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抚仙湖的鱼.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抚仙湖的鱼.docx

上传人:mh900965 2017/10/1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抚仙湖的鱼.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抚仙湖的鱼
——关于1942年的《抚仙湖渔业调查》
 
“抚仙湖位于昆明之东南百余公里,与滇池以关岭相隔,登关岭之极峰,二湖在望。抚仙湖北部宽广,中间狭小,南部细长,全湖呈葫芦形,‥‥‥在湖之近南端,于水之中央有一小岛名孤山,昔日有庙宇在其上,香火甚盛,后毁于匪,今则仅余一片瓦砾。”
“抚仙湖之西南侧有海门河注入,河长约二里,与一小湖相通,名星云湖。海门河之中间有一观音祠,祠前有一碑名鱼界石,意谓此界石处为两湖鱼类往来之交界。抚仙湖之鱼不来星云湖,而星云湖之鱼亦不往抚仙湖也。查抚仙湖为砂石底,水清而深,而星云湖为泥质底,本浊而浅,抚仙湖天然条什适于青鱼与抗浪鱼之****性,而星云湖适于大头鱼、小白鱼之生活。两湖之环境不同,鱼类之****性亦异,故虽有河通连,两湖之鱼很少往来,所谓‘两湖相交,鱼不往来’,实天然环境使然也。”
如此优美的文字,不是出自哪位散文大家的手笔,而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张玺和鱼类学家成庆泰于1942年完成并发表在当年第十六期《旅行杂志》上的《抚仙湖渔业调查》,这篇论文也是国内最早对云南抚仙湖鱼类资源进行专业调查的文章之一,今天读来仍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抚仙湖是云南著名的三大湖泊之一,面积较其它二湖——滇池、洱海均小,但湖水最深,平均深度 87米,最深处为155米,是国内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水湖。抚仙湖也是云南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湖容量189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或6个洱海的容水量。抚仙湖水质清澈,风光旖旎,历来是云南人消暑度假的好地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写道:“滇山唯多土,故多涌流成海,而流多混浊,唯抚仙湖最清。”另一位著名诗人杨升庵则留下“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图画胜西湖”的诗句。抚仙湖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唐樊绰所写的《蛮书》,称抚仙湖为大池。到了清代的《澄江府志》中有这样的表述:“量水川即唐书架水县,大池,抚仙湖也。”关于抚仙湖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地派了天庭中的石、肖二仙前往人间巡查。来到云南,忽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景色甚是迷人。二仙为湖光山色所惑,流连人间忘返,并化作两块巨石立于湖边。旧时泛舟湖上极目远望,两石若隐若现,宛如二仙并立湖畔,为留其迹,故名曰抚仙湖。
湖光山色固然迷人,然抚仙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乃鱼也。抚仙湖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青、鲤、鲫、黑、鲶等鱼类40种,其中抚仙湖特有土著鱼达12种。最负盛名的要数抗浪鱼了。这种鱼身长仅有十数厘米,体呈银白色,形如短梭,背部平直,鳞小吻尖,其貌不扬,但味道极其鲜美,以其为主料烹制的“铜锅煮鱼”早已扬名四方,为诸多美食家所称道,况此鱼仅为抚仙湖独有,更显奇货可居、弥足珍贵。抗浪鱼曾长期占据抚仙湖鱼类的“霸主”地位,产量多年保持该湖鱼总产量的半数以上,《抚仙湖渔业调查》记载:“抚仙湖之抗浪鱼,年产尤巨,可达数万斤之谱”。而从其它资料的统计数据看出,抗浪鱼最高年产量曾达500吨,占抚仙湖鱼产量的80%以上。
抗浪鱼生活****性十分奇特,常年蛰居湖中40米以下的深水区,除每年产卵期偶露“芳容”,群游到岸边浅滩进行产卵外,平时难觅踪影。因此要靠垂钓、撒网等传统方式捕获之,实在不容易。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常年生活在湖边的渔民日积月累亦发明了独特的捕鱼方法。“渔人捕获时,多用‘肋巴沟捕法’,即在沿湖各岸,用石筑成肋骨形之沟,名曰肋巴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