁结→肝经气血壅滞,乳络不畅
久病失血伤阴
素体肝肾不足肝肾不足肝肾亏虚→乳络失于濡养
诊断要点
病史:久病、不孕或七情内伤史。
临床表现: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痒疼痛,甚至不能触衣,经净后逐渐消失,连续两个周期以上。
检查:体格检查:乳房的检查
妇科检查:盆腔器官无异常
辅助检查:B超或红外线扫描排除乳房实质性肿块所致的乳房胀痛。鉴别诊断
排除“乳腺增生症”“乳房恶性病变”
1 、乳癖(乳腺腺病、乳腺增生症)
2 、乳岩(乳癌)
辨证论治
辨乳房胀痛的发病时间、性质、程度,结合伴随症状和舌脉来分虚实虚:痛于行经之后,按之乳房柔软无块
实:痛于经前,乳房按之胀满,触之即痛。
治疗大法:疏肝养肝,通络止痛
实:疏肝理气通络,常于经前开始用药
虚:滋养肾肝,并注意平时调治。
1 肝气郁结
主症:经前或行经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则通不可触衣。+经行不畅,血色黯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治法:舒肝理气,和胃通络
方药:逍遥散(方见月经先后无定期)加麦芽、青皮、鸡内金肝郁化热者用丹栀逍遥散
2 肝肾亏虚
主症:经行或经后两乳作胀作痛,乳房按之柔软无块,月经量少,色淡。+两目干涩,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和胃通络。
方药: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内金
1
沙参麦冬当归生地川楝子枸杞子
预防与调摄
1·调情志,避免忧思恚怒。
2·饮食以清淡、富于营养为主,禁嗜辛辣助阳之品及烟酒。
3·肝气郁结者宜于经前、乳房胀痛前予以治疗,肝肾亏虚者宜于平时调养。
4·若久治不愈,并可触及肿块者,或乳头有溢液或溢血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应定期检查,及早防治。
二经行头痛
定义
每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经后辄止者,称为经行头痛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是脏腑气血失调为病
肝火——情志内伤,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血瘀——瘀血内阻,络脉不通;
血虚——素体血虚,经行时阴血更不足,脑失所养。
诊断要点
病史:有久病体虚精神过渡刺激史
临床表现:每逢月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明显的头痛,周期性反复发作,经后辄自止。疼痛的部位或在巅顶,或在头部一侧,或两侧太阳穴;疼痛的性质有掣痛刺痛胀痛绵绵作痛,严重时剧痛难忍。
检查: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CT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
辨证论治
辨虚实:根据疼痛时间、疼痛性质
治疗大法:调理气血,通经活络。
1·肝火
主证:经行头痛,或巅顶痛,头晕目眩,月经量稍多,色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平肝熄风
方药:羚角钩藤汤(《重定通俗伤寒论》)
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贝母竹茹生地白芍茯神甘草
2·血瘀
主证:经前、经期头痛剧烈,痛如锥刺,经色紫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胸闷不舒;+舌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