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pdf

格式:pdf   大小:2,43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pdf

上传人:baba 2023/3/26 文件大小:2.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区概况
本市协和城二期北地块项目是由本静安协和房地产投资建设的
大型综合商务发展项目。本综合发展项目由酒店式公寓、办公楼、商场、停车场
及附属设施等组成。总建筑面积67,450m2。
本市协和城二期北地块项目位于静安区永源路北侧,即地块南侧贴临永源
路、东、北侧均为1~5层居民建筑物、西侧为已建成之协和城一期建筑。
2,基础、围护概况
(1)工程桩基
本工程基础工程桩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2)基坑划分
根据招标文件中关于本市协和城二期北地块项目基坑的划分,本项被场地
中间的地铁二号线分割成两个独立基坑,其中东侧基坑为I区、I区又分成1
个主基坑及2个副基坑,西侧基坑为II、II区又分成1个主基坑及4个副基
坑。其中主基坑为远离地铁二号线侧,副基坑为靠近地铁二号线侧。
(3)基坑开挖深度
,(
局部电梯井、集水井落深区域除外)。地下室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4)围护结构

a、,地下连续墙墙深42m
b、,地下连续墙墙深31m
c、深浅坑中间的分隔墙墙深42m,浅坑互相间的分隔墙墙深31m。
d、基坑临周边建筑处采用Φ400树根桩作为隔离措施。
e、为防止地下连续墙在成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体塌陷,在地下连续墙两
侧采用Φ******@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土体加固,临地铁侧搅拌桩为双
排、其余侧搅拌桩为单排,搅拌桩桩长31m。
(5)支撑体系(,下同)
A、I、II区主基坑:.
基坑内设置四道水平向钢砼支撑,支撑呈对撑形式,第一道支撑局部兼作施
工栈桥。第一道支撑中心标高为-(,下同),
第二道支撑中心标高为-,第三道支撑中心标高为-,第四道支撑中
心标高为-。
B、I、II区副基坑
基坑内设置四道水平向支撑,其中第一道为钢砼支撑,第二~第四道为Φ609
钢管支撑,支撑呈对撑形式。第一道支撑中心标高为-,第二道支撑中
心标高为-,第三道支撑中心标高为-,第四道支撑中心标高为-
m。
(6)支撑立柱
采用型钢格构柱加钻孔灌注桩(尽量利用工程桩)作为支撑立柱,格构柱插
~。
(7)地基加固
为了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基坑内采用Φ******@600三轴水泥土搅拌
桩进行土体加固。加固形式有裙边或抽条加固。
3,基础工程施工安排
根据招标答疑文件中关于本工程基坑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安排,本项目
基坑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顺序为:
A、北I-1区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北II-1区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
B、北I-1区结构出±→北I-2区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北I-3区开挖
至底板浇筑完成→北I-4区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北I-5区开挖至底板浇筑完
成。
C、北II-1区结构出±→北II-2区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北II-3区开挖
至底板浇筑完成。
D、I、II区地下室结构完成后再从上至下依次分层分段“隔仓”凿除各层板
间的分隔墙。
4,环境情况分析
本市协和城二期北地块项目周边环境情况为:
(1)地下管线::.
工地南侧永源路下地下管线自基地由近至远依次为上水500、通讯45孔、雨
水500、煤气300、煤气300、电力21孔、路灯1、上水300。
(2)建/构筑物:
工地周边建筑群密集,基地东侧、北侧相邻数幢多层建筑,最近建筑离基坑
仅5m左右,其中多幢建筑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场地东侧涌泉坊为本市
保护建筑,西侧有已建协和城一期建筑。另外,永源路对街有3层商业用房。
以上所述的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在施工中均应进行重点监测、保护。
二、监测设计的原则及依据
1,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本静安协和房地产(业主单位)签发的招标文件及答疑文件
(07/10/25)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4)《本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5)《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20)
(6)《本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SZ-08-2000)
(7)《基坑变形监测技术规程》(本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2,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
开展和加强监测工作,可以根据实时的变形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基坑开挖过
程中周边环境及围护体系的变形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基坑变形,保护
周边环境及基坑围护体系的目的。从时空效应的理论出发,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
况以及设计单位的要求,本监测方案的编制按以下原则进行:
(1)基坑施工的平面影响范围以两倍基坑开挖深度(H)确定,即在距基坑
34m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作为本工程监测保护的对象。
(2)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召开地下管线协调会,根据各地下管线
公司的监护要求,进行监测工作。特别是上水和燃气管,进行重点监测保护。
(3)监测内容和监测点的布设,满足本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同
时能客观全面反映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和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形。:.
(4)采用的监测仪器满足精度要求且在有效的检校期限内,采用方法准确、
监测频率适当,符合设计和规范规程的要求,能及时准确提供数据,满足施
工的要求。
(5)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工程各方,同时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项监测
数据综合分析,找出产生原因并建议相应的对策,及时预测下道工序的影响,
优化施工,切实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3,施工监测目的
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从而
不危及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管线等。为此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相
应的监控保护措施,监测的目的主要是:
(1)了解围护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坑周土体的沉降情况,对围护结构的稳定
性进行评价;
(2)对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地下管线和建筑物的沉降﹑变位等进行监控,了
解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
(3)通过获得的围护结构及周围环境在施工中的综合信息,进行施工的日常
管理,对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为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
靠信息,并指导后续施工。
4,监测内容
为了及时收集、反馈和分析周围环境要素及围护结构在施工中的变形信息,实
现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综合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本工程周围环境特点及
围护设计单位、管线监护单位、地铁监护单位对工程监测工作的具体要求,确定本
监测工程设置以下几方面监测内容:
(1)周边地下管线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2)周边建筑物变形(沉降、裂缝)监测
(3)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4)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地表潜水及承压水)监测
(5)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6)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监测:.
(7)地下连续墙墙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8)支撑轴力监测
(9)支撑立柱隆沉监测
(10)基坑底土体隆起监测
三、监测方法技术
1,标准及技术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本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4)《基坑工程设计规范》(DBJ08-61-97)
(5)《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20)
(6)《本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SZ-08-2000)
(7)设计顾问单位关于“围护结构(监测)技术要求”(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轨道交通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
2,监测点(孔)位布置(参见后附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
(1)基本测量工作点
水准控制网:用于各垂直位移监测项目(即沉降监测)的高程控制基准,本
次监测工作的高程系统采用吴淞高程系统或相对高程系统。
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地层坚实稳定处布设3个基本水准点,为检测基
本水准点的稳定性,每半月对基本水准点与水准工作点进行联测,联测时按照国
家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每次联测工作完成后,利用经闭合平差后
的当次基本水准点高程调整前次的基本水准点高程。
(2)周边地下管线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永源路侧:
在上水500及上水300管线上布设49个监测点,编号S1-S49;
在信息48孔管线上布设32个监测点,编号H1-H32;
在燃气300管线上布设45个监测点,编号M1-M45;
在电力电缆管线上布设15个监测点,编号D1-D15。
(3)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
(说明:根据招标文件精神,本次周边建筑物变形监测仅针对基地西侧协和城一期建
筑物,其他周边建筑物的监测工作不在本次招投标范围内。)
在基地西侧协和城一期建筑物上布设6个监测点,编号F1-F6。在基地围墙
上布设52个监测点,编号W1-W52。
(4)周边建筑物裂缝监测
在基地周边建筑物的即有及新出现的裂缝上布设裂缝监测点,数量暂未定。
(5)基坑内、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在围护体外侧土体内布设30个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孔,编号SW1-
SW30;在围护体内侧土体内布设3个基坑内地下潜水水位监测孔,编号SW31
-SW33。
(6)基坑内、外地下承压水水位监测
在围护体外侧土体内布设2个基坑外地下承压水水位监测孔,编号CY1、CY2;
在围护体内侧土体内布设2个基坑内地下潜水水位监测孔,编号CY3、CY4。
(7)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在围护体外侧土体内布设35个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编号TT1-
TT35。
(8)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监测
在基坑围护之地下连续墙内布设82个围护墙体测斜监测孔,编号为CX1-
CX82。
(9)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在基坑围护外侧地表上布设15组地表沉降监测点剖面,布设位置对应围护
体测斜监测孔,编号P1-1~P1-8—P15-1~P15-8,每条剖面有监测点8个,
距离基坑分别为2、7、12、17、22、27、32、37m。
(10)围护墙顶变形(沉降、位移)监测
在第一道支撑围檩上布设围护墙顶变形监测点82个,布设位置对应围护墙
体测斜监测孔布置,编号Q1-Q82。
(11)支撑轴力监测
在基坑内围护钢砼/或钢支撑上布设175组支撑轴力监测点。
(12)支撑立柱桩隆沉监测
在基坑内布设14个支撑立柱隆沉监测点,编号LZ1-LZ14。
(13)基坑底土体回弹监测:.
在基坑内布设13个基坑底土体回弹监测孔,编号HT1-HT13。
3,监测点(孔)统计表
表1监测点(孔)统计表
监测项目监测点位性质点(孔)数合计
上水管线监测点49
信息管线监测点32
周边地下管线变形141点
燃气管线监测点45
电力电缆监测点15
建筑物沉降监测点6
周边建/构筑物沉降58点
围墙沉降监测点52
周边建筑物裂缝建筑物裂缝监测点暂未定暂未定
周边地表沉降地表监测点15断面120点
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土体位移监测孔3535孔
基坑内、外地下坑外30
潜水水位监测孔33孔
潜水水位坑内3
基坑内、外地下坑外2
承压水水位监测孔4孔
承压水水位坑内2
围护墙体水平位移测斜监测孔8282孔
围护墙顶变形墙顶变形监测点8282点
钢砼支撑82断面164钢筋计
支撑轴力支撑轴力监测点
钢支撑93断面186应变计
立柱桩桩身隆沉立柱隆沉监测点1414点
基坑底土体回弹土体隆起监测孔1313孔
4,监测点的埋设及施工监测方法
(1)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埋设:因本基地现场环境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限制,地下管线监测点的埋设除能
利用原有管线地面设备标志外采用模拟点法或间接点法。模拟点法即在地下管线
相应上方开挖约40cm深样洞,将顶面刻划“+”的钢筋埋入其中,并用混凝土将其:.
固定;间接点法即在地下管线相应上方将顶面刻划“+”的道钉打入道路接缝处。
以上监测点的埋设方法需征求管线监护单位的意见。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读数精度
;平面位移监测采用J2经纬仪,测角为2"级。
图1管线测点结构图2地面测点结构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采用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每次观测宜形成闭合或附合观测路
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合国家二等水准
的各项精度要求;平面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线法。
(2)建筑物沉降监测
埋设:建筑物监测点直接用电锤在建筑物外侧墙体上打洞,并将膨胀螺栓或道钉
打入,或利用其原有沉降监测点。
图3建筑物沉降测点结构图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采用采用吴淞高程系统或独立高程系统,每次观测宜形成闭
合或附合观测路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
合国家二等水准的各项精度要求。
(3)建筑物裂缝监测
埋设:选取现有建筑物上具有代表性的开裂部位,做石膏饼标记,石膏饼骑跨于
裂缝上,同时标记裂缝的起始位置。
测量仪器:建筑物裂缝监测采用PEAK灯光放大镜,。
测量方法:用灯光放大镜观测石膏饼开裂情况并用钢尺度量裂缝延展情况。
(4)周边地表沉降监测
埋设:地表变形监测点需打入至原状土中。用开孔机在地坪上开孔,清除顶部的
碎渣及浮土后,将长约50cm的沉降标打入保护孔中央,沉降标顶部距离孔顶部约
2cm,然后用黄砂将空隙回填密实。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采用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每次观测宜形成闭合或附合观测路
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合国家二等水准
的各项精度要求。
(5)基坑内、外地下潜水水位监测
埋设:采用钻机钻孔埋设。在设计位置
处用30型钻机钻孔至16m(基坑内坑底
以下3m)深度,冲孔后放入PVC水位
管,-2m~-14m处安装滤(基坑内-2m~-
19m)水管并在其外侧用滤网包裹,回
填时透水管段用中粗砂回填,其余处用
粘土回填至密实,最上部用砼封口,以
免地表水渗入影响观测并在孔口加定制
的钢盖保护。
基坑内地下潜水水位监测孔埋设由降图4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孔结构图
水单位实施。:.
测试仪器:SWJ-90型平尺水位计,精度±。
测试方法: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监测孔孔内水位对应于孔口的距离(或换
算至本基地±)为水位初始值,以后每次测得孔内水位距水位监测孔孔口
高度与初始水位值比较即为水位累计变量,前后两次的观测变化量即为当次变化
量。同时每周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监测孔孔口的高程变化以修正水位观测值。
(6)基坑内、外地下承压水水位监测
埋设:根据招标答疑文件精神,基坑内、外地下承压水水位监测孔埋设由降水单
位实施。
测试方法:在基坑降水前,测得各水位监测孔孔内水位对应于孔口的距离(或换
算至本基地±)为水位初始值,以后每次测得孔内水位距水位监测孔孔口
高度与初始水位值比较即为水位累计变量,前后两次的观测变化量即为当次变化
量。同时每周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监测孔孔口的高程变化以修正水位观测值。
(7)基坑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
埋设:采用钻孔埋设。在设计位置处30
型钻机钻孔至36m深度,冲孔后逐段安
放外径70mm、内径59mmPVC测斜管,
顶底封闭,接头处用自攻螺丝拧紧,并
用胶布密封。安放完毕后用膨润土回填,
直至钻孔隙密实为止,最上部用砼封口
并加定制的钢盖保护。基坑外深层土体
位移监测孔孔深40m。测斜管内的十字
导槽必须有一组垂直于基坑边线。
测试仪器:SINCO数显自动记录测斜
仪,;国产CX01A数图5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孔结构图
字显示测斜仪。
测试方法:先以测斜孔底为起测基准,,到顶后探
头旋转180°(正反方向测试可消除仪器本身存
在的系统误差),每次测试均用经纬仪测量测斜管口的偏移量,利用经纬仪测得
的孔口位移进行测斜成果的修正,经计算处理产生数据报表及测斜曲线。施工过
程中的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为其累计水平位移量,本次值与前次值的差值为:.
本次位移量。测斜仪水平位移计算公式如下:
ii
XLsinC(AB)
ijjj
j0j0
XXX
iiio
式中:ΔXi——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
Xi——为i深度的本次位移(mm)
X——为i深度的初始位移(mm)
i0
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为仪器在180°方向的读数
C——为探头的标定系数,=
L——为探头的长度(mm)
αj——为倾角
(8)围护墙体水平位移监测
埋设: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将外径70mm、内径59mm的PVC测斜管绑扎在设
计位置的钢筋骨架迎土面一侧(分隔墙位置处测斜孔布设在地下连续墙中间位
置),顶底密封,接头处用套管衔接并用自攻螺丝拧紧,同时用胶布封闭,随钢
筋骨架下在围护之地墙槽内。测斜管长度底部及顶部略短于钢筋骨架长度5cm。
测斜管内的十字导槽必须有一组垂直于基坑边线。
测试仪器:SINCO数显自动记录测斜仪,;国产CX01A数字显
示测斜仪。
图6地墙测斜监测孔埋设示意图图7SINCO自动记录测斜仪
测试方法:先以测斜孔底为起测基准,,到顶后探
头旋转180°(正反方向测试可消除仪器本身存:.
在的系统误差),每次测试均用经纬仪测量测斜管口的偏移量,利用经纬仪测得
的孔口位移进行测斜成果的修正,经计算处理产生数据报表及测斜曲线。施工过
程中的日常监测值与初始值的差为其累计水平位移量,本次值与前次值的差值为
本次位移量。测斜仪水平位移计算公式如下:
ii
XLsinC(AB)
ijjj
j0j0
XXX
iiio
式中:ΔXi——为i深度的累计位移()
Xi——为i深度的本次位移(mm)
X——为i深度的初始位移(mm)
i0
Aj——为仪器在0°方向的读数
Bj——为仪器在180°方向的读数
C——为探头的标定系数,=
L——为探头的长度(mm)
αj——为倾角
(9)围护墙顶变形监测
埋设:将顶面刻划“+”的道钉在浇筑第一道围檩混凝土过程中,
在设计位置处直接将其埋入。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瑞士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
尺;平面位移监测采用瑞士徕卡T2经纬仪,测角为2"级。
测量方法:沉降监测采用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每次观测宜形成闭合或附合观测路
线,同时工作中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各限差要求进行测量,并符合国家二等水准
的各项精度要求;平面位移观测采用小角度法。
(10)支撑轴力监测
埋设:
钢砼支撑:在支撑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将设计位置处的支撑两侧中间位置处的主
筋切断并将钢筋计焊接在切断部位,在浇筑支撑砼的同时将钢筋计上的导线引出
以便今后测试时使用。需注意的是,在钢筋计埋设位置半径1m范围内应尽量避免
用机械振捣器振捣混凝土而应采用人工振捣以保护钢筋应力计不会因混凝土的浇:.
筑而受到破坏。
钢管支撑:钢管支撑轴力监测采用表面应变计。在钢管支撑成型制作的同时在支
撑两侧各焊接一个表面应变计,同时将表面应变计上的电线引至合适位置以便今
后测试时使用。
图8钢砼支撑轴力计埋设示意图
测量仪器:CTY-202型振弦测试仪。
测量方法:直接将测试元件与CTY-202型振弦测试仪连接,测读读数仪显示的数
值(频率模数、温度),通过公式换算,计算出支撑所受轴力值(kN)。轴力计算
公式如下:
钢砼支撑:F=K×(f2-f2)×(S×E/S×E)
0i砼砼钢筋钢筋
式中:F——支撑轴力(kN)
K——钢筋计标定系数(kN/Hz2)
f——观测频率值(Hz)
i
f——初始频率值(Hz)
0
S、E——钢砼支撑截面积及砼弹性模量
砼砼
S、E——主筋截面积及钢筋弹性模量
钢筋钢筋
钢支撑:F=K×(f2-f2)×S×E
0i钢管钢管
式中:F——支撑轴力(kN)
K——反力计标定系数(kN/Hz2)
f——观测频率值(Hz)
i
f——初始频率值(Hz)
0:.
S、E——钢管支撑截面积及钢管支撑弹性模量
钢管钢管
(11)立柱桩隆沉监测
埋设:在浇筑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过程中,直接将顶面为半圆形的不锈钢沉降标
埋设在设计位置处。
测量仪器:沉降监测采用徕卡NA2+GMP3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相应的铟瓦水准标尺。
测量方法: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施测。每次测量均将基地外的基本水准点引进基
地内部,做单点引测。
(12)基坑底土体回弹监测
埋设:采用钻孔埋设。在埋设点上用30型钻机钻孔至40m深度,冲孔后在孔内
逐段安放外径53mm、内径44mm的ABS分层沉降管,分层沉降管之间用套管衔
接,分层沉降管外侧按-、-、-、-
环(磁环),磁环均可在分层沉降管上作上下运移。
测试仪器:美国基康GK1900-11型磁性位移计。
测试方法:直接观测土体分层沉降孔内磁环至孔口的距离,每次测得孔内磁环距
监测孔口高度与初始值比较即为土层累计变化量,前后两次的观测变化量即为当
次变化量。同时每次测试前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监测孔孔口的高程变化修正
土层沉降观测值。
5,监测系统配备
表2监测仪器设备配备表
监测项目仪器型号产地数量
徕卡NA2+GMP3水准仪瑞士2套
测量系统DSZ2+FS1水准仪中国本2套
J2经纬仪中国本2套
SINCO测斜仪美国2套
CX01A测斜仪中国北京1套
量测系统SWJ-90型平尺水位计中国金坛2台
CTY-202型振弦测试仪中国丹东2台
电脑及相应外部设备中国本2套:.
四、监测精度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1,监测精度
A、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
0
B、水准闭合(附合)路线,闭合(附合)差
fw=±(N为测站数)
C、垂直变形监测精度(最弱点观测高差中误差)
m±

D、平面位移监测精度(最弱点观测中误差)
m±

E、裂缝监测精度
F、围护墙体侧向位移/或深层土体位移监测精度
,测试系统综合精度±2mm/15m
G、水位监测精度±10mm
H、钢筋计、表面应变计分辨率%F×S
I、钢尺沉降仪监测精度±2mm
2,技术措施
A、为了确保各项监测项目的精度,投产的仪器必须按规定内容检查标定其主
要技术指标,仪器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做记录归档。遇特殊情况(如
受震、受损)随时检查、标定。不合格仪器坚决不能投产使用。
B、水准测量宜采用闭合路线观测方法。
C、尽量做到测量定人,定仪器;观测数据不得随意涂改,测量数据有疑问时,
应做到反复观测寻找问题原因。
D、各监测项目变形量或测量值接近或到达报警值时,应反复核实、及时发出
预警报告或报警,并提请业主及有关单位注意。
3,报警值
表3报警值统计表:.
监测项目报警值备注
周边地下管线变形│日变量│≥3mm或│累计变量│≥10mm管线单位规定
周边建筑物变形│日变量│≥2mm或│累计变量│≥10mm设计单位规定
(地铁、民居侧)
周边地表沉降│日变量│≥2mm或│累计变量│≥10mm设计单位规定
(地铁、民居侧)
基坑外地下潜水水位日下降超过100mm或累计下降超过350mm设计单位规定
深层土体位移│日变量│≥2mm或│累计变量│≥15mm设计单位规定
(地铁、民居侧)
围护墙体测斜│日变量│≥2mm或│累计变量│≥15mm设计单位规定
(地铁、民居侧)
围护墙顶变形│日变量│≥2mm或│累计变量│≥10mm设计单位规定
(地铁、民居侧)
支撑轴力│累计变量│≥80%设计值我院建议值
立柱桩隆沉│日变量│≥2mm或│累计变量│≥20mm设计单位规定
坑底土体回弹│日变量│≥3mm或│累计变量│≥30mm我院建议值
五、施工及组织
1,监测频率
表4基础工程施工阶段监测频率表
监测频率
监测内容\工况工程桩围护结构基坑开挖副基坑开底板结束至±
施工施工至底板挖至底板拆撑其他
完成完成
地下管线变形1次/3天1次/3天1次/天1次/天1次/天1次/3天1次/周
建筑物沉降1次/3天1次/3天1次/天1次/天1次/天1次/3天1次/周
基坑外地表沉降1次/天1次/天1次/天1次/3天
基坑外地下水位1次/天2次/天1次/天1次/3天1次/周
深层土体位移1次/3天1次/3天1次/天2次/天1次/天1次/3天1次/周:.
围护墙体测斜1次/天2次/天1次/天1次/3天1次/周
围护墙顶变形1次/天2次/天1次/天1次/3天1次/周
支撑轴力1次/天1次/天1次/天1次/3天
支撑立柱隆沉1次/天1次/天1次/天1次/3天
基坑底土体隆起1次/天1次/天1次/天1次/3天
注:1,监测频率可根据数据变化情况作调整;
2,当测量数据报警或有突变时应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