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肿瘤的治疗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的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的治疗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的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二、化药治疗
三、放射治疗
四、中药治疗
五、生物治疗
手术、放疗和放疗一起,并称为癌症的3大治疗手段。
第一部分手术治疗
一、外科手术
均为限期手术或急诊手术
-----治疗癌前病变
-----适应于Ⅰ、Ⅱ、Ⅲ(早)各个脏器的肿瘤有其根治性切除范围
3、诊断性手术-----切除活检术(切取活检术、剖腹探查术)
----根治范围+邻近脏器及区域淋巴结(乳癌扩大根治术----根治+乳内淋巴结清除; 胃癌一R1、 R2 、R3手术)
----解除,减轻症状(晚期胃癌伴幽门梗阻------胃肠吻合术;晚期结直肠癌伴肠梗阻---肠造瘘术,吻合术;胆道肿瘤伴梗阻----胆肠吻合,引流术;喉癌-----气管切开术)
(1)、减瘤手术----减少肿瘤负荷
(2)、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3)、间接手术治疗----乳癌的卵巢切除术
(4)、急诊手术—出血、穿孔、梗阻
(5)、复发和转移灶的手术治疗
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一些疾病(如:肝硬化、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1
(一)主要技术

使用1-2mm 粗的穿刺针,通过穿刺人体表浅动静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医生凭借已掌握的血管解剖知识,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将导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过导管注射造影剂,显示病灶血管情况,在血管内对病灶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动脉栓塞术、血管成形术等。常用的体表穿刺点有股动静脉、桡动脉、锁骨下动静脉、颈动静脉等。

简单的讲就是没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在影像设备的监测下,直接经皮肤穿刺至病灶,或经人体现有的通道进入病灶,对病灶治疗的方法。包括:经皮穿刺肿瘤活检术、瘤内注药术、椎间盘穿刺减压术、椎间盘穿刺
消融术等。
(二)治疗方法

(1)食管支架:晚期食管癌患者难以进食时,可经口咽将食管支架置入病变处,改善患者进食状况,同时支架对肿瘤有一定压迫作用,造成肿瘤缺血,延缓肿瘤生长。(2)胆道支架:适合于因肝门、胰腺等部位肿瘤压迫胆管引起的阻塞性黄疸,采取经皮肝穿,将胆道支架置于狭窄段,使胆汁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是解决阻黄的首选方法。
2栓塞治疗
(1)肿瘤的栓塞:肝癌、肺癌、盆腔等部位肿瘤均可通过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供血动脉,阻断其血运,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2)出血的栓塞:晚期肿瘤常引发大出血,如不及时控制,常引起其它并发症,导致死亡。如肺癌、膀胱癌、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该类患者应行急诊介入治疗,栓塞其供血血管,控制出血。如支气管动脉、髂内动脉、胃冠状静脉等。
第二部分化学治疗
一、化疗概述
二、作用机制
三、药物分类
四、不良反应
2
一、化疗概述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是利用化学药物阻止癌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直至最终杀灭癌细胞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
,氮芥(HN2)治疗恶性淋巴瘤,取得短暂疗效;1948年,甲氨蝶呤(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至此揭开现代癌症化学的序幕。
,甲氨蝶呤(MTX)治疗绒毛膜上皮细胞癌取得成功。***尿嘧啶(5-Fu)、环磷酰***(CTX)等药物的发现,化疗取得了快速发展。
、70年代,长春碱(VLB)、顺铂(DDP)、博来霉素(BLM)等都已发现,化疗也开始转向以根治为目的,一些肿瘤的联合化疗方案更加成熟。其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通过联合化疗已能治愈。
、90年代,长春瑞滨(异长春花碱)、紫杉醇等应用于临床,主要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提高治疗的疗效。
,分子靶向药物称为研究的新热点,包括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CD20+B细胞性淋巴瘤和HER2阳性的乳腺癌。
二、化疗作用机制
(一)化疗目的

完全杀灭肿瘤细胞,使患者获得治愈。如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等。
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的基本过程:开始是诱导缓解,使肿瘤细胞缩小,缓解后再巩固和强化治疗,达到根治的目的。

延长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