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八章.ppt

格式:ppt   大小:12,97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八章.ppt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23/3/26 文件大小:12.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八章.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八章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第四版)第八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八章
第八章
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法无我
——
佛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
何处有尘埃。
——
《坛经》
无在万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称本
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夫人之所
滞,滞在未有。苟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夫
崇本可以息末者,盖此之谓也。
——

名僧传抄

佛教传入中国以汉明帝在公元
67
年迎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建洛阳白马
寺翻译

二十四章经

为始。上层社会的重视、大批中外知识分子的介入是
其加速传播的主要原因。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汉地深入人心,译经事业相
继不绝,以皇帝为首的上层社会大多笃信佛教,佛教自上而下深入民间,菩
萨信仰和阿弥陀佛信仰日益扩大,以至僧人数量骤增,大型佛寺佛窟繁盛,
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泰山经石峪、成都万佛寺等都是
这个时期的产


到隋代佛教成为国教
;官
私两方大量缮写和收藏佛
经,使得佛经数量超过儒学
经典若干倍,佛教造像活动
更加昌炽,教派林立,各弘
其法,莫衷一是。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
龙门石窟弥勒佛造像
龙门石窟弥勒佛造像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
自唐初至唐中
叶的
200
年中,佛
教在波折中发展,
成就蔚为大观。
唐初
,
玄奘西

,
艰辛求法
17

;
文成公主携佛入藏
,
这两个重要的事件
在世界佛教史
和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中国境内佛教
不但得到迅速发展
,
而且促生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
大系统
,
玄奘及其他译师共译佛经
372

,
数量仅次于
南北朝时期
,
以天台宗

三论宗为代表的佛教各宗派
在不同阶层形成
,
北宗神秀

南宗慧能两支禅宗各领
风骚
,
松赞干布将佛教奉为国教

佛教在中国得以迅
猛发展。
玄奘西行图
玄奘西行图
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也体现了佛教由繁琐到简捷
的变化,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
1.
佛教发展的自身规律
佛教发展的自身规律
佛教传入的客观因素是由于世乱人非,
信仰危机,人们追求遁世。内部原因是中国
传统的老庄哲学中有着与佛教相通的因素。
魏晋时老庄哲学被高门望族知识分子所垄断,
中下人士不具谈玄论道的知识修养,人们只能
在传播方式大众化的佛教中寻求寄托。佛教随
着寺院经济的发展、统治者的提倡而强盛,加
上经卷浩繁、学派理论日益丰富,宗派斗争
日趋尖锐,以及佛教上层人士走出寺院加入到
统治集团,成为身披佛衣的显贵,都使佛教陷
入严重的危机,而禅宗以独特的

即心即佛



见性成佛



言下顿悟

迎合了下层民众的趣味。所得的仍是佛教的精
神,但修行的方法却变得明快简捷。
二、禅宗形成的原因
二、禅宗形成的原因
敦煌壁画:西域众生图
敦煌壁画:西域众生图
2.
中国文化的土壤
禅宗是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一步步发展、逐渐
形成的,早期佛教在印度宣扬的是

一切皆空

,是
从反对神教中发展起来的。东汉传入时,人们通过
悟解诸法探究

智慧

;魏晋时玄学与般若合流,佛
教派别有六家七宗,其根本宗旨是谈空说无;南
北朝时
,
佛性学说与中国传
统的

灵魂不灭



神不灭

思想融合在一起
;
隋唐时
,
佛性与心连结起来
,
直探心

,
脱离印度佛教的源头
,
二、禅宗形成的原因
二、禅宗形成的原因
观音经变图(上)
观音经变图(上)
佛教的中国化方告完成。
当代佛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左)
当代佛学大师南怀谨先生(左)
见自性
见自性
讲究

禅悟

,
所求由远而近
,
由外
而内
,
一切修行的目的与路途只是认识本心

自性
,
把脱离苦海成佛
定位到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上

顿悟
顿悟
禅宗把人心佛性化
,
人人皆可成佛
,

为一切的修行不过是明自性
,
也即认识本心
,

指本心


顿悟成佛

,
依靠灵性

一闻言下便悟
,
顿见
真如本



无念
无念
即排除自己心中的欲念
,
是明白心性和
顿悟的必然延伸,是禅宗的最高法旨
,
与老子的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思相同

证实相
证实相
指空幻的万千事物背后那个实在的本体
,
隐于现象之后
不生不灭
,
只有追求瞬间灵动方能洞见

自由
自由
顿悟、照见自性即可成佛
,
无需再执著
,
而心性还需进一步
的解放
,
于是有了随缘,有了心不离禅的行无碍

三、禅宗的基本观点
三、禅宗的基本观点
元代禅宗大师
元代禅宗大师
高峰原妙禅师像
高峰原妙禅师像
佛教人格
佛教人格
1.
1.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
,
中国佛教

更注重宣扬一个




,
大千世界
,
纷纷万象
,
荣辱兴

,
酒气财色
……
只不过是一场梦幻
,
即使人自身
,


是幻景中的假象

一切无
,
一切空
,
是佛教对待客
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态度

在对真如佛性的追求

,
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
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做到
超凡绝俗,泯灭七情六欲。
[
[


]
]
袁江《荷净纳凉图
袁江《荷净纳凉图》
当代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当代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禅宗十牛图
,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禅宗形成的原因。
,主题是“当代消费社会人的物化与宗教信仰的精神救赎之间的关系”。
,反复诵读,将心得体会形成文字。
【思考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