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脊髓灰质炎培训内容.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脊髓灰质炎培训内容.doc

上传人:wz_198614 2017/10/17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脊髓灰质炎培训内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脊髓灰质炎培训内容
脊髓灰质炎培训材料
脊灰是少数能被消灭的疾病之一,这是因为脊灰病毒仅感染人、有有效疫苗、免疫能终生持续存在、没有慢性病毒携带者、没有动物或昆虫宿主、脊灰病毒仅在环境生存非常短的时间,一旦病毒离开人体宿主如通过免疫它将很快死去。当常规免疫覆盖率增加,野病毒的循环被局限但不会很快一起停止,如制定的目标是消灭而不是控制时,就需进一步采取措施。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系由脊灰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受该病毒感染后多数没有症状,为亚临床型经过,约1%-1‰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性(或双侧的)弛缓性麻痹。因本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发生麻痹症的儿童多数留下跛行,终身致残。

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及无麻痹患者因不易发现,在传播该病上起主要作用。患者自潜伏期末至整个病程中都有传染性。粪-口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病初亦可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感染后可获同型病毒持久的免疫力。该病终年可见,以夏秋季为多。

脊灰病毒由口进入胃肠道,潜伏期为3-35天,一般7-14天。感染脊灰病毒后有下列几种表现:
:表现有轻度疲倦或无任何症状,这占脊髓灰质
炎病毒感染后的大多数。
(流产型)脊髓灰质炎:病人只有轻度发热、疲倦、嗜睡或伴以头痛、恶心、呕吐、便秘、咽痛等一般症状。病人在数天内可完全恢复,这类病人不易正确诊断。
(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开始的症状与顿挫型相似,继之或痊愈数日,或好转数日或相继出现背痛,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病日持续2~10天,一般预后良好。病人脑脊液压力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稍有增加,总细胞数在10~500/ml,蛋白质浓度稍有升高或正常,糖含量在正常范围。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与因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需以特异性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测才能鉴别。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仅1%或更少的感染者发展为瘫痪型脊髓灰质炎,部分病人可以发现有双相的病程,即开始出现发热等一般轻度症状,数日后症状消失,以后又出现麻痹。主要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害而出现肌肉松弛性瘫痪,表现可单侧或双侧、下肢或上肢肌肉无力,瘫痪,肢体温度低于正常。如病毒侵袭脑干则可发生共济失调或非瘫痪性肌肉疼痛。肌肉瘫痪在开始几天内发展很快,继之停留在这一水平,恢复较慢,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相当多数留下跛行的后遗症。


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

(1)病史
与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经过2-35天(一般为7-14天)
的潜伏期;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
(2)临床症状
、烦躁不安、多汗、恶心、项背强直及腓肠肌触痛等症状。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或/和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身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无明显感觉障碍。
,且未发现其他