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探析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与治理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析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与治理对策.doc

上传人:四玉辈 2023/3/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析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与治理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探析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与治理对策 】是由【四玉辈】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探析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与治理对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探析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与治理对策
樊珂【摘要】当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多,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建设。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解决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问题必须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利益驱动道德建设
会计信息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和分析后形成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信息。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也日趋加剧。2004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可谓触目惊心: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内控形同虚设。对注册会计师来说,违规审计虽然面临很大风险,但因监管力度严重不足,使得铤而走险的注册会计师仍然不断增多。因此,对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进行研究是颇为必要的。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
一、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益的驱动是会计造假的主要原因。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造假者往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利润分配方法,从而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准备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公司来讲,只要按照融资条件做出一份漂亮的报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中国第一蓝筹股”的神话,其停牌时的流通市值比1998年末增加了至少70亿元。另外,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也使造假者铤而走险,不顾后果。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原因,“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的现象屡见不鲜。某些企业的领导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考核指标,强令会计人员调整会计账目,虚列收支,假账真算或真账假算,借以骗取荣誉,捞取政治资本。可见,利益驱动是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产生的原动力。
第二,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也是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重要原因。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我国国有基层企业大都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中层管理人员由法人代表聘任。由于存在上述原因,约束了会计人员发挥会计监督作用,会计对领导的意图唯命是从,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从外部监督看,现阶段我国对企业的财务监督部门多,有财政、审计、税务、中央银行等部门,但执法主体不明,力度不够,惩治偏轻。另外,我国目前涉及会计信息方面的法律虽然很多,如《会计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但在会计工作中,依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收益大于成本,造假者就肯定会做出造假的选择。这就致使许多企业为谋取私利,使经营高于法律之上,助长了造假行为,造成知法犯法,使会计法律、法规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三,单位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也是致使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原因之一。一些单位负责人往往出于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授意会计人员违反法规,对会计资料进行粉饰、修正,做假账,导致收入、费用失真,用以表明其“业绩”,报喜不报忧。而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人的这种授意却是敢怒不敢言,对会计工作缺乏信心,认为反正不是自己的事,避之甚远,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另外,目前会计人员非专业化现象依然普遍,不少未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上岗。由于缺乏职业道德,只考虑自身眼前利益,与单位领导同流合污,只要是领导签字的单据,就予以放行,为领导进行违法乱纪充当“参谋、助手”,最终导致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
二、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治理对策
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经与国际全面接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也需要相应地不断提高。因此,治理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全方位、多方面采取措施,取保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
第一,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改变现行会计人员任命制为委派制,就是由所有者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摆脱与企业在利益和职业上的依附关系,解除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这样会计人员才能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能,保证国家利益不受侵犯,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都置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之中,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第二,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要治理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必须加强各项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建立、健全以会计法为核心,各项财务制度相互配套的会计法规体系。要实现财务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会计操作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企业会计造假几乎不消耗成本,只需要玩弄数字游戏,一方面,会计造假不能保证百分之百被发现,另一方面,即使被发现,被追究的代价也很小,而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却非常惊人。因此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第三,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单位领导者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主要原因,就是单位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单位负责人是企业虚假会计行为的直接责任人。为此,必须组织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认真学****会计法规,端正思想,明确责任,树立“信”则“立”的观念,在会计工作中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不贪不占、讲究信用,同时应守法、守约,以信为本。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抓好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使在岗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以法办事、爱岗敬业、搞好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内当家”,坚决杜绝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的现象发生。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故意性失真不单纯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蒙丽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2000.
[3],2000,(12).
[4],2001,(9).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
246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