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前  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X]XX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2.   3.   4.   5.   。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13号;邮政编码:100045),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44号;邮政编码:100086)。
本规范参加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刘世强、邱正选、陈钧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乔柏仁、杨学培、罗雁玲
目  次
1  总则
2  术语
3  基地和总平面
4  建筑部分
  建筑设计通用规则
  观众厅
  公共部分
  放映机房
  其它用房
5  声学设计
  基本要求
  观众厅混响时间
  噪声控制
  扬声器系统设计
6  防火设计
  防火
  疏散
7  建筑设备
  给水排水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电气
1 总则
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的设计质量,使之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电影院建筑设计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电影院设施应遵循数字电影和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和经营,以保证最大地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总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    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大型:      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中型:      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小型:      700座以下或4个厅。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宜设不小于4个观众厅。
电影院根据质量标准和使用要求分特级、甲级、乙级、丙级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不同等级电影院建筑设计使用要求与使用年限、。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电影院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中有关设计规定。
  电影院建筑等级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
 
等级 主体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 耐火等级   
特级 >100年 不低于一级   
甲级 50~100年 不低于二级   
乙级 50~100年 不低于二级   
丙级 25~50年 不低于二级 
 
2 术语
普通银幕影片:片宽为35mm,高宽比为1:。
变形法宽银幕影片:拍摄时将景物横向压缩于35mm普通影片上,放映时又经变形镜头展宽还原的西尼玛斯科普系统。此处指银幕画面高宽比为1:。
遮幅法宽银幕影片:拍摄时将35mm影片的片门上下遮挡,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放大,高宽比为1:(也有1:)。
70mm影片:片宽为70mm,高宽比为1::。
合建电影院:几个不同功能厅堂(几个电影观众厅,甚至其它厅堂)合建的建筑群。
附建电影院:观众厅附设于商场、宾馆、办公楼等建筑内的电影院。
视距、视点及水平视角:视距(最小、最大)及相应的水平视角O示于图2中;设计视点见图2、3中的S。
水平斜视角:边座观众至普通银幕远边的视线与普通银幕所形成的夹角,第一排边座的最小水平斜视角不应小于45,(宽银幕的座席排列亦以此a角的边线控制)。
仰视角:中心观众至最高画面上缘的视线与视平线之间的夹角,第一排中心观众的最大仰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