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城镇环境规划
第一节:小城镇环境规划概述
城镇(或指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镇政府所在地,具备一定的人口、工业和商业的聚集规模,是当地农村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
2、城镇化的作用和意义
城镇化和城市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看,一方面,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镇,造成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展;另一方面,从集中趋势向分散趋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尤其如此。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村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迅速崛起,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发挥着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及各种社会化服务中心的作用。
①环境容量大,自然净化能力强
②环境污染物种类少,绝对排量小,易于治理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弱
①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总体环境质量差
②原生环境遭到严重侵害
③市政设施的不完善与水环境污染
④面临大城市环境污染转嫁的危险
⑤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落后
⑥资源破坏的浪费现象普遍
①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环境容量的生态承载力,探索通过保护资源、环境使之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②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现实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