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8#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及相关设计图纸。
2、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资料。
3、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0-200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北京市轨道交通公司车站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试行)
及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文件。
4、我单位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
5、我单位多年从事地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市政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施工区段合理划分,施工进度安排均衡、高效。
3、保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施工。施工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
4、严格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
5、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6、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7、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8、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施工时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围岩地质超前预报等各种技术难题与设计、监理、科研院校联合进行研究。
三、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北京市地铁四号线西单站位于西单十字路口东侧,南北走向,车站中部下穿长安街;车站主体设计里程为K8+~K8+,,车站中心里程K8+657,车站结构共分为南段()、中间段()和北段()三段。车站南北两端为地下双层双柱三跨结构,用盖挖逆作法施工;中间段为单洞马蹄形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南北两段与中段连接处即端头厅为单层双柱三跨结构。车站南北两段盖挖施工段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围护桩直径800mm~1000mm,~,间距1300mm~1500mm,共有Z1a(Z1c)、Z1b、Z2a(Z2b)、Z3a(Z3b)、Z4a(Z4b)、Z5a(Z5b)、Z6a(Z6b)、Z7a(Z7b)八种编号两种类型围护桩,共353根。
2、工程地质
西单站站位附近地层自地表以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车站顶部接近路面,底板处于中粗砂层。
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本标段,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实际测量到三层地下水,分别为上层滞水,层间潜水和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管道渗漏所致,以地面蒸发和越流补给方式排泄为主;层间潜水及承压水普遍分布,主要以侧向迳流和越流方式补给为主,以侧向迳流和人工抽取方式排泄。地下水流向自西向东。
车站隧道底版主要位于中粗砂④4层、圆砾⑤层、中粗砂⑤1层,属Ⅵ级围岩。局部遇粉质粘土④层。结构顶板穿过的土层主要为杂填土①1层、粉土填土①层,其覆盖层也是杂填土①1层、粉土填土①层;属Ⅵ级围岩,围岩稳定性极差,易发生坍落现象。结构边墙穿过的土层主要为杂填土①1层、粉土填土①层、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粘土③2层、粉细砂③3层、粉质粘土④层、粉细砂④3层、中粗砂④4层、圆砾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围岩分类以属Ⅵ级围岩为主。结构边墙上部以人工填土为主,稳定性差,易发生坍落现象;中部土层稳定性好;下部以砂和圆砾卵石为主,围岩土体的自稳能力差,易发生坍落现象。
4、气象条件
~℃, ℃()、最低气温为-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汛期(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全市月平均风速四月份最大,;春季风向以西北偏北风最为突出,秋冬季为西南偏南风。
四、施工安排
1、工区安排及组织结构
根据本标段工程、技术特点,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专家组,经理部设五部两室(工程部、安质部、计划部、财务部、物资部、实验室、办公室),西单车站下设二个工区(第二工区、第三工区),工区下设专项作业队。
本标段西单车站施工组织机构见图一。
图一施工组织机构图
2、人员安排
根据施工需要,项目部管理工作人员计划上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