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7/10/13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说其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传承,由发源、起兴直至百余年前受西方文化冲击而衰落,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对于道德教化、维护生态平衡、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仍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现代价值;道德建设;生态文明
一、儒家文化的道德教化使命
儒家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八字,这八字概括了中国人千年的人文传承,构建了千年来中国人的道德准则。构建了完整的道德体系,且对我们价值观的塑造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孟子的人生价值观体现为“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孔子提倡谦虚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曾子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这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帮助个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克服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所遇到的物质生活困难,并能从人生价值的高度去解决一部分青年人追求高待遇、高消费、高享受所带来的精神满足。同时,儒家传统的忧患意识和为正义、为真理的献身精神,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能够帮助我们树立和培养民族气和爱国主义儒家注重情操。
二、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孔子从仁爱角度看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仁者爱人,仁爱万物,万物即为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孔子反对对自然界的过度索取,他说:“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2]。孔子以物伤其类为着眼点,深刻地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孟子认为,不违背农作物的时节,则食物充足;不用大网大量捕鱼,则鱼鳖充足;按时节砍伐树木,则木材足够使用。指出制药不违背自然界生物的发展规律,则足够人民衣食无忧。孟子以人的生存繁衍为目的,明确指出爱物的最终落脚点。
儒家思想还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协调发展,体现着和谐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其中的“天”对是自然界总称,而“人”则是人类。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提倡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反对将人与自然界割裂开来,分为两个对立的不分,而是将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是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并非反对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保护自然资源,这对于平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应以儒家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基础,正确对待自然界,对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谋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切实反思自己对自然界过度索取的行为,从先贤智慧中谋取经验,获得新发展。而深入挖掘并吸取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人类解决眼前严重的
生态危机有有效的指导作用,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儒家文化有利于民族复兴
一般认为,中国近代的危机主要是西方帝国主义侵略而带来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然而儒家学者认为,中国的真正的危机并非战争侵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