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注意的视角.pdf

格式:pdf   大小:92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注意的视角.pdf

上传人:湘云 2023/3/26 文件大小:9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注意的视角.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注意的视角 】是由【湘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注意的视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摇全球治理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全球化与权力:社会
建构主义的视角
[德国]托马斯·里斯
摇摇揖内容提要铱摇社会建构主义提供了理解全球化进程的独特视角,它让我们以不
同的方式来诠释全球化,并引导我们提出与之相关的具体问题。作者认为,社会建构
主义能以两种方式给我们对全球化的理解带来启发。第一,它允许我们以批判的眼光
看待很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全球化话语。“全球化冶本身绝非一个简单的概念,如
果关心现实的社会建构,就会发现全球化包含着对国际现实的独特话语。第二,从更
具实质性的层面来看,社会建构主义对全球化的理解强调的是非物质性力量的作用,
聚焦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过程,并把它们看成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社会建构主义的视
角还强调变革的潜力而非全球进程的必然性,有助于把政治带回到全球化话语中来。
作者首先澄清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概念,指出这是一种元理论的方法,并就此对全球化
研究的意义提出一些初步想法。其次,讨论社会建构主义对理解全球化的两大贡献:
第一个贡献聚焦文化和规范的全球化;第二个贡献集中在语言、全球化的话语建构和
权力的作用。最后,从建构主义角度对崛起大国做了简要的诠释。
揖关键词铱摇社会建构主义;全球化;规范;权力
揖作者简介铱摇托马斯·里斯(ThomasRisse),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
揖中图分类号铱摇D815摇揖文献标识码铱摇A摇揖文章编号铱摇1006-9550(2013)
10-0024-14
*本文是在《社会建构主义遭遇全球化》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参见ThomasRisse,“SocialConstructivism
MeetsGlobalization,冶inDavidHeldandAnthonyMcGrew,eds.,GlobalizationTheory:ApproachesandControver鄄
sies,Cambridge:PolityPress,2007,-147。
·24·:.
摇2013年第10期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摇摇
一摇引言
论述社会建构主义对全球化和权力研究的贡献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困难
主要在于“社会建构主义冶、“全球化冶以及“权力冶的含义不但不明晰,而且事实上还
饱受争议。社会建构主义常常被视为一种对现实世界提出具体主张的国际关系理论。
笔者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社会本体论,也就是关于社会世界和我们对其认知的
元理论。淤而且,社会建构主义发挥了透镜的作用,通过提供关于全球化进程的独特
观点,引导我们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解释全球化,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具体问题。
如果说社会建构主义是界定不够明晰的术语,那么只需粗略看一下“全球化冶的
用法就能立刻发现,全球化的概念更是含糊不清。于在一些人看来,全球化意味着金
融市场和生产网络的国际化,另一些人则将全球化理解为对边界的侵蚀和民族国家
的终结,还有一些人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规范和其他文化脚本(culturalscripts)的全
球扩散上。这些都是迥乎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进程,它们之间或许存在也或许不存在
因果关系。如果全球化概念的运用方式截然不同,那么对其起源和结果的解释也会
形形色色。
社会建构主义会给全球化的不同理解带来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点:第
一,它允许我们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很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全球化话语。全球化本身
绝非一个简单的概念,如果关心现实的社会建构,就会发现全球化包含着对国际现实
的特定论述。第二,从更具实质性的层面来看,社会建构主义对全球化的理解强调的
是非物质性力量的作用,聚焦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过程,并把它们看成是全球化的组成
部分。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还强调变革的潜力而非全球进程的必然性,有助于把政治
带回到全球化话语中来。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澄清社会建构主义的概念,指出这是一种元理论
的方法,并就此对全球化研究的意义提出一些初步想法。其次,讨论社会建构主义对
淤EmanuelAdler,“SeizingtheMiddleGround:ConstructivisminWorldPolitics,冶EuropeanJournalofIn鄄
ternationalRelations,,,1997,-363.
于MarianneBeisheimandGregorWalter,“‘Globalisierung爷-KinderkrankheiteneinesKonzeptes,冶Zeitschrift
f俟rInternationaleBeziehungen,,,1997,-180;DavidHeld,AnthonyMcGrew,DavidGoldblatt
andJonathanPerraton,GlobalTransformations:Politics,Economics,andCulture,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
1999;EleonoreKofmanandGillianYoungs,eds.,Globalization:TheoryandPractice,London:Continuum,2003.
·25·:.
摇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理解全球化的两大贡献:第一个贡献聚焦文化和规范的全球化;第二个贡献集中在语
言、全球化的话语建构和权力的作用。最后是一个简短的结论。
二摇社会建构主义、全球化和权力
对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具体构成及其同国际关系其他方法的区别,学界的看法还很
混乱。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将建构主义界定为诸如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或者制度主义
的国际关系实体理论。然而,应当强调的是,如此界定的社会建构主义并没有对国际
政治学(更不用说全球化)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建构主义者可能遵循制度主义对国
际机制和制度的解读方式,借以理解全球政治。淤他们也同样可以借鉴自由主义理
论,强调国内政治和国内制度,以之作为大国政治的首要解释变量。于很多社会建构
主义者还赞成各种具有解放意义的研究课题,称他们为批判理论家也很合适。盂
到底什么是“社会建构主义冶呢?榆老生常谈的观点是,社会现实并非上苍所赐,而
是人类主体通过日常实践活动不断地建构和再生产,也就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冶。虞然
而,尽管这是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论点,但这种陈辞却没有给我们提供清晰的概念化的
东西。也许更有用的做法是,将建构主义描述为一种社会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坚持认为
人类行为体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及其集体共享的意义系统(广义的“文化冶)而独立存在。
这就和主张“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类个体行为冶的理性选择个体主义方法论形成对
比。愚在很多社会建构主义著作中,有关结构-施动者的辩论都处于核心地位。其中的
基本见解是,社会结构和行动者不仅是相互决定的,更是相互建构的。舆我们所处的社
淤BethSimmonsandLisaMarti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andInstitutions,冶inWalterCarlsnaes,
ThomasRisseandBethSimmons,eds.,HandbookofInternationalRelations,2ndedition,London:Sage,2013,
-351.
于AndrewMoravcsik,“TakingPreferencesSeriously:ALiberal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冶Internation鄄
alOrganization,,,1997,-553.
,“DangerousLiaisons?CriticalInternationalTheoryandCon鄄
structivism,冶EuropeanJournalofInternationalRelations,,,1998,-294.
榆EmanuelAdler,“SeizingtheMiddleGround:ConstructivisminWorldPolitics,-363;Alexander
Wendt,Social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TheSocialConstructionofReality:ATreatiseintheSociologyof
Knowledge,NewYork:Doubleday,1966.
愚JonElste,NutsandBoltsfortheSocialScienc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舆EmanuelAdler,“SeizingtheMiddleGround:ConstructivisminWorldPolitics,-325;Alexander
Wendt,Social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1999;AnthonyGiddens,TheConstitutionofSociety:Outlineofthe
TheoryofStructuration,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26·:.
摇2013年第10期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会环境定义(“构成冶)了我们是谁,也就是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身份。“我们冶是身处各
种相关社团中的社会存在。同时,人类行为体也通过日常实践活动创造、再生产和改变
着文化。社会建构主义声称存在结构和行动者两种属性,彼此不能整合,其在结构主义
和个体主义之间持一种本体论的中间立场,虽然这种立场有时候不太容易。
这种主张对研究全球化和权力会产生重要的后续影响,尽管其重要性经常被忽
视。很多全球化的研究视角都倾向于结构主义本体论。结构主义者一般认为,一些隐
匿的力量(不管是金融市场还是全球生产网络)正在操控全球经济,其结果是,国家和
政治决策已经失去几乎所有的自主性和选择的自由。淤它们能做的就是适应和遵从
新自由主义世界经济中的种种力量。这些趋势导致的结果是在社会政策和福利国家
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冶。
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看来,经济全球化几乎没有什么“假设冶可言。首先,他们会强
调,全球化这一话语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在这个意义上,为了特定目的和利益,经
济全球化不可避免。那些将隐匿的市场力量同人的能动作用分离开来的做法,忽视了
资本市场的自由化通常都是在特定时点由具体的政治决策引发的,也就是说,其中包
含着人的能动作用。全球化经由并通过社会和政治实践不断强化和再生产出来。并
且,这些实践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其次,从更深层面来看,社会建构主义者坚持认为,全球化概念本身是对社会实在
的特定诠释,这种社会实在是社会行动者对社会现实的诠释和再诠释,而且,该概念已
成为对全球实在的标准诠释的一部分,通常被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体用以理解它们
所处的世界。从这种意义来说,“全球化冶作为一种话语将全球化具体化为一种社会
结构。将国际体系描述为“被全球化冶不仅忽略了全球化的碎片化和不均衡性,而且
由全球化概念引发的共有知识也建构了我们的世界观。如果我们将世界建构为一个
被全球化的世界,我们关注的是相互关联性、网络和复杂的相互依存。于与此同时,我
们不再强调现实世界秩序中那些导致碎片化和(文化)差异的动因。
最后,若以单极或多极世界观来分析,全球化和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不能轻易地协调
淤KenichiOhmae,TheBorderlessWorld:PowerandStrategyintheInterlinkedEconomy,NewYork:Harper,
1990;StephenGill,“Globalization,MarketCivilization,andDisciplinaryNeoliberalism,冶Millennium:JournalofIn鄄
ternationalStudies,,,1995,-423;StephenGillandDavidLaw,“GlobalHegemonyandthe
StructuralPowerofCapital,冶inStephenGill,ed.,Gramsci,HistoricalMaterialism,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124;SusanStrange,TheRetreatoftheState:TheDiffusionof
PowerintheWorldEconom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MichaelZ俟rnandMatthiasEcker鄄
Ehrhardt,eds.,DiePolitisierungderWeltpolitik:Umk覿mpfteInternationaleInstitutionen,Berlin:Suhrkamp,2013.
,Jr.,PowerandInterdependence,Boston:Little,Brown,1977.
·27·:.
摇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一致。强调全球化与从一些大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来理解国际体系权力结构是有矛盾
的。这就让我们产生了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分析权力的想法。建构主义者强调权力的
关系属性和结构属性。关系型权力等同于影响力,也就是有能力让别人去做其本不愿去
做的事情,淤而结构型权力指的是赋予和限制社会主从关系模式的能力,于这种能力不
能归属于个体。在这一语境下,建构主义者经常会提及话语权。其一,从关系属性来
说,话语权指的是以特定方式框定议题进而赋予其意义的能力。盂其二,话语权还指
代意义结构,其意义在于标示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哪些能表达和哪些不能表达。榆
在世界政治中,物质性实力有重要影响,这点并非只有现实主义者才认同。然而,
在当今世界,军事资源并不必然会转化为影响力。而且,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实力
创造的也是代价高昂、难以打破的共同相互依存关系,也就是说,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带
来的是共同的脆弱性而非单边的影响力,这一点罗伯特·基欧汉(
hane)和约瑟夫·奈()几十年前就已提出,虞今天的中国也认识到了这
一点。再者,观念的实力也很重要,不管是知识性资源还是人权或民主等“诱人观念
的实力冶。愚此外,不管是物质实力还是观念实力,其自身都不能转化为影响力,除非
它们能被应用。社会建构主义者会补充说,在当代全球事务中,如同经济实力一样,通
过话语表达事务和组织辩论的能力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资源。舆
那么从这个视角来看,当今全球事务中的权力关系和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多面性,
远非单极或多极的简单概念所能表述。不过,笔者将首先讨论社会建构主义者如何分
析当代世界秩序中的规范力量。
三摇全球化和规范的力量
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强调“适当性逻辑冶。“人类行为体被想象为在
遵循那些将特定身份和特定形势相联系的规则,他们通过评估现有身份及选择困境同
,ed.,NeorealismandNeoliberalism:TheContemporaryDebate,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93.
于MichaelBarnettandRaymondDuvall,“PowerinInternationalPolitics,冶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
59,,2005,-75.
,Talking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2.
榆MichelFoucault,DispositivederMacht,Berlin:MerveVerlag,1978.
,Jr.,PowerandInterdependence,1977.
,SoftPower:TheMeanstoSucceedinWorldPolitics,NewYork:PublicAffairsPress,2004.
舆ThomasRisse,“TransnationalActorsandWorldPolitics,冶inWalterCarlsnaes,ThomasRisseandBeth
Simmons,eds.,HandbookofInternationalRelations,2ndedition,-452.
·28·:.
摇2013年第10期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自我和形势这些更具普遍性的概念之间的相似程度,来决定个体的行动机会冶。淤规
则引导的行为与战略行为、工具性行为的区别在于,行为体试图去“做正确的事情冶而
不是将它们的给定偏好最大化或最优化。适当性逻辑要求行为体尽力找出在给定社
会形势下的适当规则。它得出的结论是,对行为体来说,社会制度不能再被视为“外
部因素冶。相反,国家政府、公司或利益集团等行为体都已深深嵌入它们所处的社会
制度,并受到后者的影响。
这和建构主义者所称的社会规范和规则的构成效应有关。于很多社会规范不仅
调节行为,还通过定义作为社团成员的“我们冶是谁,从而构建了行为体的身份。比
如,主权规范不仅调节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互动关系,还首先界定了国家的概念。建
构主义认为,集体规范和协议定义了国家在互动中的基本“游戏规则冶。
这对于我们理解全球化又意味着什么呢?当代社会对全球化的理解通常都是集
中于经济生产的跨国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等。但是,全球化进程带来的远远不只是
物质和经济力量,还包括文化现象以及共识、原则和规范的传播。早在全球化成为社
会科学等领域的流行语之前,社会学制度主义就认为,现代性不仅导致资本主义的全
球传播,也带来了文化标准和集体协议、身份在全球的扩散。约翰·梅耶(JohnW.
Meyer)等指出,作为一种制度,现代国家需要的远不只是领土、对民众的控制权和主
权。现代国家还带来了一整套的文化观念,包括对国家和政府的应有状况、与“私有冶
事物相对的“公有冶事物的内涵的看法等。而且,他们还能够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全球
各国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都曾颁布特定的文化脚本。例如,任何一个新国家都必然
会设立科技部,不管这个国家是否拥有一所值得一提的大学或研究机构。盂
最近,社会学制度主义者试图以实例证明全球市民社会已经生成的理论观点。榆
,“TheInstitutionalDynamicsofInternationalPoliticalOrders,冶In鄄
ternationalOrganization,,,1998,.
于NicholasOnuf,WorldofOurMaking:RulesandRuleinSocialTheory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Co鄄
lombia: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Press,1989;FriedrichKratochwil,Rules,Norms,andDecisions,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TheWorldPolityandtheAuthorityoftheNationState,,John
,,eds.,InstitutionalStructure:ConstitutingState,Societyandthe
Individual,London:Sage,1987,-70;,JohnBoliandGeorgeThomas,“OntologyandRa鄄
tionalizationintheWesternCulturalAccount,,,
JohnBoli,eds.,InstitutionalStructure:ConstitutingState,Society,andtheIndividual,-37;
er,JohnBoli,,“WorldSocietyandtheNation鄄State,冶American
JournalofSociology,,,1997,-181.
榆JohnKeane,GlobalCivilSociet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3.
·29·:.
摇全球化与权力: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
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試
其依据包括全球社会运动以及跨国运作的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后者在组织结构、物质
和观念资源、行动战略方面惊人地相似。淤同时接受该观点的还有研究社会运动的学
者,他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跨国运动及其活动。于
而且,受到社会学制度主义启发的国际关系学者已经指出,全球化也导致了被国
际机构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全球规范和行为标准的生成。在世界政治的各个领域都
可以观察到国际法律规范的全球化。盂今天,在国际事务中,没有一个问题领域不受
国际规范和规则的管理。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包括性别和社会权利)和国际环境政治
领域,国际协议和条约数量的增长令人难以置信。当然,这些国际规范的出现大多和
跨国社会运动、倡议网络和非政府组织的议程设定直接相关。这些“规范的扩散冶榆导
致在国际体系中没有一个国家未曾签署和批准国际人权法或国际环境条约方面的法
律文件。虞这就更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学制度主义者所称的新兴世界政体,因为人权和
环境保护规范不仅在全球范围内设定了合适的行为标准,还在全球体系中将国家定位
成国际共同体的成员。那些希望加入共同体的国家也应当遵从国际人权和环境规范。
独裁国家也不例外。
总之,社会学制度主义者已经提供了足够的数据来支持下面的说法:文化标准、
规范和规则的全球化已和众所周知的市场全球化同时发生。这一进程既通过扩散
和仿效这些非正式的方式,也通过国际法的制定和制度建设等正式的方式来开展。
,eds.,ConstructingWorldCulture:InternationalNongovernmentalOr鄄
ganizationsSince1875,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9;,“ComparativeSocial
Movements,,,,eds.,Institutional
Structure:ConstitutingState,SocietyandtheIndividual,-294.
于SidneyTarrow,TheNewTransnationalActivi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Margret
KeckandKathrynSikkink,ActivistsbeyondBorders:TransnationalAdvocacyNetworksinInternationalPolitics,Itha鄄
ca: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8;ThomasRisse,“TransnationalActorsandWorldPolitics,-452.
,MilesKahler,,eds.,Legalization
andWorldPolitics:SpecialIssueo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Cambridge:MITPress,2000;BernhardZangland
MichaelZ俟rn,eds.,Verrechtlichung鄄Bausteinf俟rGlobalGovernance?Bonn:Dietz,2004.
榆MarthaFinnemoreandKathrynSikkink,“InternationalNormDynamicsandPoliticalChange,冶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98,-917.
,MobilizingforHumanRights:InternationalLawinDomestic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9;HansPeterSchmitzandKathrynSikkink,“InternationalHumanRights,冶in
WalterCarlsnaes,ThomasRisseandBethSimmons,eds.,HandbookofInternationalRelations,2ndedition,pp.
827-852;ThomasRisse,,eds.,ThePersistentPowerofHumanRights:
FromCommitmenttoComplianc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Interna鄄
tionalEnvironmentalPolitics,冶in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