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开心果 2023/3/2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料盘和料具均为镂空的矩形板状结构,料具是由若干正六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从而在料具上形成纵横交错的交汇点,其中,三根筋条绕同一交汇点呈圆周均布的交汇点称为正交汇点,剩余的交汇点为边交汇点,其中一部分正交汇点向上延伸构成零件安装轴,每个零件安装轴的外周均布有三个零件隔离轴,零件隔离轴由剩余的正交汇点和边交汇点向上延伸后形成,料具及料盘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工装支承轴,且料具上的工装支承轴高于零件安装轴和零件隔离轴,料具的底部设置有与工装支承轴数量相等、位置对应的插槽供工装支承轴的顶部插入。提高工装的容量,并减少工装的变形量。
【专利说明】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氮碳共渗的热处理工装。
【背景技术】
[0002]进行氮碳共渗热处理时,需要将零件置于工装上,用于保护零件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磕碰,并确保每个零件能充分吸收氨分解的氮离子。现有的工装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易变形、容量小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在保护零件相互之间不会发生磕碰,确保每个零件能充分吸收氨分解的氮离子的前提下,提高工装的容量,并减少工装的变形量。
[0004]为此,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包括料盘和若干料具,所述料盘与底层的料具,料具与料具之间通过插接而叠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和料具均为镂空的矩形板状结构,料具是由若干正六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从而在料具上形成纵横交错的交汇点,其中,三根筋条绕同一交汇点呈圆周均布的交汇点称为正交汇点,剩余的交汇点为边交汇点,其中一部分正交汇点向上延伸构成零件安装轴,每个零件安装轴的外周均布有三个零件隔离轴,所述零件隔离轴由剩余的正交汇点和边交汇点向上延伸后形成,所述料具及料盘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工装支承轴,且料具上的工装支承轴高于零件安装轴和零件隔离轴,料具的底部设置有与工装支承轴数量相等、位置对应的插槽供工装支承轴的顶部插入。
[0005]优选为,所述料具上的工装支承轴由对应位置处的零件安装轴向上延伸而成。即其中四个零件安装轴向上延伸后构成工装支承轴,同时充当零件安装轴和工装支承轴的作用。
[0006]进一步,所述插槽的深度不得小于工装支承轴长度的1/3,从而有效确保上下层之间不会发生侧翻。
[0007]所述料盘由等分的左、右两部分组成,中间通过螺杆连接,料盘上方重叠有两列左右布置的料具,增大工装容积的同时,减少料盘的变形量。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I)将工装分成料盘和料具,两者均为镂空的矩形板状结构,料具是由若干正六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使每块料具内部为蜂窝状,从而增大了工装的强度,保证工装不易变形;
[0010](2)每个零件安装轴的外周均布有三个零件隔离轴,将工装上的零件相互隔离开,防止氮碳共渗热处理过程中零件中间发生碰撞,结合正六边形框的镂空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进行零件布置,从而提高工装的容量;
[0011](3)料盘与底层的料具,相邻料具之间通过插槽和工装支承轴插接在一起,起到支承作用,同时还可防止上下层之间发生侧翻,隔离上下层零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料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的仰视图。
[0016]图5是图3的C部放大图。
[0017]图6是图5的D-D剖视图。
[0018]图7是图3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装,主要由料盘A和若干料具B组成。料盘A与底层的料具B,料具B与料具B之间通过插接而叠合在一起。料盘A位于最下方,料具B位于料盘A的上方。
[0021]结合图2、图3所示,料盘A和料具B均为镂空的矩形板状结构,其中料盘A既可以采用正四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也可以采用正六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且不限于正四边形框和正六边形框。
[0022]结合图3—一图7所示,料具B是由若干正六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在料具B上形成纵横交错的交汇点。由于整个料具B为矩形镂空板,因此边缘通过不完整的正六边形框补充而成。其上,既有三根筋条绕同一交汇点呈圆周均布的交汇点,在料具B的边缘上还有三根筋条绕同一交汇点不是呈圆周均布的交汇点,还有两根筋条交汇而成的交汇点。三根筋条绕同一交汇点呈圆周均布的交汇点称为正交汇点,剩余的交汇点为边交汇点,其中一部分正交汇点向上延伸构成零件安装轴
1,用于安装零件,每个零件安装轴I的外周均布有三个零件隔离轴2,零件隔离轴2由剩余的正交汇点和边交汇点向上延伸后形成。边交汇点向上延伸后形成的零件隔离轴2,主要是为了防止已装零件的侧滑和外界东西与零件的碰撞,正交汇点向上延伸后形成的零件隔离轴2,主要是防止已装零件的侧滑和零件之间的碰撞。
[0023]料具B及料盘A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工装支承轴3,且料具B上的工装支承轴3高于零件安装轴I和零件隔离轴2,料具B的底部设置有与工装支承轴3数量相等、位置对应的插槽4供工装支承轴3的顶部插入。
[0024]最好是,料具B上的工装支承轴3由对应位置处的零件安装轴I向上延伸而成。插槽4的深度不得小于工装支承轴3长度的1/3。料盘A由等分的左、右两部分组成,中间通过螺杆连接,料盘A上方重叠有两列左右布置的料具B。
[0025]图3中虚线圆表示零件安装后的效果图。
【权利要求】
,包括料盘(A)和若干料具(B),所述料盘(A)与底层的料具(B),料具⑶与料具⑶之间通过插接而叠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㈧和料具(B)均为镂空的矩形板状结构,料具(B)是由若干正六边形框连成的镂空板,从而在料具(B)上形成纵横交错的交汇点,其中,三根筋条绕同一交汇点呈圆周均布的交汇点称为正交汇点,剩余的交汇点为边交汇点,其中一部分正交汇点向上延伸构成零件安装轴
(I),每个零件安装轴(I)的外周均布有三个零件隔离轴(2),所述零件隔离轴(2)由剩余的正交汇点和边交汇点向上延伸后形成,所述料具(B)及料盘(A)上分别设置有四个呈矩形布置的工装支承轴(3),且料具(B)上的工装支承轴(3)高于零件安装轴(I)和零件隔离轴(2),料具(B)的底部设置有与工装支承轴(3)数量相等、位置对应的插槽(4)供工装支承轴(3)的顶部插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具(B)上的工装支承轴(3)由对应位置处的零件安装轴(I)向上延伸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4)的深度不得小于工装支承轴(3)长度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A)由等分的左、右两部分组成,中间通过螺杆连接,料盘(A)上方重叠有两列左右布置的料具(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