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结核病项目工作督导内容
(一)政府承诺
除督导组织领导、《规划》和实施计划的制定外,将重点督导以下几方面:
:了解卫生行政部门例会制度的制定率,用于评价省、市级。了解卫生行政部门召开例会指标的完成率:用于评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省、地(市)、县(区)级每季度召开一次。
:了解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包括是否有列入财政预算的年度专项经费,结防机构是否为全额拨款单位,当地政府人均投入经费等。
: 通过现场询问和填写表格、与相关人员座谈、查看人才培养计划和梯队建设制度档案。通过现场询问、查看、填写表格(包括仪器设备的种类、品牌、数量、生产日期、装备日期、来源、已使用时间、尚能用时间),与有关人员座谈,了解各级结防机构对仪器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
评价被督导单位:(1)结防专业人员是否按《指南》要求配备人员。(2)结防专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的比例。(3)结防专业人员职称构成。(4)主要设备配备数量和配备率:主要设备配备是否能满足工作需要。(5)主要仪器设备质量:各种仪器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6)某种设备的使用情况:结防机构是否能充分使用某种 1
仪器设备,包括使用的时间、次数等。
(二)政策落实
通过查看转发的文件;查看当地政府下发的文件;与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医生及乡村医生座谈;走访患者;查看结核病患者登记本、处方及免费摄片通知单;查看治疗管理补助费发放单据和转诊费发放单据(督导时2个季度以前的发放单据)。
评价被督导单位:(1)是否对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胸片检查。(2)是否对初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免费进行痰涂片检查。(3)是否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4)是否对推荐或转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单位或个人发放补助费。(5)是否对实施督导治疗的医务人员发放治疗管理补助费。
(三)经费投入与管理
:通过查看政府相关文件及会议记录:关于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的文件、会议记录和批示等。查看帐目:查看经费的总体到位情况和不同渠道来源的经费到位情况。
评价被督导单位:(1)经费总投入中各渠道投入所占的比例,主要评价地方政府投入与外部投入所占的比重。(3)政府承诺经费的到位率。
:通过查看帐目和财务报表、核对原始票据与帐目、查看经费支出的各种原始凭证。
评价被督导单位:(1)经费使用率:包括总体经费和各个项目 2
经费,根据各种不同渠道来源的经费使用期限分别进行评价。(2)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按照经费预算时的开支类别使用。(
3)是否做到专款专用:经费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未用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挪用情况。
(四)肺结核患者发现
:从本年度开始到督导时可以得到的季报表,如果督导时本季度报表没有完成,则使用月报表进行统计。
;抽查20例涂阴患者。主要查看:肺结核患者病案记录情况,重点涂阴小组会诊记录,胸片诊断报告和胸片符合情况,涂阴患者初诊查三个痰标本情况。
评价被督导单位患者发现数量:(1)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率。(2)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任务完成率。(3)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评价被督导单位患者发现质量:(1)全人口初诊率:一般应达到300/10万。(2)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查痰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查痰率应达到95%以上。(3)涂阳患者检出率。(4)新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新活动肺结核患者比例:此比例应在40-60%为宜。(5)可疑肺结核症状者摄片率:应达95%以上。
评价被督导单位涂阴患者诊断质量:(1)涂阴患者诊断小组会诊率:公式=(涂阴患者由诊断小组会诊记录的病例数/抽查患者数)×100%。(2)涂阴患者诊断符合率:公式=(涂阴患者诊断符合数/抽查患者数)×100%。(3)涂阴患者初诊查三个痰标本的比例: 3
公式=(初诊查三个痰标本患者数/抽查患者数)×100%。涂阴患者诊断小组会诊率和涂阴患者诊断符合率应达到90%以上,涂阴患者初诊查三个痰标本的比例应达到
80%以上。
(五)登记/记录质量
:(1)初诊患者登记本:抽取前一个月的20例初诊患者,检查有无填写缺漏项及错项。(2)结核病患者登记本:抽取前一个月和上年同期各10例肺结核患者,检查有无缺漏项和错项。
(3)痰涂片检查登记本:抽取10例查痰患者,检查有无缺漏项和错项。(4)肺结核患者病案记录:抽取前一个月和上年同期各10例肺结核患者(与结核病患者登记本抽取的患者相同),检查有无缺漏项和错项,主述书写是否规范,现病史是否包括重点病史,分类是否准确,有关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