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基金产品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341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金产品方案.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10/12 文件大小:3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金产品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产品方案
基金管理人:xx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托管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六年七月
目录
一、基金产品介绍 3
二、投资分析 5
三、投资策略 19
四、实证分析 23
五、风险管理 29
六、基金目标客户 34
七. 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39
一、基金产品介绍
(一)投资理念
本基金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基金重点投资的行业,在风险控制的框架之下进行积极主动的投资管理,自上而下配置资产,自下而上精选证券。
(二)投资目标
本基金重点投资受益于国家发展战略并具有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分享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长性收益,追求管理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三)投资对象和范围
本基金投资于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回购、央行票据、可转换债券、权证、资产支持证券以及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允许基金投资的其它金融工具。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本基金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投资于权证的比例为基金净资产的0%-3%),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5%-40%(其中投资于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的比例大于等于基金净资产的5%)。
(四)投资策略
本基金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基金重点投资的行业,自上而下配置资产,自下而上精选证券。
本基金从重点投资的行业中寻找成长性公司,通过成长风险值控制成长风险,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于优秀公司和/或相对价值低估的其他公司;通过组合投资有效分散风险,谋求基金资产长期稳定的增长。
(五)投资基准
本基金的股票业绩比较基准是新华富时A600指数;债券业绩比较基准是新华富时国债全价指数。
本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
新华富时A600指数收益率×70%+新华富时国债全价指数收益率×30%
(六)风险收益特征
本基金属于成长型股票基金,为证券投资基金中的中高风险品种。长期平均的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二、投资分析
(一)五年计划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1、“一五”到“十一五”经济重点的变迁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1)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2)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3)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4)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5)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1)大力发展农业,按不同的标准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
(2)适当加强国防建设努力突破简短技术;
(3)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
此外,“三五”计划还要求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发电量2000-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五五计划(1976―1985年)
目标有: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
实现以上目标需要的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