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1.pdf

格式:pdf   大小:1,33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1.pdf

上传人:haha 2023/3/27 文件大小:1.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1.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1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 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同步卷带答案
(共32小题)
“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燃物就能燃烧
(白磷着火点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
③④说明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①也能探究燃烧的条件
④中现象为白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五氧化二磷
,于是就将木柴架空了些,他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共造成27名消防人员、3名地方干部
群众牺牲。扑灭森林火灾时,可在火势蔓延的方向砍出一条隔离带。这种灭火方法依据
1:.
的灭火原理是()
(或空气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发生森林火灾,其中27名森
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队员壮烈牺牲。下列关于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理措施或原因
不合理的是()
,可达到降低可燃物着火点而灭火的目的
,可达到隔绝空气而灭火的目的
,可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树叶等可燃物,可达到隔离可燃物而灭火的目的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
,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正确的是()

,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是为了隔绝氧气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2:.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禁止使用手机

***化钠

,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
做法不正确的是()
,,点火检查
,,严禁烟火
()


,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可燃物就能燃烧
,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易燃易爆品不许携带上车,以防爆炸造成危害,其中包括()
①蔗糖;②饮料;③爆竹;④汽油;⑤香烟
A.①②B.③⑤C.④⑤D.③④
,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加气站附近严禁烟火
,立即倒水浇灭
,保持有效的通风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
,标签贴错了的是()
ABCD
物质浓H2SO4汽油酒精KClO
3
4:.
危险警告标签

()
.
.
()


,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5:.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隔绝空气


,正确的是()
,一定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归纳、类推是化学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
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③因为化学变
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④燃烧能放热,所
以放热的反应都是燃烧;⑤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变化前后总质量不
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其中正确的数目是()

(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是()
,使煤燃烧更充分
、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6:.
,所以CO、CH4、C4H10均属于有机化合物
,在厨房放一大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氢元素组成的()




()

,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会引起大面积燃烧
,会溶解在海水中
,会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

()

7:.
,我国大型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
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相
比于核裂变,“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聚变可以释放更大的能量,而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
属于清洁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燃冰的结构如图所示,甲烷分子
(CH4)被包进水分子构成的“笼子”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笼子”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


。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盛有80℃热水的烧
杯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8:.




(共12小题)
、大气中有害气体含量,研究机动车尾气中CO、NOx及CxHy)的排放
意义重大。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含量与“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的变化关
系如图:
①利用氨气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空气无污染的物
x
质。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xNH3+6NOx(2x+3)N2+。
②随“空/燃比”增大,CO和CH的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xy
、生活的主要能源,燃烧的同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
化合物及粉尘等物质。
①通过植树等方式吸收(填写化学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暖的问题。
9:.
②二氧化硫是引起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是由种元素组成。二氧化硫经
处理生成CaSO3可以减少污染,1molCaSO3中约含有个硫原子。
③促进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为了让煤炭充分燃烧可以采取
的一种措施是。
,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
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3),
它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为;
(2)火灾都是由燃烧引起的,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②,③。
(3)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因其性质不但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还具有;
(4)专家提醒从火灾中逃生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主要作用。
,火箭使用肼(N2H4)作燃料,氧气作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用作溶剂的物质,同时放出巨大能量把火箭送入太
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火箭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内能→。
、正确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生产、生活非常重要。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新型家用干粉自动灭火球。灭火球接触到火焰3~5秒后自动炸
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3)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聚集到一定浓度后,一旦遇到明火就会发
生爆炸,称为“闪爆”。下列物质可能会发生“闪爆”的是。
10:.

(4)我国南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为甲烷的水合物,是未来重
要的能源。在点燃的条件下,,、
一定质量的H2O,则x=;若氧气充足时,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是(选填“可再生”或“不
可再生”)能源;(2)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消耗
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由此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主要有(限举两例);所以我
们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3)汽车三元催化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
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前后的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化学式)。
反应前反应后
ABCD
,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和提供充足的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2)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
合价是。
11:.
(3)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常会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4)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
***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5)人类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
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可将石油分离成不同的
产品,如、、.

(1)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煤燃烧时排放的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减少酸雨危害的一个措施是。
(2)多数汽车使用的汽油是由加工的产品,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做燃料除了能
减少空气污染之外,还能。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
火点为40℃.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口,观察到A中现象是、、。
(2)对比燃烧匙中白磷和红磷,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是;对比燃烧匙中白
磷与水中白磷,说明可燃物的燃烧的条件是。
(3)停止用注射器向瓶内推入空气后,A中液面仍然下降,请解释此现象的原因。
,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2:.
(1)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是,另一方面是。
③结论:物质燃烧的条件为:
b.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严
禁烟火”的是(填字母序号)
,获得以下实验数据.
H2的9080706050403020105
体积分
数(%)
空气的10203040506070809095
体积分
数(%)
点火现安静安静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

燃烧燃烧
(1)阅读上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写出其中的一条..
13:.
(2)由此推知所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必须.
(3)现提供氢气的发生装置,集气瓶(有容积十等分的刻线)、水槽,如何才能收集到
一瓶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
(共2小题)
,希望通过如图面粉爆炸实验探究过程的
理解,在生活中能防患于未然。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保证爆炸实验成功,下列因素必须考虑的有(填序号)①安全②面粉
要干燥③点燃蜡烛后要及时将面粉吹起
(2)该实验(填“能”或“不能”)用木炭粉尘替代面粉。
(3)结论:当状可燃物在空间内急速燃烧时,容易引起爆炸。
(4)面粉加工厂防火的安全措施应该是(答一点即可)
,回答下列问题.
14:.
(1),应采取的安全
措施是.(写出一点)
(2)B实验中C管里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15:.
参考答案
(共32小题)
;;;;;;;;;;
;;;;;;;;;
;;;;;;;;;
;;;;
(共12小题)
;氧气含量增大,燃油气充分燃烧;
;酸雨;两;×1023;将煤炭粉碎、通入足量的空气等;
2
、水和二氧化碳;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
+O2N2+2H2O;化学能;机械能;
;隔绝氧气;A、D;16;CH4+2O2CO2+2H2O;
;酸雨、温室效应;N2;
;+1;分子在不断运动;CO2;混合物;
、氢;沸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石油;保护化石燃料;
,产生白烟;水中白磷和红磷不燃烧;瓶内液面下降,导气管中液
16:.
面上升;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白磷燃烧放热,使瓶内压强增
大;
;提供热量,使铜片上的白磷能达到着火点;使水中白磷与空气
隔绝;物质与氧气充分接触;C;
%~70%;验纯;先装入半瓶水,那么集气瓶中就有
1/2的空气了;再用排水法,通入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这样就收集到了一瓶氢气与空气
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
(共2小题)
45.①②③;能;粉末;有限;严禁烟火;
(或引燃);严禁烟火、通风等;液面上升;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使AB
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故C管内液面上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