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供给侧改革
高三政治学科热点专题复习
2015年“双十一”,韩国化妆品、澳大利亚婴儿奶粉都是非常抢手的“海淘”商品。分析抢购外国商品原因是什么?
导言
聚焦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新新经济增长点。
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内涵: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体系的现状: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结构性的有效供给不足。
供给侧改革:
要义:
一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二是“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思路;
三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重点任务。
系统工程:
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
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
人力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
社会保障: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材料一我国供给体系出现的问题(如上图)
为什么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材料二 07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
从国际情况看,中国低成本优势不再,令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不可避免;从国内情况看,2013 年地产销量增速持续下行, 2015 年以来央行5 次降息降准、发改委新批基建项目规模超过2 万亿,但投资依然萎靡。
而在消费领域中,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但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
问题探究: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问题?请结合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