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永吉二班班级学习简报(第1期)
主编:田宇斌
责编:林秋伟崔洋
走进二班
日志排行榜
徐阳 11篇
许媛媛 6篇
迟小英 5篇
吕春萍 3篇
丁小坤 3篇
王丹丹 3篇
迟凤龙 3篇
主题研讨排行榜
徐阳 13篇
许媛媛 6篇
迟小英 5篇
迟凤龙 4篇
发帖排行榜
姜孟 16个
王丹丹 12个
许媛媛 11个
丁小坤 10个
仲植 6个
精品日志
学习“探究型学习的设计”的体会
 
    通过模我对探究型学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探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反思、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
    优美的图片、生动的现场诗朗诵都是教师创设的情境,用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在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始了探究型学习探究性学习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
    我还深入了解了探究型学习的特点,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过程:探究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去发现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是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它适合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
    2、平等与合作:探究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合作的结果。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因此探究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竞争和对立的过程。
    3、鼓励和创新: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4、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自主性。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课题、自定工作方案,老师没有干预。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更没有插手。最后的评鉴是经老师提议进行的,但怎么做也是学生自己决定。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探究型学习,使探究型学习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迟小英
精品研讨
探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以“科学家”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从广义上理解,探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它不受时空、形式、内容的限制。在时空上可以有很大的跨越性,在形式上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内容上可以有很大的选择性,所要探究的问题内部可以有相关的结构性。从狭义上理解,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1·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要求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开放的。2·学习方式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客观上存在着地区条件、环境支持的差异,这就要求除了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