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3年版).pdf

格式:pdf   大小:1,51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3年版).pdf

上传人:小辰GG1 2023/3/26 文件大小:1.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3年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3年版) 】是由【小辰GG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13年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计划
专题五科学探究
(2013年版)
【中考导航仪】
①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择仪器、药品、控制技术条件,并对仪器装置进行科
中考说明学的连接。
②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改进。
围绕考纲我们应掌握如下要点:
①能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②能评价化学实验方案,反思评价过程,评价探究结果。
解读考纲③能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
④能用书面方式比较明确地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⑤初步学****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会检验氧气、二氧
化碳;会检验碳酸盐、铵盐;会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
考点年份情况统计
2012年22题8分实验题以***酸钾分解考察氧化铜等催化剂的性质
2011年28题6分实验题以铝制品放腌制食物考查离子检验实验方案
考情回顾
实验方案的2010年28题7分实验题以标签破损考查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设计
(江西省)
设计&评价2009年27题5分实验题以中和反应考查探究化学反应特征实验方案
2008年28题6分实验题以道路融雪考查工业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007年26题7分实验题以食物禁忌考查探究食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题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是近
年来中考中较难的一种型题。主要考查有关基本实验操作的有机结合的问题;根据提供的
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根据题目的要求设计实验对某物质进行鉴
别、鉴定、除杂、分离和提纯。中考考查的热点:一是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对某些物质
命题预测进行鉴别和提纯;二是根据实验目的和有关实验仪器装置,设计实验组装仪器,进行定性
分析。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
中考的命题趋势: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案描述实验现象,归纳出实验结论;给出实验
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给出实验方案,评价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
并改进实验方案等。
【教材放大镜】
知识点一:科学探究
:
⑴提出问题⑵猜想(假设)设计实验【⑶制定计划、⑷进行实验、⑸收集证据】⑹解释与结论⑺反思与
评价⑻表达与交流(迁移与知识的拓展)。作为探究题,一般并不需要完全具备以上八个步骤,通常因题目的需要而选
择其中重要的步骤呈现。
(源自《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要素目标
,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⑴提出问题


⑵猜想与假设

,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
⑶,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
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⑷。



⑸收集证据
,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
、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
,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
⑹,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
、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1-:.

,对探究学****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⑺反思与评价
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

、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⑻表达与交流
,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
⑴不要答非所问:一般而言,最终的结论与开始的猜想与假设有一致性,至少也是有关系的。同时,探究过程方案的设
计,也是与探究目的紧密相关的。
⑵注意猜想或假设的合理性: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很多可能,但是我们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脱离题目给出的条件,否则就
是无源之水。
⑶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要弄清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要紧扣假设,正确选择仪器和药品,正确选择装置。
⑷答题的发散性:探究性的问题往往在假设的提出、方案的设计等方面,答案并非唯一。所以,我们往往从最熟悉、最符
合题意入手,从而有效防止错误的发生。
知识点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
⑴科学性: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要正确;
⑵可行性:切实可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
⑶安全性: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⑷简约性:要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选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能短时间内完成实验;
⑸创造性:有创新意识。
:
⑴一个比较完整的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仪器和药品等)及规格;④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⑤实验现象及结论;⑥问题与讨论。
⑵对于给出实验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的题一般可以按以下思维程序进行:
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或假设);
②根据实验原理(或假设),选择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③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④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⑶实验设计要科学合理,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结论可信、绿色环保。
:
:
⑴气体的制取、净化&性质的综合设计: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设计
⑴原则:
①制取干燥纯净的气体应遵循“先除杂,后干燥”的原则。
②尾气处理: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之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空。
③接口的连接:总体上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但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④制气实验: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
器其它处理等(制气体的实验,在实验前均应进行气密性检查,气体在点燃之前一般应进行纯度的检验)。
⑤加热操作: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料气赶走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其目的是:一是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
铜、CO还原FeO等);二是保证产品纯度。熄灭酒精灯时,一般是“先撤后灭”的原则。
23
⑵还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①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
②进行易爆、易燃实验时要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应该下通氢气,气体点燃前应该先验纯等);
③防氧化(如H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的切割要在水中进行等);
2
④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的物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⑵物质性质的探究:
①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
-2-:.
充分了解二者关系
物质组成或结构物质的性质
反复推敲、深挖细找
验证或探索物质性质
②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性质探索性实验方案: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或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去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而后据此分
别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程序:物质→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性质验证性实验方案:对物质具备的性质去求证,关键在于设计出简捷的实验方案,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安全可
行。程序:物质→性质推测→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
⑶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
⑷混合物中某成分的验证
知识点三:实验方案的评价
:
⑴可行性:原理是否正确、可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步骤是否简单、方便;效果是否明显等。
⑵绿色化: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反应速率是否较快;原料利用率、产物产率是否较高;合成过程是否有环境污染。
⑶安全性:防倒吸;防爆炸;防氧化;防吸水;防挥发等。
:
⑴根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药品;
⑵根据实验特点,设计实验装置;
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可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重点,分析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⑷通过对比和归纳,选出最佳方案;
⑸实验结束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学****时可以依据以下思路,在理解的前提下加以掌握:
药品的变质、保存

质决定物质的鉴别、检验
的选择组合
性物质的制备化学实验仪器实验装置

物质的分离、提纯
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
【考点新突破】
例题1: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ABCD
设计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确定石蜡成分中含有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证明铁生锈是水和氧气
目的
应生成碳酸碳元素温度达到着火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要研究燃烧的条件,需要没有氧气支持的一个
对比实验;D、证明铁生锈的条件,还缺少一个没有水存在的对比实验。
[解答]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水,看到塑料瓶变瘪,只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不能说明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A错误;B、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可确定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故B正确;C、探究燃烧的条件,图示现象只能得出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不能证明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故C错误;D、铁生
锈是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图示实验不能证明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故D错误。故选B。
[评价]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验证实验的设计成功的关键,以及控制变量法的正确应用。
例题2:同学们用NaCO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23
[推理假设]
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CO或盐酸。
23
[实验探究]
㈠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⑴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
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溶液。
⑵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
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㈡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CO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CO。
2323
㈢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
适量Ca(NO)溶液过滤、蒸发结晶不可行,理由是
一32
二过量的蒸发结晶可行
[分析][推理假设]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㈠⑴判定废液中是否含盐酸所取
用的酸碱指示剂不能用酚酞试剂,因酸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⑵明确镁和盐酸反应出现的现象;㈡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的最
简单方法用pH试纸;㈢根据化学上除杂质原则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即除去原杂质不能添加新的杂质。
[解答][推理假设]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㈠⑴判定废液中是否含盐酸所取用的酸碱指示剂不能用酚酞试剂,因酸不能使无色的酚酞变色,故取用石蕊试液,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⑵镁和盐酸反应出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如没气泡产生则证明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㈡测定溶
液的酸碱性的最简单方法用pH试纸(也可使用pH计);㈢根据化学上除杂质原则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即除去原杂质不能
添加新的杂质,因而处理废液,回收利用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时,如加适量Ca(NO3)2溶液,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
却引进新杂质NaNO3;如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后可得到纯净的***化钠。
故答案为:[推理假设]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探究]㈠⑴石蕊;⑵无气泡产生(或无现象或无变化);
㈡pH试纸(或pH计)
方案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
引进新杂质(或有NaNO,生成或引进NO-)
33
盐酸(或稀HCl或HCl)
[评价]此题考查探究酸的性质及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题型设计科学合理,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对酸的知识系统化,不再
机械记忆,囫囵吞枣的记忆酸碱盐的知识点。
例题3: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⑴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
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⑵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①②有二氧化碳
⑶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4-:.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反思与评价】
,原因是
,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原因是
、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分析]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一般用澄清石灰水,实验是想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就应该彻底消耗掉其内的氧气,对比
分析方案一密封性不如二方案,收集气体的方法不同可能结果会不同。
[解答]⑵检验二氧化碳的常用办法一般是澄清石灰水,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①澄清石灰水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⑶测定氧气的含量就要把氧气消耗干净,方案二是密闭环境的实验,结果会更准确。故答案为:。
,方案二的实验始终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保持瓶内气体在反应前不发生改变(或方案一在实验过程中打开了瓶塞,
瓶中的气体成分在反应前发生了改变。),使A组总
是比B组含氧量高。故答案为:A组采用排水取气法,部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评价]此题是对竹子内气体的验证实验,涉及到二氧化碳的鉴定,氧气含量的测定,是一道结合课本知识的综合性实验
探究题。
【中考练兵场】(总分178,自我测试分,正确率百分比%)
1.(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2.(2分)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3.(2分)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
有:①Cu和C;②FeO和C;③FeO和C;④FeO、C和Fe;⑤FeO、()
23343423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⑤D.④⑤
4.(2分)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
电池
实验
设计
水氢气流
石墨
吹肥皂泡
实验红磷燃烧测定空探究石蜡中含验证氢气的密证明石墨具有导电性
目的气中氧气的含量有氧元素度比空气小
5.(2分)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NO)
332243
6.(2分)小明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5-:.
7.(2分)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8.(2分)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①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②检验铵态氮肥C.③检验CO2一的存在D.④用水吸收CO
3
9.(2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10.(2分)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
11.(2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目的能够达到的是()

12.(2分)“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目的操作现象结论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铝丝表面有铜
A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铝比铜活泼
入硫酸铜溶液中析出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有白色沉淀产
B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
化钾溶液是否变质入澄清石灰水生
探究物质溶解于水的热量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盐类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
C溶液温度下降
变化酸铵晶体,充分搅拌液温度下降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
D木条火焰熄灭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氧化碳瓶中
13.(2分)()
-6-:.
14.(2分)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ABCD
实验鉴别***化钠清洗铁制品除去氢氧化钠中检验一氧化碳中
目的溶液和稀盐酸表面的铁锈少量的碳酸钠混有二氧化碳
方案1加Cu加适量稀盐酸加适量石灰水点燃
方案2加酚酞试液用适量稀硫酸加适量稀盐酸通入澄清石灰水
15.(2分)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检验NaCl中含有NaCO加水溶解
23
B鉴别NaOH和Ca(OH)溶液加NaCO溶液
223
C除去CaO中的CaCO加足量稀盐酸
3
D除去CO中的CO通入足量NaOH溶液
2
16.(2分)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目的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MnO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
A2
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速率的影响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
B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的活动性顺序
C将5g***化钠加入20mL20℃的水中将5g***钾加入20mL10℃的水中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D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模拟酸雨的危害
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17.(3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項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
A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紫色石蕊试液
C软化硬水煮沸
D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18.(3分)下列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鉴别物质试剂或方法
ACO2(CO)澄清石灰水C二氧化锰和炭粉水
BCO还原氧化铁产生的尾气燃烧法D真黄金和假黄酒(锌铜合金)
19.(3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A组B组实验C
碱式碳酸铜性质的探究甲烷性质的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燃烧条件的探究
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归为组(填“A”或“B'’),理由是.
20.(9分)在做的实验时,实验室常通过加热草酸晶体(CHO)的方法来获取一氧化碳,加热草酸反解的产物是一氧化碳、
224
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装置,可设计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草酸分解的产物.(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
-7-:.
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装置,现象是,反应方程式是。
⑵王强同学设计的系列实验的装置顺序是:混合气体→A→B→C→D→B,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
装置D中可看到的现象是;第二次使用装置B作用是;
⑶针对王强同学的设计,小美同学提出,应该在装置C后加一个装置B,目的是;
⑷周密同学提出,该系列装置还有一个缺点就是。
21.(10分)下列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⑴上述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正确的是(填字母)。
⑵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答三条)。
⑶D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F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⑷E实验的全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6分)结合下列各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得。其制备氢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
置可选用。(填序号)。
⑶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并测定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⑷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8-:.
23.(10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①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②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③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④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
【查阅资料】。

,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
中有。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装置C中的药品为。
⑶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
存在的气体是;E中的变化说明氧化铜具有性。
【实验结论】猜想正确。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下图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
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24.(8分)小明在探究CO和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2
⑴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
⑵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实验③。
⑶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
...
你将选用的物品是,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⑷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CO,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22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
有产生说明反应产生了碳酸钠
滴入足量
-9-:.
25.(13分)在高效复****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
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⑴图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
Na+和OH-,以此类推***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⑵图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OH-=HO
2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和(填离子符号,下同)
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
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
可能含
若出现,则说明含有.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
因素是。
26.(7分)实验室常用加热***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小芳发现,***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0、CuO外,Fe0也可以作KCl0分解的催化剂.
2233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
①KCl0580
3
②KCl0、Mn0(质量比1:1)350
32
③KCl0、CuO(质量比l:1)370
3
④KCl0、Fe0(质量比1:1)390
32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⑴由实验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⑵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反思】
⑴若要证明Fe0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
23
⑵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⑶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你再探究(探究一种因素即可).
【提出假设】催化剂与反应物的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设计方案】①取的同一催化剂与***酸钾以不同充分混合;②分别加热,测定分解温度
【得出结论】如果分解温度,说明假设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27.(12分)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
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
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10-E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