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oc

上传人:w8888u 2017/10/1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北抗联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文章介绍了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背景,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内容:勇赴国难、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勇于开拓、不畏艰辛的艰苦奋斗精神;英勇顽强、抗击外辱的国际主义精神。认为,当前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有利于深化人民对党的了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提升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东北抗日联军;抗联精神;当代价值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长达14年的苦难岁月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抗联将士英勇奋战、艰难探索下积累出来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继续学****和弘扬抗联精神,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背景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先决条件,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不会有抗战的全面胜利。杨靖宇说过:“党是革命者的生命、灵魂,是革命成功的保证。”而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久经考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系群众、扎根群众的党。因此,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自然就产生了一支坚定勇敢的队伍,并衍生出一系列可歌可泣的精神。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相比蒋介石在东北实行的“不抵抗政策”,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思想领导。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和第四天,中共中央连续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的决议》,以及中间一系列决议、指示信,到最后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揭露“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谴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严密的组织保证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发动群众斗争,组织抗日运动,建立抗日武装,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为解放东北,争取抗战胜利而艰苦奋斗。
2、抗联将士的英勇奋战和艰难探索
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讨伐,东北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补给的情况下,抗联将士在东北大地上英勇奋斗,艰难探索,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将东北抗日联军视为心腹大患,为了更好地维护其殖民统治,势要将抗日联军彻底消灭。1938年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行“三年肃正计划”,抗日联军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日伪当局对东北抗联的治安肃正政策,前后分为三期,第一期的主要对象是“讨伐”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第二期的主要对象是“以反满抗日为主要目标的抗日联合军”,第三期就是“治安肃正”工作。前两期治安肃正的结果并不理想,治安工作处于忽进忽退的反复状态,在日伪看来,要想彻底扑灭这些“匪团”,就必?确立彻底实施各项政治工作与讨伐作战相结合的一整套整顿治安方针。“肃正计划”并不能消灭抗日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