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第三部分121.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三部分121.doc

上传人:gooddoubi 2023/3/27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三部分12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三部分121 】是由【gooddoubi】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三部分12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三部分第十二章第1讲
(2019·福州模拟)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下图示意纳马夸兰地区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百帕)。据此完成1~2题。
( )


、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解析: [第1题,注意该区域位于30°S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雨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另外图示气压值也能反映该地西侧气压较高。第2题,“叶小”是为了适应降水少而减少蒸腾,“肉厚”则储存有机质多,说明光照强,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
(导学号66636126)(2019·宁波质检)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3~4题。
、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知甲地为日本的本州岛,乙地为海南岛,两地冬季降水较多,都是由于冬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岛屿上山脉的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影响因子属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第4题,甲地位于暖温带,热量相对乙地较少,仅能满足水稻一年一熟的需求,乙地位于热带,热量丰富,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所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
(2019·山东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完成5~7题。
( )
、科技 、市场
、环境 、人才
( )
,工业产值在增加
,工业部门在增加


,未来最可能的是( )




解析: [第5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故A正确。第6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故D正确。第7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可看出,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8题,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为了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正在扩大。第9题,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从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扩大,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有关,布局也从市中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
]
下图为冬季海岸(或湖区)周围“雪带”和“美国本土铁路网与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冬季甲、乙两国“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均分布在湖、海的东岸并偏南,其共同的原因是( )
,水汽含量高
,降温幅度大
(湖)面增温、增湿
、增湿作用明显
,在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的正确原因是( )
,粮食经大西洋出口
,水运发达
,海运不便利
,主要依靠管道运输
解析: [第10题,读图,两国雪带均分布在湖海东岸,并偏南,是因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导致降雪多,C对;乙图不是海洋性气候,A错;甲图降温幅度不大,B错;乙图不受暖流影响,D错。第11题,在铁路运输网中,乙国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主要是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达,B对;近一半的美国小麦出口量通过太平洋西北地区,A错;美国海运便利,C错;管道运输的主要是液体,北部煤炭资源丰富,D错。]
12.(2019·四川德阳一诊)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比较西安与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2)甲、乙两地海拔相同,甲地是常绿阔叶林,而乙地是针阔叶混交林,
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解析:第(1)题,从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比较西安和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第(2)题,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第(3)题,根据两地气候特征,从农业类型、复种制度和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比较种植业差异。
答案:(1)气候类型不同,前者是温带季风气候,后者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向阳,乙地位于山脉北坡,背阴,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
(3)丙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丁地:旱地农业,一年两熟到两年三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13.(导学号66636127)(2019·青岛模拟)下面两图中,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图乙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析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其原因。
(4)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和C处更适合建军港的理由。
解析:第(1)题,由图乙虚线框内河流长短及流向可以判断出两地地势的差异。图示东南部河流短于西北部河流,说明东南部地势要比西北部陡峻。第
(2)题,该区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易形成降水。第(3)题,图甲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附近有千岛寒流经过,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第(4)题,港口的区位应满足海水深、风力小、面向大洋、位置重要等条件。
答案:(1)差异:东南部地势总体上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势较平坦。理由:东南部河流短促,西北部河流较长。
(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因山地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东南部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携带的海洋水汽因地形抬升形成降水,西北部降水较多。
(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易出现大雾天气。
(4)A处更靠近海沟,航道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浪小;面向太平洋,地理位置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