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谈尿路感染病理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尿路感染病理知识.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0/10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尿路感染病理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尿路感染病理知识
摘要: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指伴有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尿路内大量致病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最多见的致病微生物是细菌,其次是真菌,其他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也可引起尿路感染。
关键词:尿路感染;类型;感染途径;治疗方法;易感因素
第一节尿路感染类型
临床上根据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明确其是否存在真性菌尿,有者称为尿路感染。有真性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菌尿;有真性菌尿同时又有临床症状者,称之为有症状尿路感染。
根据尿路感染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解剖的异常,尿路感染又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伴有尿路梗阻、尿流不畅、结石、尿路先天性畸形及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在其他慢性肾脏实质性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尿路感染,通常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单纯性尿路感染则无上述情况。
根据尿路感染是初发还是再发,分为初发性尿路感染和再发性尿路感染。再发性尿路感染又可分为复发和再感染。
第二节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
绝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95%。正常情况下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定居着少量细菌,如链球菌、乳酸菌、葡萄球菌和类白喉杆菌等,但不致病。某些因素如性生活、尿路梗阻、医源性操作、生殖器感染等可导致上行感染的发生。正常人,膀胱以上的尿路无细菌生长,后尿道也基本上是无菌的,但是前尿道和尿道口周围则有细菌寄生,因尿道黏膜本身有抵抗细菌侵袭的能力,且常有尿流冲洗,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致病。寄生细菌多来自粪便,女性也可来自阴道分泌物的污染。依据为:
(1)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多数为肠道内平时寄生的菌群;
(2)女性特别是已婚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很高,这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和阴道,易受粪便和阴道分泌物污染有关;而且女性尿道短而宽,细菌易进入膀胱,性交不仅可将前尿道口细菌挤入后尿道和膀胱,而且可以引起尿道损伤,便于细菌侵入,女性性交后,尤其是中老年女性,阴道酸性环境的变化,如行膀胱穿刺尿培养,多数能培养出与尿道口相同的寄生菌;
(3)尿路感染再发者,其尿道口周围的细菌较对照组多,且经常存在,其菌株与引起尿路感染者相同。所以认为尿路感染绝大多数是由细菌上行至肾盂,可从肾盂通过肾乳头的Bellini管,沿着集合管上行。由于肾髓质血流供应较少,加之高渗及含氨浓度高,影响了吞噬细胞和补体的活力,杀菌效果较差,所以细菌容易首先在肾髓质中繁殖,发生感染。
2血行感染
指病原菌通过血运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此种感染途径少见,不足3%。多发生于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白色念珠菌属等。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副鼻窦炎、牙周炎、疖疮等)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引起感染。大肠杆菌一般不引起血源性肾盂肾炎,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所致。另外,变形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和粪链球菌也偶可引起。
3直接感染
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发生感染时,如化脓性阑尾炎,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到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