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在线教学企业行政管理教学要点2011春.pdf

格式:pdf   大小:39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线教学企业行政管理教学要点2011春.pdf

上传人:baba 2023/3/26 文件大小:3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线教学企业行政管理教学要点2011春.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在线教学企业行政管理教学要点2011春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在线教学企业行政管理教学要点2011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横跨过权力执行的路线而直接联系。
3、马克斯·韦伯及其科层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科层制(组织)是指具有专业化功能及固定规章制度、设科分层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形式,
用以协调众多个体的活动,从而有效地完成大规模管理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等级制(组织)。
具体内容是:1)等级制,即各种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行政部门从上到下形成金
字塔式的等级结构。2)职能分工,对整个行政工作进行高度的分工,直到个人的工作高度
专业化,每个人只从事有限的任务。3)公开考试,择优录用。4)建立明的规章、制度和确
工作程序,运用这些制度指导成员的行为,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5)文件管理,行政执行
以正式的文件或案卷为基础。6)专业培训,为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培训,促使其改进
办事方法,提高专业水平。
科层组织的优缺点。优点:高效率,管理的非人格化。缺点:体系庞大、行动缓慢、适
应性差,官僚主义盛行,人的本质异化。
二、人际关系理论
1、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的缘起
霍桑实验是美国管理学家梅奥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霍桑工厂主
持的照明实验。实验结果未能论证照明与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但由此提出的“社会人”
假设、“激励”概念和“非正式组织”概念,对形***际关系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2、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至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
的需要,认为低一级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转入较高层次的需要,某一层级的需要得到满
足后就不再起到激励作用,但这一需要仍必须得到保障。
※双因素理论
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系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前者对应马斯洛的生理、安全、社会
交往需要,后者对应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X理论、Y理论和Z理论
麦克格雷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X理论强调人性本恶(好逸恶劳),故管理中需对绝
大多数人施以强迫、控制、惩罚、威胁。Y理论认为人性本善,故管理中应发挥人的自我控
制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条件。
美国管理理论家威廉·大内在对日本和美国的管理进行了多年的比较和研究后于1981
年提出了Z理论,该理论综合了美国和日本的管理模式,是一套兼具美国式和日本式管理
特点的中性的管理理论。Z理论区分了A型(美国型)组织和Z型(日本型)组织。Z型
组织的特点是:终身雇佣制;对员工定期考核、逐步提升;培养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才
多艺的人才;管理过程中既严格实行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
能的激发诱导;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负责制结合的“统一思想式”决策方式;树立员工平等
观念。
※管理方格论
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莫顿从领导行为入手,提出了管理方格论。他们把管理中的领导
者行为概括为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大类,然后根据二者在不同程度上的结合归纳出
多种领导方式,由此形成的就是九九管理方格图。
九九管理方格图以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自下而上,关心程度由低走高;以横轴表示对
生产的关心,自左至右,关心程度由低而高。纵横二轴各分九格,这样就形成了81个方格,
其中的(1,1)、(1,9)、(9,1)、(9,9)和(5,5)方格代表了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它
们又依次被称为贫乏型领导方式(领导者无所事事,既不关心人也不关心生产)、乡村俱乐
部型领导方式(强调对人的关心,很少关心生产)、任务型领导方式(只关心生产而不关心
人的专制的管理方式)、理想型领导方式(对人和生产的关心都达到最佳点)和协调型领导
方式(对人和生产的关心虽非最卓越的但都是适中的,可得到充分的士气和适当的产量)。
三、现代管理理论
1、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理论学派
这将一阶段称为“管理丛林”阶段。六大学派为:系统管理学派、社会系统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
2、巴纳德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理论
1)运用社会系统观点推动了对正式组织的研究。2)权威接受理论。认为权威的来源和
实质,不在于权威者或发布命令者,而在于被命令者接受与否。3)组织平衡理论。组织的
存在取决于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的平衡。4)经理人员的职能: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
交流系统;得到必要的个人努力;规定组织目标。
3、赫伯特·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决策人”假设。西蒙认为,管理中的每一个体都有选择的自由,而选择本身就是决
策。2)“管理就是决策”。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3)用满意
决策代替最优决策。指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有限理性无法满足最优决策所需要的各个前提
条件。所谓满意决策,即在不确定条件下追求可不断调适的决策,首先在现有条件下,依据
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判断,有把握地追求一个满意的结果,再以这一结果为基础不断追求改进。
4、权变理论学派:强调管理行为、方法是和其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的,以不确定性假设为
基础,认为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管理办法,管理者应根据情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并
进而要求组织本身应随情境的变化而变革。不确定性假设:组织的环境是不稳定的,如果有
某种环境条件存在,就能找到一种与该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更有效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
技术。
5、企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
式。2)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3)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共
同的信念、价值观、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4)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
业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5)
为了完成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6)未来企业的竞争,
主要是将企业文化的竞争,因而也就是企业领导艺术的竞争。
第三章政企关系(详见教材)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模式:小政府、大政府与有限政府模式。小政府模式主张政府应
尽可能少的干预;大政府模式主张全面广泛的政府干预;有限政府模式主张有选择的政府干
预。
2、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管理行为:1、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包括组织人事控制、
财务经济监督和经营活动指导。2、政府对企业的间接管理,主要表现为制定法律、宏观调
控和监督管制。3、政府通过中间组织对企业进行管理。4、政府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间接地对企业施加影响。
3、“美英模式”(政府规制型)下政企关系的主要特点:基本特点是尽量让市场这只“看不
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主要对市场进行规范和管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
个方面:1)建立市场。政府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最强的,主要是维护市场竞争的外部环境,
并不对市场竞争本身进行干预。2)监督市场。20世纪70年代以前,政府发挥很强的功能,
如市场准入的管制、价格管制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撤销管制,改变管制方式。其中,
反垄断始终是监督市场的重要政策。3)引导市场。政府对此一般比较谨慎,一般不插手产
业政策的制定。美国政府主要依靠总统向国会发表演说和咨文来引导。4)参与市场。政府
的作用更为有限。政府所介入的市场活动主要限于不适合由私人企业经营的一些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方面。
4、“欧洲模式”(政府引导型)下政企关系的主要特点:基本特点是政府介入企业活动的范
围较宽,但干预程度低、方式较为间接。具体是:(1)政府规定市场经济秩序和运行规则,
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2)政府立法规定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帮助企业建立有
效的经营体制;(3)政府发展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社会服务;(4)
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企业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制定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规
定宏观经济总量增长指标、确定优先发展的部门和地区等;(5)重视发挥中介机构对企业进
行间接管理的协调、指导、监督、服务作用。
5、管制:政府通过行政性机构和行政法对市场进行的干预和限制,目的是通过政府干预,
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经济效率,对企业行为的管制大体可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两大类。
6、我国政企关系的改革过程: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包括分配权改革和经营权改革,
分配权改革即从扩权让利到利改税,经营权改革即承包制改革;第二次浪潮指所有制改革和
产权改革。
7、股份制改革的意义和作用:(1)促进产权关系改革,改变了国有财产无人负责的状况,
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强化了企业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
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3)推动了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
组合,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益;(4)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吸收社会闲散
资金。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9、税利分流:全称是“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是指将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分别
以所得税和利润形式上交国家一部分,并实行所得税后还贷、所得税后承包。
10、利改税:把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改为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缴纳税款,税后利润归企
业支配,从而逐步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规范化。
11、承包经营责任制: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将企业的经营权让渡给承包者,从
中获取部分资产收益;承包者以保证利润上缴来获得经营企业的权力,同时自由支配剩余部
分的利润。承包制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分成、欠收自补。
12、苏南模式:1980年以来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率先实践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
主导、以集体企业为主体、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手段、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
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城镇化”发展道路。
13、为什么说中国政企关系改革的第一次浪潮是渐进改革?1)第一次浪潮的目的是要进行
实质性的改革;2)第一次浪潮历时较长;3)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再到大兴承包制,每次
浪头都以之前的改革为基础,内容上相兼容;4)第一次浪潮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整个
中国社会基本上是平稳的发展。
第四章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一、决策
1、企业行政决策的基本过程。
企业行政决策的基本过程包括确立目标、拟定方案、评估择优、追踪决策等四个步骤。
确立目标是一个系统过程,它包括发现差距、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探清症结,草拟初
步目标,可行性分析、多目标处理,以及确定决策目标等步骤。拟定方案主要分大胆设想、
勇于创新,深入调查、严格论证,精心设计、拟定方案等三个阶段。评估择优要求抓好下列
三个环节的工作:确定合理的选择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依靠专家评估择优。追踪决
策可分为信息反馈和追踪决策两个基本环节。
2、追踪决策的涵义。
追踪决策是指当原有决策的实施表明已偏离预定决策目标时,对决策方案或目标进行的
一些修正性再决策。
3、决策方法
※大脑风暴法即用会议求取方案的办法。其事先不指明会议目的,要求与会者就某一方面的
总议题自由发表意见,不可对其进行反驳。在不怀偏见的倾听中,吸取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组织
※设置企业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目标一致的原则;精干合理的原则;管理幅度的原则;权
责相称的原则;信息、咨询与反馈的原则。
※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经理和监事会组成的公司制的机构设置及其运作,
是调节所有者、法人代表、经营者和职工集体之间关系的制衡机制。
※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体现了管理中权力的统分关系。管理层次是指单个企业行政组织内部
设立多少管理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定的管理机构可以直接领导、控制与监督检查的对象的数
目和范围。一般而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间呈反比关系。
※非正式组织的涵义及其与正式组织的区别
涵义: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在共事过程中,由于共同爱好、情感、价值观念以及其
他原因而自发形成的群体。非正式组织是由人员间非正式交往行为而形成的组织,它并非遵
循法定程序建立,而是基于人与社会的关系所建立的交往系统。
与正式组织的区别:非正式组织是顺乎自然的人群结合,没有法定的地位和固定的关系,
而正式组织具有法定地位,其人员间的关系是固定的,是经过计划并且形成一定的结构形式
的;非正式组织成员间有交互行为、共同意识和情感交流,而正式组织缺乏人员间的感情联
系;非正式组织的成员以彼此间的认同和支持为纽带,而正式组织的成员以层级制的管辖关
系和分工协作的职务关系为纽带;非正式组织通过不太显著的或不太形式化的影响方式达到
团体的共同目的,而正式组织则以形式化的组织手段和程序来实现组织目标;非正式组织领
袖的权威来自成员的信任与自愿的权力让渡,而正式组织领导的权力则来自组织的授权或上
级的委派。
※矩阵制行政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某一特殊目标和执行某一特定任务或业务时,从不同的行
政部门中抽调人员所组成的临时性的行政组织。
※扁平化组织:知识型企业组织的基本形态。取消中层职能机构,将产品生产和销售职能独
立,交由一批工程师和市场营销人员,形成利润中心,其报酬与总公司的利润挂钩,总公司
提供财务上和后上的勤支持。扁平化组织只有两个层次,转型成本低,因而最具灵活性。
※团队型组织结构及其优势
团队型组织结构是一种民主型、扁平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强调组织内部人员通力合作、
默契配合,其组织人员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团队型组织结构是对矩阵制组织结
构的发展和完善,它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更强调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境界,其优于
矩阵制结构之处在于,它避免了后者横向和纵向双重领导的缺点,从而也就避免了多重指令
带来的扯皮现象。
团队型组织的优势在于:(1)平等合作的关系带来了组织内成员高涨的士气,民主的氛
围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领导与下属相互信任。(2)扁平型组织结构使信息的传递与沟
通更为便捷畅通。(3)上下左右的分权集权达到了最佳结合。(4)其组织结构既有高度的灵
活性和适应性,又有牢固的稳定性。(5)由于民主概念深入人心,员工士气高昂,因而工作
效率高,有利于攻克复杂性和难度较大的任务。
※事业部制是大型企业的一种行政组织结构形式。它根据产品的性质类型或生产和销售的地
区而划分成许多分公司或事业部,这些分公司或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润中心,
具有相对独立的市场和经营自主权。事业部制的最大特点是采用“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
管理原则,集团公司只保留预算、重要人事任免和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其余权力
全部下放。
※超事业部制又名“执行部制”。这一组织形式就是在事业部的上面增设一层管理组织。它
的产生是因为企业的规模越来越超大型化,总公司直接领导各个事业部,显得管理幅度太大,
从而难以实现有效管理。超事业部制的特点是,在统辖和协调所属各事业部活动时,使管理
体制在分权的基础上又适当地再度集中。
※学****型组织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美国学者彼得·圣吉1992年所著《第五项修炼
——学****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实现了学****型组织理论的系统化。学****型组织理论强调人与
组织共同发展的管理思想,学****型组织的成员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变心
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和系统思考,这就构成了学****型组织的五个特征。
学****型组织是全体组织人员能全身心投入并持续增长学****能力的组织,是能让组织人员
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组织;是通过学****能创造自我、创造未来能量的组织。
学****型组织有六要素:拥有终身学****的理论;建立多员回馈和开放的学****系统;形成学<br****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远景的不断增长的学****力;工作学****化使成员活出
生命意义;学****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2011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