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系统解剖名词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系统解剖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系统解剖名词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系统解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灰质: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积聚的部位。
白质:在中枢部,神经纤维积聚的部位。
皮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分布的灰质称为~。
髓质:位于大脑、小脑深部,被皮质包绕的白质称为~。
2、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常被起绝缘作用的髓鞘和神经膜包裹,称为~。神经:位于大脑、小脑深部,被皮质包绕的白质称为~。
神经节:在周围部,神经元胞体积聚在一起称为~。
神经核: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深部积聚成团或柱,称为~。
纤维束(传导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合成束,称为~。脊神经节:脊神经的后根在与前根汇合之前的膨大部分。
脑神经核:脑干内与第III-第XII对脑神经有直接联系的神经核。
3、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反射的形态学基础称为~。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脑桥小脑三角:在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延髓、脑桥和小脑的结合处称为
~。
5、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在灰、白质交界处纵横交叉成网,胞体散在其中,称为~。
6、内侧丘系: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走向中央管腹侧,左右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集中上升,称为~。
外侧丘系:双侧蜗神经核和双侧上橄榄核发出的二、三级听觉纤维向上终止于下丘和内侧膝状体,称为~。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冲动。
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大部分三叉神经脑桥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交叉到对侧,终于丘脑腹后内侧核,称为~,又称三叉丘脑束。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牙及口、鼻粘膜的痛温觉和触压觉。
脊丘系:即脊髓丘脑束,是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的延续,两者在脑干内逐渐靠近,称为~。
内侧纵束:
7、锥体:延髓腹侧面、前正中裂上部两侧的隆起称为~,主要由皮质脊髓束构成。锥体束:主要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类型锥体细胞发出的轴突构成。包括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锥体交叉:在延髓与脊髓交界处,锥体束大部分纤维左右交叉,称为~,具有传导四 1
肢肌随意运动的功能。
锥体系:主要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的神经路径。
锥体外系:除锥体系以外的辅助锥体系管理骨骼肌活动的各传导束的总称。
8、基底核:大脑半球髓质内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包括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纹状体、新纹状体、旧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合称。水平切面上两者之间呈灰白相间的条纹,故称~。在种系发生上尾状核与壳发生较晚,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较为古老,称为旧纹状体。
9、内囊: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投射纤维,称为~。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前肢、膝部、后肢。
10、硬膜:脑和脊髓最外面一层被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
11、脊髓圆锥:脊髓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称为~。
终丝:脊髓自脊髓圆锥处向下延为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称为~。
马尾:腰、骶、尾神经根围绕在终丝的周围下降,称为~。
12、菱形窝: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面的中央管在后壁中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