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

格式:doc   大小:70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

上传人:woyaonulifacai 2023/3/27 文件大小:7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 】是由【woyaonulifaca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一单元 阶段质量检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 )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财物山积、丰衣足食”“抑制……心情”等信息,再结合梭伦改革前雅典社会状况中,在贵族政治下贵族对人民的盘剥,阶级矛盾的尖锐等内容,可推知“哪些人”是指雅典贵族。
答案:B
:“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来源:]
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③设立“四百人会议” 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部曲:梭伦改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民主体制;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民主政治。
答案:B[来源:]
( )[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Z。xx。]
解析:冲突明显不符合“中庸”的原则。B项体现的是公平,D项是调和,都是梭伦改革的特点。
答案:C
5.《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6000票),则被放逐国外10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这是克里斯提尼时期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答案:C[来源:]
6.“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民主政治进入巅峰。这种局面出现在( )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B、D可以排除,而C是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答案:A
( )
,树立了民主的观念

,保障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史实能力。发放津贴,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利,是伯里克利改革的措施。
答案:C
,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解析:雅典直接民主制能突显其制度的民主性,而不是独裁,因此A项理由不成立。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不能参加公民大会、没有选举权都是雅典实质独裁的体现。它们从属于D项,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说明了雅典民主独裁的实质。
答案:D
9.“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促进自身发展
,加强相互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主要目的”,尤其要考虑到日本“促进自身发展”方面,即日本为了吸收先进文化不畏艰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派遣使节。
答案:A
“大化改新”历史舞台——飞鸟板盖宫遗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日本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的举措是( )




解析:公地公民制度使日本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
答案:A
“大化改新”成功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解析:当时的唐政府并没有支持日本的大化改新,C项说法错误。
答案:C
,不正确的是( )[来源:1ZXXK]
,实行公地公民制


,征收租庸调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可以直接选也可以用排除法,日本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太政官,而非大藏省和太政官。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1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2分,共40分)
,回答问题:[来源:]
材料一 大雪和冰雹的威力来自阴云,雷鸣产生于耀眼的闪电,城邦毁于豪强,而人民受到专制奴役则因愚昧。出海太远就不容易靠岸,这一切应好生想想看。
——《梭伦诗选》[来源:1]
材料二 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1)材料一中的“豪强”“人民”分别指当时雅典社会的哪一阶级?(4分)
(2)材料一中哪个阶级可分为两个阶层?从空间角度划分,分别被称为什么?(6分)
(3)综上所述,公元前7世纪时,雅典社会的整体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梭伦改革历史背景的归纳概括能力,即当时雅典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的表现和影响。关键是读懂材料,提取信息。第(1)题通过阅读可知雅典社会的两个阶级——贵族和平民。第(2)题由教材可知平民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空间角度即地域的划分。第(3)题考查雅典社会的政治形势,即矛盾尖锐,内战一触即发,趋势是呼唤改革的到来。
答案:(1)贵族、平民。
(2)平民分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空间角度: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
(3)形势:贵族和平民矛盾尖锐。趋势:改革势在必行。
14.(2019·上海高考)梭伦的大盾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浏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订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请回答:
(1)为何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城邦十年不回?(3分)
(2)梭伦为何不向平民和贵族任何一方解释法律?(3分)
(3)根据材料,你认为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有哪些。(6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第(1)(2)问从材料中找出相关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第(3)问根据材料做全面总结,注意不要遗漏得分点。本题难度不大,依据材料解答即可,注意解答要全面。
答案:(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
因为梭伦认为他留下的法律制度是根本的保障,他个人的去留无关紧要。
因为梭伦认为法律至上,个别政治人物的作为改变不了法律制度。[来源:1ZXXK]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就事论事。
梭伦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
梭伦对自己制定的法律高度自信
梭伦不愿意变更法律
其他答案:没有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梭伦离开是为了经商和浏览
(2)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合理解释
因为平民和贵族都有各自的利益,梭伦要保持已制定法律的公正、严肃性。
水平2:仅罗列了材料中的相关信息
梭伦认为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
梭伦不愿意偏袒任何一方而成为僭主
其他答案:不合理的解释
(3)水平1:能根据材料做出全面的提炼总结
贵族与平民利益之间的博弈:良好法律的制建立;杰出政治人物的作用。
公民守法精神;良好法制的建立;杰出人物的作用。
水平2:能对材料做出部分的提炼总结
其他答案
,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有关均田制的法令:
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又称永业),八为口分。
——《唐会要》
凡授田,先课后不课,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
——《旧唐书·职官志》
材料二 凡官人受永业田:亲王一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五十顷……
——《唐六典·尚书六部》
材料三 日本有关班田制的法令:
凡给口分田者,男二段。(段、町:日本土地面积单位,长三十步、宽十二步为一段,十段为一町)
凡国郡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
凡职分田,太政大臣四十町,左右大臣三十町,大纳言廿町。
——《大宝律令·田令》
(1)请根据上述唐朝均田制同日本班田制的相关材料,比较唐朝与日本制度的相同点。(6分)
(2)请就中日制度的相似之处,简要谈谈你的认识。(6分)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制度的对比。第(1)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概括对比,可以从内容、名称等方面阐述。第(2)题,从制度的相似处进一步引申出日本向中国的全方位学****br/>答案:(1)日本班田制同唐均田制,不仅基本原则相同,而且名称相同,条文内容甚至句式都相同。
(2)认识:确证班田制几乎完全依照了唐朝的均田制法律条文制定;唐朝典章制度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