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pdf

格式:pdf   大小:29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pdf

上传人:我是开始 2023/3/27 文件大小:2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 】是由【我是开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
突破音乐学科的界限探索音乐跨学科研究论文
一、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学科“界限”问题
在讨论音乐学跨学科研究问题时,首先碰到的问题有:什么是学
科间的“界限”?学科间的关系如何?进而,会涉及到学科间的“界
限”是现成的、绝对的、凝固的、分割的,还是生成的、相对的、
动态的、关联的等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这里有必要强调学术研究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前提,即人类实
践、认识活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形成的知识也必然是一
个相互关联的系统。学科分化是人类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人类认识
活动不断深入的必然趋势,学科分化使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的探
索更细致、更深入,进而促进对自然、社会整体认识的深化。然而,
学科分化并非学科分割,在某个学科研究领域中,随研究的不断着
深入,在某些问题上可能会与相邻学科某些领域发生交融,并且可
能导致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形成。
事实上,就音乐学科发展本身而言,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
音乐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乐律学等子学科并非一开始就
有的,而是随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某着些问题上与历史学、哲学-美
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等人文、自然学科某
些领域发生相交,进而把相邻学科的理论、方法有机融入到音乐相
关问题探寻和解决中,逐渐形成相应的研究领域和相对完整的体系,
最终导致上述音乐学交叉子学科的形成和确立。
与此同时,随研究的不断深化,音乐学着内部子学科之间也会出
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譬如,于润洋先生倡导的“音乐学
分析”①就是试图把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的理论、方法与音乐技术
分析学的方法进行有机融合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方法,一方面旨
在避免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事实、理论的描
述,轻音乐作品本体分析的偏颇;另一方面旨在避免技术分析在某
种程度上存在的重音乐作品本体形式分析,轻音乐作品内涵的历史
文化、美学意义的相关分析的偏颇。因此“,音乐学分析”的提出,
在理论、实践上都将促进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技术分析学研究方
法的融合和完善,促进各自学科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
和深化,使研究视野更开阔、研究方法更多元、研究过程更细致、
研究结论更客观,从而促进我国音乐学整体研究在广度、深度上的
进一步拓展。
从上述音乐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学科间的“界限”关
系来看,笔者认为,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之间,以
及自身内部的子学科之间的“界限”关系并不是现成的、绝对的、
凝固的、分割的,而是生成的.、相对的、动态的、关联的。因此,
学科的界限只是相对地规定了学科研究的大致范围和内容的边界,
但并不表明学科研究范围和内容只能永远固守于其中。恰恰相反,
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在某些问题上与相邻学科的相交,适度的
“越界”是可能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必须的。并且,假如这种适
度的“越界”和相互交融形成了某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范围和体系,
作为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的确立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
只有这种历史的、以动态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待学科间的
“界限”关系,才能使学术研究既能围绕本学科现有范围、内容不
断深化,又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深化而适度拓展,与相邻学科交融,
把相邻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先进的理论、方法,适时地、有机地融
合到音乐学研究中来,为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方法、
新动力、新生长点,解决传统理论、方法所不能观照的某些方面和
难以有效解决的某些问题,从而避免音乐学科研究观念的滞后,方
法的老化,内容的陈旧,使音乐学科发展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整
体发展同步,使音乐学术研究的保持足够的动力和勃勃的生机。
(二)音乐学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就音乐实践活动来看,人类音乐实践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音乐
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音乐学科呈现出高度细化和专门化的趋势,
就目前比较通行的分类来看,音乐学可分为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
学和民族(人类)音乐学几大块,各大块之内又可作更为细致的层
级划分。
音乐学科呈现出的高度细化和专门化的趋势,在笔者看来,实际
上存在着利与弊的两面。其利:由于音乐学科的高度细化和专门化,
促进了音乐学科局部领域研究的深入展开,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了音
乐学科研究的纵深发展。其弊:同样是由于音乐学科高度细化和专
门化,久而久之,会导致音乐学各研究领域之间横向关注的不足,
使音乐学各领域的研究忽略了对音乐整体性的观照,忽略了对音乐
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之间的整体性观照,导致研究
视野的狭隘,研究方法的单一,研究内容的陈旧,研究结论的片面。
由此,为了避免由于学科高度细化而导致的上述问题,音乐学跨
学科研究(所谓的“跨界”)问题的提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音乐学跨学科研究应该从那几方面展开?
笔者认为,大致上可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
、方法上的跨学科融合
这个层面的跨学科是指音乐学内部各子学科的研究在理论、方法
上与相关子学科的借鉴、融合。譬如,上述于润洋先生提倡的“音
乐学分析”就是属于这类跨学科研究的融合,这种跨学科融合并没
有把音乐史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分析学消解掉,而是拓展、深化了
各自学科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促进了各自学科的发展。
、方法的跨学科融合
这个层面的跨学科研究是指音乐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在理论、
方法上的借鉴、融合。音乐学现有的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
乐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子学科,实际上都属于在音乐学
科发展中借鉴、融合相关人文学科的理论、方法的产物。作为上述
子学科的研究,应紧密关注史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社
(一)音乐符号学研究的探索
本人的学术研究方向是音乐符号学,在研究中笔者把符号学理论、
互文理论、身体理论引入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音乐
与现实关系问题和音乐意义生成问题展开;其中涉及音乐符号行为
链条中的“物-身-心-音”的转化关系问题;音乐符号的能指-所指
意指问题;音乐音响文本、乐谱文本、身体文本间的互文性意义生
成等问题。试图用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拓展音乐美学研究视野,深
化音乐美学的研究内涵。
任何一个理论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域和对象,当把一个学科
的理论引入另一个学科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该理论对另一个学科
领域的的切适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把这个理论有机
融入到相关的学科领域。同样,在把符号学理论、互文理论、身体
理论引入音乐学领域时,首先要考虑这些理论对于音乐学研究的切
适性,为这些理论因针对的理论域和对象主要是语言学、文学的、
现象学的,其中必然存在不适用于音乐学理论域和对象的东西。如
果生搬硬套其理论,必然无法有机融入音乐学理论域,无法对对象
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所以在引入这些理论的核心概念(如符号、
能指、所指、互文性、身体、身体间性等)时,必须在吃透、消化
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度的过滤和改造,保留其理论普适性部分,
剔除其理论特殊性部分,挖掘其与音乐学问题域相关联的部分,经
过消化、过滤和改造,使符号学理论、互文理论和身体理论能较好
地融入音乐符号学问题域的研究,并且具有较好的切适性和可操作
性。
②中西文论的融合是我在音乐符号学研究中所采取一种研究方法。
“物-心-身-音”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以中国传统乐论为基础;另一
方面把西方的符号学理论、互文性理论和身体理论融合其中。笔者
试图以这种模式去描述音乐符号行为链条及意义生成过程。
③在音乐符号行为中,“物”、“身”、“心”“音”的转化,
若从音乐符号创作行为的发生来看,则可描述为“物”(现实事物)
---“心”(作为音乐符号行为主体之作曲家在感知现实事物的基础
上产生的心灵活动过程)---“身”(作曲家把心灵活动中意欲表达
的音乐音响通过身体的写作行为或即兴演奏行为外化为乐谱符号作
品或音响符号作品的行为过程)---“音”(通过作曲家身体的写作
行为或即兴演奏行为物化为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或音响符号的音乐
作品的本身)的转化过程。
若从以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为中介的音乐演奏行为的发生来看,
则可描述为“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心”(作为音乐符
号行为主体之演奏家对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的解读、体验、理解的
一系列心灵活动过程)---“身”(演奏家在对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
的体验、理解、解读的基础上,按照音乐作品中的乐谱符号所规定
的要求,用身体动作演奏乐器的过程)---“音”(演奏家演奏乐器
过程中所呈现的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本身)的转化过程。
若从音乐欣赏行为发生的来看,则可描述为“音”(音响符号的
音乐作品)---“身”(听众的身体,其中包括听觉、肌肉和整个躯
体,对音乐作品的音响作为声音刺激物产生的生理情绪层面的反应
和体验)---“心”(听众在身体性的生理情绪反应体验基础上,产
生的把音乐音响作为具有“意味”的符号来体验、联想、解读等一
系列的心理意识活动)---“物”(听众通过对音响符号意义的体验、
联想、解读等一系列心理意识活动,把音响符号与其所象征和意指
的现实事物关联起来)的转化过程。
在音乐符号行为中,作为创作行为结果的“音”(乐谱符号的音
乐作品)和作为演奏行为起点的“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是
同一的,此的“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是创作行为处向演奏
行为转化的中介点;作为演奏行为结果的“音”(音响符号的音乐
作品)和作为欣赏行为起点的“音”(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同样
是同一的,此的“音”(音响符号的音乐作品)是演奏行为处向欣
赏行为转化的中介点。由此,“音”(乐谱符号的音乐作品或音响
符号的音乐作品)在作曲家、演奏家和听众的音乐符号行为的表达
交流活动中起到重要的符号中介作用。而“身”(身体行为)则分
别在音乐符号的创作行为、演奏行为和欣赏行为中的“心-音”相互
转化中起着重要的行为中介作用。
(二)利用华南师范大学综合学科群优势,进行校内跨学院、跨
学科的音乐学-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探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是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学科带头人莫
雷教授是我国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现任中国心理学学会会长,
在学****认知心理研究上成就斐然,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团队
和世界一流的心理学实验仪器和设备。我们充分利用本校心理学科
的优势,进行校内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近来,主要做了如下三
方面工作:
、跨学科的音乐心理研究中心,学术团队由两个学
科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
,进行音乐-心理学跨学科实证研究,其中
涉及音乐快感与美感关系、音乐语义启动机制、音乐听觉延留等研
究课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心理学报》等国内心理学权威刊
物。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而且丰富了音乐心理学
和音乐美学的研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