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流行病学复习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流病的特征:群体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是长期地、连续地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收集并分析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以判断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并评价预防对策的效果或决定是否修改已制定的预防对策。
: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可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成为出生队列,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死亡情况。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与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法。 :疾病的地区聚集性是指患病或死亡频率高于周围地区或高于平时的情况。
:由于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得该地区人群经常发生某些疾病,这些疾病称之为地方性疾病,也称地方病。包括与当地生物学因素关系密切的疾病,以及与当地水土中的微量元素分布关系密切的疾病。
:是指某些疾病经常的存在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可分为自然地方性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两类。
:自然地方性疾病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传染性疾病其传播媒介只在一定地区存在,而使该病分布呈地方性,如血吸虫病、疟疾;二是有些非传染性疾病,受当地自然环境中某元素多寡的影响而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如大骨节病、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 :是指有些传染病在当地自然界中存在和循环着,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给人,甚至造成人间流行,如鼠疫、森林脑炎。
:是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来探讨病因。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来探讨病因线索,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11频率:是指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它的分子是某事件发生的倒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事件的总人数。
频率
=
12概率:是衡量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尺度,数值在0与1之间。
P=
13相对比:可简称为比,是指两事物相对比较,表示分子和分母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管分子和分母所来自的总体如何。分子和分母是两个彼此分离的互相不重叠或包含的量。分子和分母本身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率、比例或比。
R=
:表示某事物内部构成中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分子分母单位相同,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常称百分比。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
:指在一定时间内死亡人数占某确定人群中的比例。表示的是某一人群一定时期内死鱼某种疾病的概率,计算时以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死亡人数为分子。
:是暴露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的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
:是以全人口的死亡率作为对照组来计算出来的比值,是一个率的替代指标。
SMR=
: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是利用已有资料或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开展三间分布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中除现况研究外,还包括筛检、生态学研究。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基础性研究方法。它是研究某一特定人群中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患病情况以及患病与某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即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或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这种方法又称为患病率研究。从时间上看,它是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暂时间内完成的,故又称横断面调查。
21. 暴露机体处在某种状态流行病学中的暴露包括机体在外环境中接触的某些因素(化学、物理、生物学等),以及机体本身具有的特征(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
:是指应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验或其他方法,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阳性者和可疑阳性者,指定就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是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现的某病的患者或可疑患者或高危个体的特殊方法。
:是指在疾病患病率很高的情况下,对一定范围内人群的全体对乡进行普查。 :是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选择高危人群进行筛选。 :似然比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
:一致率又称符合率,是筛检试验同一对象,两次诊断结果相同(均为阳性或均为阴性)的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
:又被称为精确度、信度和可重复性。一般而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