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疝气的分类及其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疝气的分类及其治疗.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疝气的分类及其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疝气的分类及其治疗
疝是人体腹部肌肉薄弱或开裂的区域,导致脂肪组织或肠等人体器官通过这个位置向外,在皮下形成明显突出,伴有不适感和疼痛。特别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疝分类及防治疝是人体腹部肌肉薄弱或开裂的区域,导致脂肪组织或肠等人体器官通过这个位置向外,在皮下形成明显突出,伴有不适感和疼痛。特别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病因病理
疝气的形成原因疝气的形成和患者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疝;俗名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
患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会给腹壁增加额外压力的动作或活动,如:慢性咳嗽、或哮喘,如吸烟者的咳嗽;喷嚏,肥胖(腹部过肥);大小便时腹部受力(用力排便);怀孕(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举起重物时腹部受力;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腹腔内产生负压,导致腹腔内气压增大,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见孔就钻,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大部分疝是由于人体内有长期存在的薄弱区。通常腹壁的薄弱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遭受创伤或手术切口变得更薄。举重物或干重体力活会加剧疝的严重程度。虽然男
性得疝气比女性更加普遍,但疝还是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等组成。疝囊是壁层腹膜的憩室样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疝囊颈是疝囊比较狭窄的部分,是疝环所在的部位,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各种疝通常以病门部位作为命名依据,例如腹
股沟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此外如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膀胧等均可作为疝内容物进入疝囊,但较少见。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类型
疝分为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股疝、脐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嵌顿疝、绞窄疝等种类。
腹股沟疝:此类疝可能出现、发生在任何年龄,但高峰发生在初期的童年时期,80%—90%发生在男孩,其次为老年人。
腹壁疝:这类疝主要发生在肚脐周边部位,妇女疝患者占多数。多数发生在20---50岁之间。
脐疝:发生在肚脐,肚脐内部呈圆环凸起。脐疝10%----20%发生在婴儿、儿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较常见。
阴疝(阴囊坠胀):男士发生在阴囊部位,产生阴囊坠胀,严重时明显肿大,行走极为不便。女性发生在卵巢部位,使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