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脉冲磁共振
FD-PNMR-Ⅱ型
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
一、实验目的。
实验指导书华北煤炭医学院物理教研室用脉冲核磁共振实验仪测弛豫时间
。掌握90度脉冲180度脉冲的含义。
,了解相位散失的机理,180度脉冲的作用,相位重聚和自旋回波的原理,T2的含义,掌握用基本脉冲序列测量样品的弛豫时间T2的方法。
,了解谱仪的工作原理。
:
FD-PNMR-II 脉冲核磁共振谱仪、YB4323长余辉示波器以及PII 300MHz 联想计算机。脉冲核磁共振实验系统,包括磁铁、探头、开关放大器、相位检波器、脉冲序列发生器、磁场电源、示波器、计算机等。如图 1
:放置样品并产生脉冲核磁共振信号
:产生各种脉冲序列
:开关放大器是射频切换开关。在旋转射频场加载时将射频线圈与射频脉冲连接,此时射频脉冲与相位检波器内的放大器断开。在观察自由旋进信号时将射频线圈与相位检波器的放大器相连。这样可以
避免大功率脉冲烧毁放大器和自由旋进信号观察困难。
:相位检波器在电子学中是将采集困难的高频信号转变成容易采集的低频信号。在核磁共振中它的作用就是将实验室坐标系转变为旋转坐标系,这样保证每次激发信号的相位是一致的,从而能够得到成像所必需的相位精度。它的基本原理是将原有的信号 1
A(t)cosω1t乘上参考信号cosω0t得到和频和差频,
A(t)cosω1tcosω0t=A(t)cos(ω1-ω0)t+A(t)cos(ω1+ω0)t
和频项在调制时采用在这里无用,通过积分器或低通滤波器即可将其滤除,得到差频项以便于信号处理。如图2
、磁极间隙15-20mm。
:因为信号重复周期长所以存在严重的闪烁现象,一般采用长余辉的慢扫描双踪示波器以减轻闪烁现象,或采用计算机软件记录所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观测。
实验一脉冲核磁共振法测量弛豫时间
一、试验原理
:使宏观净磁矩倾倒90度。
:在磁场不均匀情况下每个点的共振频率各不相同,所以在90o脉冲激发后各点共振信号的初相位相同信号最大,但随时间增加相位因为共振频率不同差距逐渐加大,当
t达到信号互相抵消的时候,FID信号消失,一般称相位散失的时间称为T2*,信号近似*)T2
衰减。
: 90o脉冲经τ时间后加180o脉冲,可以使散失的相位重聚。过程是:90o脉冲后由于共振频率不同经过一段时间频率高的原子核相位超前,共振频率低的原子核相位落后,加载180o脉冲后使得原子核磁矩旋进相位产生180o跳变,它使得原先落后的相位超前,原先超前的相位落后,经过同等时间后共振频率高的原子核又追上落后的相位从 2
而相位重聚。注意180o脉冲使得自旋回波信号相位反向,所以FID信号为负值。
:自旋回波序列里相位重聚时它在XY平面的磁矩真实反应了横向驰豫过程,改变回波时间TE可以得到驰豫衰减过程的曲线如图3
测量原理见图4
4τ、6τ时间点通过改变脉冲间隔(改变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