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0/16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与防范
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基本确立。在明确高校法人主体地位、赋予高校以愈来愈多的独立和自我管理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高校要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上,就是高校在办学资金筹集、教育经费的使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而正是这种独立的自主权,使得高校面临的财务管理已由无风险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未建立起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无相关的防范制度,特别是始于2000年高校举债之风,使得学校债务包袱沉重,资金困难,直接影响了办学效益。因此,如何尽快建立有效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高校收入风险。虽然目前高校的收入来源渠道已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学费收入始终是高校的最主要收入。然而我国的高校学费已经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人均学费上涨幅度有限。因而高校的学费收入主要取决于高校的招生人数,如果生源不足或者完不成招生计划,将会导致收入减少,使高校面临风险。最近几年正值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高峰时期,加上社会就业形式严峻,高等教育需求空前旺盛,各高校均满负荷招生,收入预期普遍被抬高。2012年以后,预计大学学龄人口将开始明显下降,许多高校的生源将会不足。
(二)高校债务风险。高校债务风险是指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产生的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和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过度举债是指借款金额超过还款能力的举债行为。不良举债是指以借款维持日常运转的举债行为。
目前高校的债务主要来自于建设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相互攀比,盲目跟从,投资规模不受学校有效支付能力约束,投资成本不受预算边界约束,任意扩大贷款规模。大规模扩招办学及基本建设投资已使高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这些资金缺口在“等、靠、要”政府拨款无着落及合理收费很难弥补时,高校开始向银行申请巨额贷款。盲目或过度负债,或者贷款用途不当,产生不了应有的效益,最终会使高校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形成财务风险。
(三)校办产业风险。学校作为主要投资者,对校办产业要负责任,但长期以来,校办企业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了严重的事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委托监督不力等问题。目前多数高校对各企业的管理是从经理的任命到公司人员的安排,从投资决策到经营手段都要干预。企业没有法人资格,校办产业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财务风险实际上是由高校来承担的。
许多高校在承担财务风险的同时,对校办产业却疏于监督管理,相当数量的校办企业存在着财会制度不健全,审计监督不严格的现象。经营者权力膨胀,盲目决策、挥霍浪费、中饱私囊等问题时有发生。二、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加大收入来源。
。近年来虽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总额和预算内政府拨款绝对数都在逐年增长,但预算内政府拨款占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总额的比例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近87%、1997年近65%,%,%,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提高政府拨款占教育经费收入的比例。
。给予省属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税收优惠,在土地购置方面的优惠,特别是将高校新园区高校临街土地进行拍卖组建商业带,所得土地出让收益作为财政对高校新校园建设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