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doc

上传人:pppccc8 2017/10/15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析
[摘要] 、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控制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
网络以其惊人的速度迅速扩张着,据2009年1月NIC发布的第23次互联网调查报告,,其中10-%.[1]边沁认为,人是为了追求快乐才去犯罪的,通过犯罪可以得到财物和***的享受,许多青少年网络犯罪者的行为,体现了这一说法。
青少年网络犯罪和其它社会犯罪一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违法性和应受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犯罪现象,特别是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所实施的高科技领域的犯罪,它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使用计算机的人群呈明显的低龄趋势。据调查,%.而且在青少年的犯罪形态中,基于网络诱发的犯罪已呈上升趋势。由于网络信息的无序性,尤其是有害信息的集散地,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青少年的犯罪的“集中营”,它像一个黑洞,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深陷其中。
2、网络犯罪智能性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特征。网上经常报到的许多少年黑客同时也是网络技术天才。他们的攻击往往已使得拥有众多网络安全专一家的知名网站和机要部门网站防不胜防。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愿意钻研,一般可以较快地掌握网络技术,并以很快的速度传播,青少年成为网络犯罪不可小觑的力量。
3、犯罪的隐蔽性。在虚拟空间中,参与者的身份虚拟化,任何人都可以带着假面具上网,其犯罪的隐蔽性主要表现在:作案范围一般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作案;犯罪人对犯罪结果发生的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作案时间短,长则几分钟,短则几秒钟;犯罪不留痕迹,没有特定的表现场所和客观表现形态,不易识别,不易被人发现,不易侦破,犯罪系数高,这种隐蔽性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他们由于法律观念的淡薄,往往以一种恶作剧的心态走上了犯罪之路。
4、犯罪危害的严重性。一般传统的犯罪仅限于一时一地,针对特定的犯罪或者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多数。网络犯罪则可能造成全世界的网络受到破坏,甚至有可能连行为人自身都无法预计或控制。据美国学者估测,在国际互联网上实施的侵犯著作权犯罪每年可导致数百亿美元的损失。以一已之力而撼动全世界,青少年很容易被这种浮华冲昏头脑,而事实证明,日前发生的全世界性电脑灾难的肇事者人多是青少年。
5、犯罪手段的虚幻性。网络犯罪不同于传统的犯罪,网络犯罪者披上了一层文雅的面纱,使得人们并不将其视为一般的、真实的犯罪而嗤之以鼻。网络犯罪通常不附加暴力,网络犯罪一般不直接针对某个犯罪个体,使得其社会危害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网络犯罪的这一特征,极易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判断上的偏差,很多青少年对网络犯罪投以崇敬的目光,甚至崇拜网络犯罪分子。
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原因分析
青少年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应尽可能给与引导、保护。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社会根源在于青少年对网络犯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